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搜狗拼音输入法  搜狗音乐大本营
 

搜狐首页 >> 新闻中心 >> “唐山大地震”系列之六:凤凰涅磐

::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
排行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军事 | 日月谈 | 地方 | 在线阅读 | 访谈 | 专题 | 图吧 | 论坛 | 文字版 | 导航 | RSS | 直通车 | 滚动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大地震”系列
  纪念唐山抗震30周年之际,人们都在思考和议论着这样一个话题:被大地震曾经毁于一旦的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沿海工业城市为什么可以重获新生,像鲲鹏一样展翅雄飞?当时曾经被西方媒体预言“唐山从地球上永远抹掉了”,为什么又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评论][上集:地震遗孤]
  地震,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抗震,地震前兆 地震,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抗震,地震前兆
地震,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抗震,地震前兆
  大地震毁灭了他们的家园,而唐山人仅用了十年时间,就在废墟瓦砾上建起了一座宜居的新城。1990年,联合国授予唐山“人居荣誉奖”,这是中国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人居奖”。[我来说两句]
“唐山大地震”系列

地震遗址今犹在:
 
四千多平方米现浇钢筋混凝土柱基的图书馆楼,其阅览室西部倒塌,东部震毁。书库则向东北方向剪切移动1米左右,底层全部破碎,部分陷入地下。保留下来的这片废墟现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随行当地人士告诉记者,唐山市区保留了七处地震遗址,这些遗址展示了当年大地震的惨烈程度。三十年转眼即逝,如果不是几处地震遗址提醒,人们怎么也不会想象出三十年前的悲惨一幕。 [全文]

从40万间简易房到“火柴盒”
不敢长高的城市
 震后唐山一片废墟,人们搭起临时窝棚度过了夏季。为在入冬前解决越冬房屋问题,唐山市在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发动群众,就地取材,当年底就建成了约40万间抗震简易房,使全部灾民搬进了新居。
 1978年,唐山市揭开恢复建设的新篇章,来自全国50多个援建单位的十万建筑大军鏖战唐山。唐山老百姓熟悉的火柴盒式楼房,就是那个特殊时代下的特殊建筑物。到1986年底…[全文]
 如今,这座重建在地质断裂带上的城市很明显地表现出和其他城市的“不一样”——城市中心区内几乎都是六层以下的多层建筑,其中以三四层居多,抗震八度的墙体,看上去要比普通建筑厚实很多,而且楼间距也要比别的地方至少多出一倍。这些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单元房一度成了唐山的象征,当地人称,直到1995年,唐钢居民区才出现了震后的第一个高层住宅楼。[全文][评论]
园林城市新唐山
国内首个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距唐山市中心百货大楼以南600多米的南湖公园,印证着唐山市人居环境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区域是开滦采煤下沉区废弃地的一部分,几十年间,这里形成了大片垃圾场,坟墓、鸡舍、猪圈乱建,蚊蝇飞舞,臭气熏天,严重影响了唐山人民的生产生活。从1996年起,唐山市下大力气进行绿化改造,将这里变成水面达38公顷、面积为300余公顷的南湖公园,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游乐园。2004年,南湖公园获得联合国"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十年来,南湖公园建设与改造累计投资两亿多元,相当于1976年唐山市的全部财政收入。
…[全文]
 1979年至1985年,唐山市区每年住宅竣工面积最少为133万平方米,最多时达205万平方米。1988年,唐山市区人均住房居住面积达到7.6平方米。10年时间,唐山人民在废墟上重新建起了自己的家园,解决了百万人的居住问题。杰出的成绩让世界重新认识了这座崭新的城市。1990年11月13日,联合国授予唐山“人居荣誉奖”。“这是以科学和热情解决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问题的杰出范例。唐山的经验表明,人民的积极参与对改善灾后人类居住条件起到重要作用。”在颁奖仪式上,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人居中心执行主任说。 [评论]
地震,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抗震,地震前兆
  百年工业重镇,开始重振雄风。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把唐山推向全省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经济“三级跳”:
 
