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香港回归
董建华
没有内地发展 就没有香港经济强劲复苏
   十年里,我们也看到,没有内地快速发展,就没有香港现在这样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同时,香港也用自己的优势,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所以,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我们看到,香港同祖国内地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国际评价来看,很多外国朋友都对我们“一国两制”的落实非常肯定,对香港经济开始强劲复苏很钦佩…[详细]

董建华  回顾十年 最难忘五星红旗升起那刻
   最难忘记的一个时刻,就是看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慢慢在国歌声中升起:香港终于回归了。那就是在1997年7月1日,回归的那个时刻。那个时候我觉得心情非常激动,也觉得特别骄傲。相信全球中国人都为这个时刻骄傲,没多久后,我就宣誓做特首。在那个时刻,一方面觉得很光荣,因为国家给了我这样的信任,人民给了我这样的信任,香港给了我这样的信任。落实“一国两制”,是历史性的,只可以成功,不可以失败…[详细]


人民政协报简介

人民政协报

  《人民政协报》创刊于1983年4月6日,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机关报,也是唯一的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的全国性统一战线报纸。邓小平同志为《人民政协报》创刊题写报名…[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董建华:为香港取得的成就骄傲

  十年里,我们也看到,没有内地快速发展,就没有香港现在这样经济强劲复苏的情况。同时,香港也用自己的优势,为国家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最难忘记的一个时刻,就是看着我们的五星红旗慢慢在国歌声中升起:香港终于回归了>>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高敬德:香港走向文化绿洲

  2000年10月28日,香港中华文化总会成立,高敬德被推选为首任会长。近7年来,高敬德为总会投入了大笔资金,奉献了大量时间、心血。

  如果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高敬德必定去反驳。他说,从历史上看,香港文化是广东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延伸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王国强:讲述一个香港故事

  从当年挑货小卖的小学生,到今天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很多朋友觉得王国强的故事就是又一个充满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香港故事"。

  去过王国强办公室的人,都会对墙上挂着的一个条幅印象深刻:“凡事谢恩”。这正是王国强多年坚持的座右铭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徐展堂:为香港感到骄傲

  十年来,香港依然保持着繁荣与稳定,依然在亚洲地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之际,本报特别采访了十几位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政协委员。

  他们不仅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那段历史,而且是香港回归后稳定的维护者和繁荣的创造者。听他们讲述这十年,会让我们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余国春:香港是我家

  香港遇到重大节庆活动,都有烟火表演。回归前这些表演都是由外资财团赞助,回归后,广东社团总会一直坚持赞助这些活动。

  但余国春和乡亲们期望藉节日之机,为香港市民带来一个欢乐、热闹的晚上,提高市民信心。遇到重大节日,余国春也积极鼓励会员参与进来,与香港同庆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胡定旭:做好香港“大义工”

  1974年,胡定旭赴英国进修会计专业,毕业后即加入伦敦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成为这个世界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首位华人职员;他前往旧金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工作。

  1982年,他回到香港,加入香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致力于发展安永中国方面的业务;1983年他成为香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最年轻的合伙人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刘廼强:把棒交给香港青年人

  刘廼强在社会事务方面的确很活跃,他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推介联席会议发起人。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选举会议成员,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2月28日经过表决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石汉基:送出书香宜万家

  11岁那年,石汉基随家人从广州到香港,靠摆地摊卖旧书为生。对当年艰苦创业的情形,石汉基的弟弟石国基回忆说,自己和哥哥跟随父母在街边当小贩卖旧书。

  1978年开始,为促进内地文教科技事业的发展,推进两岸的文化交流工作,石景宜就向全国各地赠送图书,享有"文化书使"的美誉。1988年,他曾首次将大陆字画带到台湾展览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李嘉音:中医药文化使者

  “可能是当时年轻,血气方刚,凭着一股热情”,李嘉音直接找到同仁堂洽谈,经过艰苦工作,同仁堂被感动了,把自己在台湾的总代理权交给这个黄毛丫头。

   “一路做,我也在想:怪不得别人不做!”拿到了北京同仁堂的总代理权,到台湾注册落地仍不容易。她花费大量心血与汗水,使“北京同仁堂”成为海峡两岸的第一个商标认证。>>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施子清:50年深情寄香港

  “今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也是我居港的五十周年……在这个中外文化交融的社会也深明莘莘学子求知的切望。只有知识才是财富。”

   施子清1957年出生在福建一个华侨家庭的施子清,在国内中学没有毕业就只身来到香港。幼年失怙的他,家境虽然艰难,但母亲不仅坚持供他读书,还督促他坚持练字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潘宗光:做一个大学校长能做的

