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符合中国干部选拔趋势思想敏锐开放普遍背景“干净”
共青团干部集中出任政府要职
本报记者 韩福东 发自北京
目前中国政治舞台出现了很有趣的变化,新的政治家将有不同的政治风格。共青团系统成长起来的官员多来自平民家庭,很多是农民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经历将影响他们的执政取向。
中央团校培训党后备军
2月27日上午,中央团校轮训部主任李庆祝召集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开了一个会。再过20天,新一期的全国团干部培训活动又将开始,这一次的主题是“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他们就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与准备。李庆祝告诉《21世纪环球报道》,之所以选择在3月17日开始此期培训,和此次两会的召开有一定的关系,彼时有关国务院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可以让他们传达更多的信息给学员。
中央团校是中国共青团中央的直属院校,历任团中央领导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都曾兼任团校校长,现任院长是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周强。中央团校的轮训部承担了全国中级团干部的培训工作。近年来,轮训部在课程设置上“与时俱进”,已经不仅仅是政治理论的教学,诸如工商管理等专业也在培训的范畴之内。每年轮训部都组织大概20个左右班次、近3000人的培训。现任轮训部教务与教研部主管的贾哲威告诉记者,这些团干部学员普遍具有年轻、学历高的特点,他们具有很高的知识渴求,思想上进不保守。
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现任广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原甘肃省副省长、在此次换届中成为甘肃省政法委书记的洛桑,现青海省委副书记宋秀岩都曾是中央团校轮训部学员。1979年中央团校举办为期半年的第17期团干部培训班,1983年中央团校举办为期两年的大专班,现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令计划都参与其中,是轮训部的学员。
共青团在中国一向被视为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共青团系统高官迭出
从16大前后一直延续到今日的政府换届改组中,有一批曾在共青团系统工作过的干部集中地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担任重要的领导职务。
曾在共青团省委以上任职,在此次换届选举中担任省、市、自治区政府正职领导人的至少有六人,他们是:河北省省长季允石、上海市市长韩正、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广东省省长黄华华、河南省省长李成玉以及宁夏自治区政府主席马启智。其中马启智早在1998年5月就被选为宁夏自治区主席,此次是连任,季允石此前曾任江苏省省长和河南省副省长、代省长。
曾在共青团系统担任要职现为省级党委书记者至少有4人,他们是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河北省省委书记白克明和福建省委书记的宋德福。此外,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钱运录、湖北人大主任杨永良、河北省人大主任白克明与云南政协主席杨崇汇,同样有共青团的工作经历。
除上文提到的广西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的刘奇葆和青海省委副书记宋秀岩外,山西的梁滨、安徽的赵树丛和徐立金、湖北的蒋大国、湖南的徐宪平、四川的刘鹏、陕西的袁纯清、云南的秦光荣等人现都担任副省长或副省委书记职务,他们都曾有任团省委书记或副书记的资历。
在中央各部委中,任要职的原共青团干部也不少,如中共中央办公厅副主任的令计划,国家计委副主任汪洋,中组部副部长沈跃跃、统战部部长刘延东以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
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副主席的胡锦涛在1982~1985年间也曾先后担任共青团甘肃省委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此外,胡耀邦、胡启立、项南以及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都担任过共青团书记处第一书记或书记。
现象符合干部年轻化趋势