2000年,唐山市GDP总值在1990年218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了714亿元;2005年,唐山全市生产总值达到2027亿元,比2000年增长84.1%,平均每年增长12.7%。
记者了解到,唐山市计划2007年全市经济总量在200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基本达到全省的五分之一,而唐山人口却只有全省的九分之一;到2015年,将实现第二个翻番…[全文][评论]

中国钢铁看河北 河北钢铁看唐山
曹妃甸:再造一个海上新唐山
 近日,国际钢铁协会公布2005年全球粗钢产量前80位钢铁公司排序,唐钢集团总产量达到1610万吨,一跃成为国内第二、亚洲第五、世界第十二的钢铁巨头。高炉中的熊熊火焰昼夜不息,象征着钢铁职工不屈不挠、加快发展的巨大热情。[全文]
 通过吹沙造地,曹妃甸这个位于唐山南部沿海、过去仅有一个球场大小的沙岛,正在以神奇的速度成长着。曹妃甸主导产业及配套工程总投资约2000亿元,最终建成310平方公里的工业区,等于再造一个海上新唐山。[全文][评论]
资源型城市在痛苦转型
穷人和暴富者 两极能否和谐
 作为资源型城市的唐山,如果说30年前的大地震是一夜之间让其陷落的裂变,那么,大规模采矿带来的塌陷,则是一种悄悄临近的灾难。远离了大地震的唐山,面临着城市逐渐陷落的新威胁。资源型城市的痛苦转型,是大地震后30年对唐山的最新考验。
 唐山是幸运的,因为它有出海口,有将近195公里的沿海岸线。因而,未来唐山实施向沿海推进、拓展外向型经济空间、建设现代化沿海大城市的发展战略,似乎成了必然。[全文]
 在唐山,你会惊讶于如此众多的名车——奔驰、宝马,甚至悍马集中地出现在市区的街道上,与之相伴的,还有同样让人咋舌的车牌靓号。展示唐山富有的还有全省第一的高房价。在唐山除了个别高档项目以外,只要有楼盘推向市场,很快就会销售一空。
 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些暴富的人群,很多是当地的私营矿主。资源价格的飚升,很短时间里成就了不少富翁。
 下岗职工、地震遗留下的大批残疾人,构成了唐山社会的底层。[评论]
地震,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抗震,地震前兆
 作为一个生活在唐山的文化人,作家张庆洲总是会觉得很郁闷。因为,不仅在他的圈子里,就连唐山许多一般民众都不无沮丧地承认,唐山是一个缺少文化的城市。
“唐山大地震”系列

唐山要“迈向文化时代”:
 
河北理工大学教授王子平对记者说,唐山大地震第一个十年,纪念的重点是政治,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部队和全国人民;20周年时纪念的重点是经济,宣传20年来的经济成就;那么30周年的重点应该是什么?他认为,应该是文化。而他早在为纪念地震20周年主编的《地震文化与社会发展》一书中,就提出了唐山要“迈向文化时代”,然而时至今日,这一命题却一直有些边缘化。[全文][评论]

人文是唐山最大的缺失
二元文化幽默地统一在一起
 一个在唐山出差的外地人对记者说,他在唐山的饭店吃饭,招呼服务员给倒点水喝,结果服务员拎来水壶和一个杯子,往他面前重重一放就走了。商业文明的缺乏,服务意识的淡薄,让人觉得这里还是一个不够开化的城市。唐山学院教授沙彬直言不讳地说,唐山的文化氛围差,与这里高校少有关。现在唐山真正的综合性大学还是很少,人文是唐山最大的缺失。
 从1948年底唐山解放到1976年发生地震的近30年中,唐山城市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是文化形态中反映阶级剥削与对立的内容消除了,二是以产业工人为主体的反映底层生活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得到了张扬。这样,就形成了唐山半是城市半是乡村、半是现代半是传统的二元文化结构。地震后建造的第一批楼房中有的就修造了大灶和火炕,二元文化就这样幽默地统一在一起。[全文]
抗震精神: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民间的感恩让唐山与众不同
 而今存留的以标本形态存在的地震遗址,实在是唐山最为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是沉默的,它又是蕴藉无穷的;它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混凝土钢筋废弃物,它又是民众虽经历百般柔折犹不气馁的象征物。一位“老开滦”说,地震资源属于唐山独一无二的核心资源,同样,蕴藏在民众中间的人的精神更是值得发掘的文化资源。[全文][评论]
 我们认为,在建设新唐山的语境下,这后一种感恩,正是目前唐山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价值,也是新时代唐山的新人文精神的集中表现。猝临大难,顽强求生;面对废墟,不屈不挠。“…地震对我个人来说,深层次的认识是不能忘记唐山人的镇定、从容、举重若轻和强大的忍耐力。”“从灾难中走过的唐山人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他们的核心价值,他们有他们的精神风范。”[全文]
地震,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抗震,地震前兆
从城市名片看新唐山
地震,唐山大地震,唐山地震,抗震,地震前兆
“唐山大地震”系列