    1964年,他在英国念书时,虽然很多英国人是他的好朋友,但他们看不起中国,说如果没有英国,你们中国人管不好香港。这些话让潘宗光“很不舒服”。
  潘宗光是个享誉世界的科学家。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研究,1979年以研究维生素B12的成果获伦敦大学科学博士资格,1985年、1991年两度问鼎诺贝尔化学奖提名适当候选人>>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戴德丰:全心做香港最优秀市民

  香港700万人口,可能很多人不认识戴德丰,但几乎没人不知道四洲集团。这个1971年创立的食品集团,现在是香港最大的食品企业之一。
  2002年香港回归5周年,戴德丰赞助400万港元,举办庆回归万人青年音乐会--“龙声飞扬”,一万多名两岸四地青年以6种敲击乐器合奏一曲做序幕>>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龙子明:青年是我们的未来

  龙子明记得,香港回归后,他看到有青年人并不了解基本法是怎么回事,对内地现在的情况也根本不了解。所以他觉得,毕竟香港曾受英国统治100多年,很多香港人,尤其是青年人都没有到过内地,要他们去爱一个他们不太了解、不太熟悉的地方,还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而要让他们爱国,首先就要让他们了解国家,认识祖国。>>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林树哲:在香港生根

  1947年出生于福建南安的林树哲,中学毕业后曾经上山下乡,也曾经当过煤矿工人。1974年,他离开刚出生的儿子和妻子,只身来到香港闯世界。

  快速发展的香港给初到此地的林树哲提供了很多机会,使他能够凭着年富力强白手开创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起初,他只是做搬运工,做清洁工,到针织厂做杂工。>>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陈鉴林:真诚为香港

  他所在的机构名称还是港英政府的立法局。那是最后一届香港立法局选举。按照最后一任香港总督彭定康于1992年上任后首份施政报告推出的政改方案。

  虽然因为港英政府的反对,1996年至香港回归前,临立会都在深圳开会,不少议员都要深港两边走,但和港英时期的立法局只是港督的两个最高咨询机构之一不同。>>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李国强:收藏香港历史

  熟悉李国强的朋友,都知道他有很多“宝贝”。这“宝贝”不是什么金银珠宝、古董字画,而是各色已经发黄的文史资料和图片。一段段鲜活的记忆就此复活。

  当时,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22日、23日在北京分别会见了香港工商界访京团和香港知名人士钟士元等人,就在这两次会见中,邓小平就我国对港政策及“一国两制”方针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李大壮:十年做好两件事

  香港常常被视为两岸沟通的桥梁,回归祖国以来,更成为很多台湾同胞认识祖国的一个很好渠道。作为张学良二弟张学铭的孙子,李大壮在台湾有着广泛联系。

  2001年底,李大壮在台湾一份权威的民意调查报告中,看到了一组发人深省的统计数字:在被调查的台湾青少年中,有65%表示对大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现状不了解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刘宇新:祖国就是我的家

  1962年,刘晋桓从广州来到香港。在排队3天3夜领取香港身份证时,他给自己取了一个新名字:“刘宇新”。年轻的他相信,凭着自己的勇气、智慧和干劲,"敢教日月换新天"。

  在香港取得事业成功的刘宇新,心中牵挂着祖国的发展,也担起了他对香港的责任:1989年8月,针对部分港人对祖国抱迟疑的态度,离开香港到他国定居的情况,刘宇新适时发表一篇文章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张华峰:送香港一个平安符

  “金融风暴过去后,香港人过了一段痛苦日子。幸运的是,中央政府开始推出自由行、CEPA、人民币兑换、泛珠三角9+2等措施,加强了国际基金对香港的投资信心。”

  对于香港证券业未来的发展,张华峰强调了这些年他一直在呼吁的一件事:现在整个香港股市发展非常丰富,希望在市场运作、金融政策方面,能做一些调整,使香港大中小证券公司 >>详细


人民政协报香港回归访谈专区

  戴希立:从教育的角度看香港

  谈到这些教育改革政策的效果,戴希立笑了:“感性地讲老师很累,学生很快乐。以前老师教书加教人,现在还要组织课外活动,体验活动,帮学生构建价值观。

  只要不出差,戴希立早上6点起床,7点从家出发坐公车,8点前到屯门的学校,下午5点多离开。香港有的媒体因此把他称为“公车校长”,住在香港大学附近的戴希立告诉我们 >>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