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网络成瘾可以预防
首先,没有错误的孩子,只有错误的家长。教育孩子要从“自我教育”做起,要学会和孩子平等交流、互相尊重,不要居高临下、独断专制。
其次,家长也要多学习信息网络知识,做孩子健康上网的引导者。
此外,还要善于“抓大放小”,把握好孩子“大”的学习方向和人生目标,学会宽容并赏识他们“小”的失败和不足。要学会赞美孩子,不要盯住孩子的缺点,把缺点放大化。 |
陶教授告诫每一个打进电话的家长,当孩子有了网瘾,作为家长首先要自我反省,努力反思自己的行为。同时要放松心态,有了理性的态度才是正确引导孩子戒除网瘾的开始。不能一味对孩子指责或盲目表扬,父母之间也不要相互抱怨,应该让孩子全面感受真实人生,要和孩子进行朋友式的心灵对话。不能对孩子施加压力,追堵打骂只能使问题更糟。做父母的还要懂得自爱、自重,赢得孩子的尊重。[全文][我来说两句] |
戒除“网瘾”靠“三改”:改进家庭教育、改革应试教育、改良社会文化
戒除“网瘾”没有灵丹妙药,需要改进家庭教育、改革应试教育、改良社会文化。其中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只有先“教教家长”,才能真正做到“救救孩子”!
目前我国的素质教育还没有落到实处。中小学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明显滞后于网络信息技术教育,青少年上网技术越好,越容易出问题。教育的重心应该更多关注青少年心理和人格塑造,增强他们对不良网络信息及其他一切不良文化的抵抗力。提高青少年个人素质,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侵袭,才是戒除“网瘾”的关键所在。[全文]
|
|
青少年置身于虚拟的游戏世界可以感受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成就感,而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则是因为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剥夺了他们的成功体验,所以问题根源不在网游本身,而在于我们的教育。
实际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中国家庭教育崇尚家长权威。家长并不真正了解日益早熟的孩子们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一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且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也强加到孩子身上。[全文][我来说两句]
相关:两会代表委员提议 变网瘾少年为创造型人才 |
|
|
|
“电脑是一种工具,是给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学会用的人是聪明人,只会玩的人则是愚蠢的。”陶宏开教授用这句话震慑住了许多迷失自我的年轻人。
电脑是高级玩具还是生活工具?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就足够决定一个人会在电脑和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受益还是堕落…[全文] |
|
|
“没想到他在房间里用菜刀把左手小指头给斩断了。”黄新龙说,当时他小指头只连着皮,浑身都是血,可他愣是没有掉一滴眼泪。
“为了向父母表示我戒网的决心,我就想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压抑自己。”小黄说。[全文] |
张潇艺在遗书中流露出对网络外自己的失望:“我是个垃圾,真正的垃圾,什么都干不好的垃圾”“虽说人生都有很多闪光点,可我的那些,都是少的(得)可怜……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了”“来世如果我还是人,我一定会是最好的孩子的!”[全文]
|
“干脆把儿子送到他那儿去吃苦。”夫妻俩一拍即合,立即把小周送到了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讲好,小周吃住都在废品站,一大早背着背篓上街,太阳下山才结束。[全文] |
刘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网络的诱惑怎么这么大,先是诱惑了我儿子,现在连丈夫的立场也不坚定了。”[全文] |
终于有一天,畅文博上午不到11时就回家了。“爸,我以后再不打游戏了!”畅占亭冲儿子笑笑,装作若无其事地吃饭。回房间后,他用被子蒙住头,哭了一下午。[全文] |
如果这9条符合4条就是网络成瘾者了。
1、上网已占据了你的身心;
2、不断增加上网时间和强度;
3、因某种原因突然不能上网时,感觉到烦躁不安,无所事事;
4、向家人隐瞒自己迷恋因特网的程度;
5、每天上网超过4-5小时,连续一年以上;
6、将上网作为解脱痛苦的惟一方法;
7、在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后有所后悔,但第二天仍然控制不住上网;
8、无法控制上网冲动;
9、因长期迷恋因特网导致睡眠节律紊乱、视力下降、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