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高官程维高落马了,然而反腐义士郭光允为把这个贪官拉下马,八年间所支付的“举报成本”和承担的反腐风险,却也分外惊人。据《中国青年报》8月15日报道,八年间,为举报程维高的问题,郭光允被开除党籍,并蒙受了两年劳教之灾,其家人亲朋近20人先后受到牵连。而如此居高不下的“举报成本”,又直接造就并加大了反腐风险,降低了贪官的“腐败成本”,增大了贪官腐败的保险系数。 其实,时下导致“举报成本”翻番上涨的主要因素无非有以下几项:一是“保护伞”作祟。许多被举报对象未雨而绸缪,不等举报者上门,早已营造好了“保护伞”。二是举报者匹夫作战,缺乏后援。形单影只而缺乏后援的举报人,一旦跟对手交锋,便常常寡不敌众。许多举报者不仅为此而断了自身生计之路,就连人身安全也遭到威胁。郭光允就因举报而遭到陌生人毒打和“车祸”的袭击。三是举报者脚下漫漫长途,注定其成本居高不下。郭光允的举报之旅,长达八年之久,人之一生又能有几个八年呢?有如此艰难漫长的“举报周期”,“举报成本”又如何不高? 时下有关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机制尚未健全,也就注定举报反腐属于“高风险、低回报”。在全社会敬佩反腐义士的胆识和勇气的同时,有关部门理应开动脑筋,采取切实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举报者的成本和风险。一是应该尽量简化举报受理的手续,降低举报门槛,认真替举报者保密,并对泄露者连同打击报复举报人者一同严惩不贷。二是应加快立法步伐,加大惩治腐败的法定惩罚成本,尽量使腐败分子借助职务犯罪并无太多的经济收益可图,这有助于从反面降低反腐或举报者的成本。三是司法人员应及时立案,尽早介入,提高办案效率和破案速度。腐败分子的犯罪成本与破案率和破案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是打击腐败犯罪并降低反腐风险的关键环节。四是改革反腐领导体制,变反腐机构受同级领导为系统垂直领导,使各级反腐机构直接向其上级领导机关负责。郭光允之所以证据在握的情况下,仍走过了八年的举报长途并屡遭陷害,就是因为被举报对象同时也是被举报事项的受理者之故。 因为法律机制和领导体制上尚有不小的漏洞,时下反腐者的“举报成本”就变得无法预测和估算,其身上承担的风险也变得愈来愈大,这个反腐工作的“瓶颈”问题不解决,反腐倡廉工作就很难有大的突破。反腐工作事关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而举报成本和反腐风险的高低大小则事关反腐工作的成败与否!(作者 周士君)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