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能体会老人临终前还是比较痛苦的,但一声不吭。” |
1997年2月19日傍晚6点多,邓小平的病情出现异常。老人的呼吸功能已衰竭,只能借助机器来呼吸。
黄琳曾见过帕金森这样的病,那是很折磨人的,有些人会呻吟,有些人会叫喊,可“他是个非常坚强的人”,“我能体会他临终前还是比较痛苦的,但一声不吭。就是这样,而且我觉得他很平静”。
|
|
 |
老人永远地闭上了他睿智的双眼 |
|
|
 |
从太行山赶来的大爷悼念小平同志 |
|
到晚上9点08分,当医疗组认定已回天无术时,医疗组组长、阜外心血管医院院长陶寿淇与301医院副院长牟善初正式宣布‘停止抢救’”。眼睁睁地看到一直与自己形影不离的首长离开这个世界,在场的医护人员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 [详细]
|
|
邓小平夫人卓琳带着全家人向他告别。四天以前,她就写信给中央,转告“邓小平的嘱托”: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设灵堂,解剖遗体,留下眼角膜,供医学研究,把骨灰撒入大海。[详细]
|
|
|
之前并非毫无预兆。2月17日那个周一,一位朋友约路透社驻中国记者马珍见面,“必须要出来见”。
这位朋友的丈夫当时每天出现在301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她告诉马珍,邓公身体不行了,另一方面,马珍得到消息,几个中央领导人提前回京,据此,路透社于当天发出邓小平病危的消息。
然而,在之前的10年间,国外媒体多次误报邓小平去世的消息。
红色标识的头条也只有一句:邓小平逝世。那一刻,是2月20日凌晨2点42分。[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