 未来的“鹿特丹”:曹妃甸工业区建设

 它承载着一个城市腾飞的梦想——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深水大港,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它寄托着一个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河北“一号工程”,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的引擎,全国钢铁生产力布局重大调整就此迈出关键步伐。

 2005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首钢搬迁唐山,并明确提出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的目标。05年12月16日,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正式通航。到2030年,曹妃甸港区年吞吐能力将达到5亿吨。以建设大码头、大钢铁、大电厂、大石化为目标,精品钢材、石油化工、电力生产等重大项目将在这里排兵布阵,一个带动力强、颇具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将崛起于渤海湾,从而打造出新世纪河北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评论]

“唐山大地震”系列

 震后新城地标——唐山抗震纪念碑

 它是一座城市战天斗地的精神图腾,它是一方人民不可折服的性格象征。唐山抗震纪念碑建成于1986年纪念唐山抗震10周年之际。纪念碑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台基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7步,共28步,象征“七·二八”这一难忘时刻。

 碑身四周高1.5米处为8幅花岗岩浮雕,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碑文大气磅礴,凝重隽永:“抚今追昔,倏忽十年。此间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宣示着如斯真理:中国共产党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忠贞可靠,自主命运之人民不可折服。” [评论]

“唐山大地震”系列

 凤凰新城——中国首个联合国人居荣誉奖

 废墟瓦砾上建起的宜居新城是唐山人栖息生活的地方,也是唐山人信心重归的源泉和精神重建的居所。大地震毁灭了唐山人的家园,唐山人仅用10年时间,就在废墟瓦砾上建起了一座宜居新城。1990年,联合国授予唐山“人居荣誉奖”,这是中国历史上获得的第一个“人居奖”。

“唐山大地震”系列

 诚信铸就“金招牌”——“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

 诚信,是一个地方更快更好发展的巨大优势;诚信,是一个地方最具魅力的形象。2003年,唐山因“诚信”获得“中国50家投资环境诚信安全区”荣誉。如今,唐山招商引资额年均递增30%以上,成为外商投资热土。

“唐山大地震”系列

中国陶瓷工业发祥地创新升级——北方瓷都

 一项项荣誉铸就了这个响亮称号,也为新唐山增添了熠熠光彩。“红玫瑰”,中国日用陶瓷第一品牌;“惠达”卫生瓷,同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国家免检产品三项殊荣;“隆达”骨质瓷,上海APEC会议专用瓷…一项项荣誉铸就了“北方瓷都”这个响亮的称号,2004年“国家火炬计划陶瓷材料产业基地”又为“瓷都”增添了更多光彩。

“唐山大地震”系列

渤海湾璀璨的港口新星——唐山港京唐港区

 这里曾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拟建的“北方大港”所在地,如今,昔日的盐碱荒滩被整洁优美的绿色园林式港口所代替,集堆存、仓储、装卸、货代、运输、中转为一体多功能现代化港口,已经成为了服务京津唐、华北、西北地区重要区域性港口,这就是“唐山港京唐港区”——渤海湾迅速崛起的一颗璀璨的港口新星。

 十几年来,京唐港加快了以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为标志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档次不断提升,功能日益完善,通航能力和等级显著提高。航线更是通达国内90多个港口、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建立业务往来。2005年9月10日起,“京唐港”港名恢复为“唐山港”,包括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伴随着曹妃甸港区的建设和京唐港的跨越式发展,唐山港将进人一个新的发展期。[评论]

争鸣
责编: 杨林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