![]() |
华中科技大学考点,一名考生家长用平板电脑拍摄现场火爆场景。 记者李子云 摄 |
记者向洁 见习记者朱佳琦
昨天上午,“北约”、“华约”、“卓越联盟”三大联盟自主招生笔试同时开考,近7000名尖子生江城赶考“小高考”。
前不久,教育部曾出“重拳”要斩断“奥数”与招生挂钩的利益链,但昨天的自主招生考试,以“减负”名义“砍”掉了多个科目,却无一不把数学作为必考科目,可见数学江湖独大的地位依然存在。试想考生要想从数千“尖子生”中“冒尖”,惟有在数学上多下功夫。有家长和考生质疑:是否自主招生考试也要变成“数学联盟杯赛”?
[变化] 科目“瘦身”,数学独大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三大联盟的考试科目均出现不同幅度的“瘦身”,最令考生和家长感到意外的是“宠儿”英语从考试科目中消失了。
去年,“北约”笔试作出较大调整,不仅取消了“夜考”,考试顺序也由上午考语文、数学、英语改为上午考语文、数学,下午文科为英语、历史、政治,理科为英语、物理、化学。今年,“北约”再度“大瘦身”,笔试减少为两科,即理工科考自然科学基础:数学、物理,文史类专业考人文科学基础:语文、数学。
“华约”笔试科目由去年文理分科各考三门,减至不分文理科只考两门,其中《数学与逻辑》为必考科目,《物理探究》或《阅读与表达》为选考科目,考生可从中任选一门。考试时间也相应缩减,从过去的6小时减至3小时。
而“卓越联盟”的考试科目也由去年的“三部曲”:数学、自然科学(涵盖物理与化学)、社会科学(涵盖语文与英语),减少为两类:学科基础测试一(涵盖数学和物理知识)、学科基础测试二(涵盖数学与语文知识)。
英语没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都没了,有关招生负责人表示是为了给考生“减负”。
[学生] “偏才”生无奈,数学交“白卷”
“数学题一道都不会做,蒙了几个选择题,几乎是交白卷……”昨天中午,刚刚结束“北约”考试的内蒙古“偏才”考生葛元利感叹:“唯分数论”会让我很吃亏。
葛元利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高中期间,他先后获得了13个语文相关的全国奖项:创新作文大赛一等奖、原创文学选拔赛二等奖、全国诗歌大赛三等奖……但面对自主招生考试,他直言“有种无力感”:如果还是跟高考一样,甚至考些比高考难度更高的题,“唯分数论”的选拔会让他很吃亏。
“数学不是一点难好吧,难度介于高考和奥数竞赛之间,反正我没做完。”昨天中午,就读于枝江一中的小张一出“北约”考场,听说有位同学把所有试题都做完了感到有些吃惊。
“题目好难,尤其是数学题,比高考难多了,把我都考‘懵’了,连考试出题者到底想考哪些知识点,我都没弄清楚……”黄石二中的文科生陈依“惊魂未定”地抱怨称:文科生数学很少有“拔尖”的,她的优势则在英语和文综几门科目上,但今年的自主招生考试偏偏都取消了这些,让她觉得通过几率变得很渺茫,“多考几门或许把握更大”,现在却成“被打酱油”了:数学简答题只勉强做了一道。
[家长] 自主招生逼着伢们学奥数
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文科生发现,和陈依“同病相怜”的文科考生还有不少,大家面对数学题都表示:“太难为文科生了”。
“为什么不考英语,也不考化学呢?偏偏我们又没上过数学培优班。”家住武昌的刘女士对考试科目的安排颇有异议。刘女士称,儿子的数学不差也不算拔尖,但英语和化学相当突出,化学还曾在竞争中得奖,遗憾的是自主招生考试偏偏不考化学和英语,这一下儿子的优势体现不出来,“这不是逼着以后的伢们去学奥数么?”
“以前说自主招生考生是‘小高考’,现在看来跟‘小升初’一样,数学好才是王道。”江北某省级示范高中校长直言,纵观三大联盟的自主招生考试“演变史”,始终都是在戴着脚镣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跳舞,一个学生有没有能力似乎还是“唯分数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