针对目下众多有共青团背景的官员担任中央和地方领导人这一现象,海外有媒体认为,这是中国政治系统里出现了所谓的“(共青)团派”,这些有共青团工作经历的领导人都被他们归为“团派”中人。原中宣部新闻局局长钟沛璋就此对《21世纪环球报道》表示,他并不赞成“团派”的说法。他表示,共青团是党的后备军和助手,再加上共青团系统的人具有年龄优势,符合眼下干部年轻化的趋势,由曾在共青团工作过的人出任中央和地方的领导是很自然的事。而且胡锦涛等同志在共青团系统工作的时间都不长,西方某些媒体的“这种没有根据的说法是不负责任的”。
钟沛璋早在1954年始就担任团中央直属报社《中国青年报》副社长、副总编辑,并于1980年出任团中央研究室主任,与当时的胡耀邦等团中央领导有着广泛的接触,他告诉记者,在他就职共青团系统期间,明显地感到团内的平等氛围,“没有官气”,大家都不互称官职,一概以“耀邦”、“沛璋”等名相称。在胡耀邦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也有人想扣“团派”的帽子给他们,“但根本扣不上”。
原工人出版社副社长、政治学者何家栋也不同意“团派”这种笼统的叫法,他认为有共青团背景的人各种各样,并非具有相同政治理念的铁板一块。他认为这种说法是保守的“左派”所强加的。
共青团干部普遍“干净”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王东成同时兼任中央团校轮训部教师,他在这些年与各地团干部接触的过程中,明显感到他们与前些年的共青团干部不一样,他们大都受过完整的现代教育,改革开放这些年来,大量具有普适性的人类文明理念涌进中国,他们深受熏染,思想比较敏锐。这些年来,团中央也有了诸多变化,比如一直在努力维护青少年的权益,并且强调团员的全球化意识。
“现在的团干部不是以前的红小鬼,他们知识结构新,受传统意识形态影响浅,但也不可以对他们估计过高”,政治学者稼祥接受《21世纪环球报道》采访时也表示,一般而言,这些有共青团背景的官员大都年轻、有活力、保守观念少,善于团结,而且由于共青团一直处于较边缘的地位,因此这些人形成一种谦卑的性格,谨慎而不张扬。同时他们具有行政经验不足,对经济行政实务的历练不足的缺点。
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康晓光还认为这些曾在共青团工作过的官员比较“干净”,在他看来,2000年底之所以将宋德福从中组部调到福建任省委书记,绝非偶然。因为在“远华”集团案发之后,福建众多高官落马,派一个比较清廉的干部过去对当地的官场会有净化作用。康晓光与这些有共青团背景的官员有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他认为宋德福有时到了“不通人情的地步”,例如他在吃工作餐时从不喝酒,“弄得地方官很狼狈”。统战部长刘延东“很清廉、比较能干”,河南省委书记李克强“胸怀大略”。
康晓光和现任共青团中央领导也有较多接触,在他看来,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清醒、不糊涂、很有分析能力,敢决断,敢承担责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另一位书记孙金龙“知识面广、特好学,很明显是个博览群书的人,对新事务敏感,并且鼓励部下学习新知识,没有官气,说话痛快,胆子也大,不像一般官员那样小心谨慎”。
康晓光觉得和孙金龙一起谈问题“不累”,不像某些官员那样“根本听不懂”。
曾经有一个地方组织部的官员对康晓光私下说,现在在提拔干部时“提心吊胆”,不敢随意提拔人,因为经常有官员存在腐败问题,如果提拔的干部“出事”的多了,他的官位也就不保。康晓光认为,现在之所以有众多共青团系统官员走上前台,和他们的“清白”不无关系,从长期发展看,阅历和经验都可以培养,“清白”与否却不可替代。
康晓光同时表示,之所以他们会比较“干净”,也不一定就是他们素质高,这和他们的职务有无寻租机会有关系。
“一件深具积极意义的政治事件”
谈到此前各地政府的人事变动,政治学者稼祥表示,相关领导的提名有几种情况,对某些较低官员的提名组织部本身就有自主权,再高一些级别的官员则组织部只有推荐权,最终要由中央决定。一般局级干部,组织部还有发言权,至于省部级领导由中央直接提名的可能性相当大。
稼祥表示,现在很多担任地方政府要职的共青团系统人士,并不是一夜之间就升得高位的,他们都曾担任了多年的副职。共青团干部大批成长起来是好事,但对其集中呈现也要给予必要关注,干部来自五湖四海是应当坚持的一个传统。
对原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稼祥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关注群众疾苦,正直无私,具有崇高的人格”。
稼祥表示,目前中国的政治舞台出现了很有趣的变化,新的政治家将有不同的政治风格。共青团系统成长起来的官员多来自平民家庭,很多是农民的孩子,他们的成长经历将影响他们的执政取向。在自由与平等这两端,他们更倾向于“平等”,包括平等地被选举、受教育和做中央干部的权利,他们反腐败的决心也可能更为坚决,他们也更关心弱势群体,从胡锦涛近段时日的表现也可以看出他对底层民众的关心。稼祥认为,眼下很多原共青团系统的干部走上重要的行政领导岗位,是一件深具积极意义的政治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