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他们依然坚守在那里

  方碑村的实践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给出的一份“汶川答卷”,它体现着良知、能力与远见…[详细]
  面对质疑,我知道,他们的潜台词是,你和我们一样,终究也要离开。但起码我现在还没有离开…[详细]
  队员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而米兰始终坚持在灾区。面对现实,完美春天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详细]

那一刻,为了生命,他们奔向灾区

地震袭来,奔赴灾区…

  他们抱着荣誉、责任和强烈的使命感冲到现场,却被无法想象的残酷现实抹去了壮志豪情,但他们都认为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终结…[详细]

  如果下一次在日本发生这样的事,我绝不会再像这次无力的自已一样。为了成为能够救助宝贵生命的人,我会努力地继续活下去…[详细]

像那些军人一样去救灾

  他现在放心不下的,是那些正在前线的军人们。“很多战士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装备,几十个小时没有休息过。”[详细]

让灾区的医院重新“站”立

  救护伤者,是野战医院的职责。但怎样让人员、设备损毁严重的当地医院重新"站"起来,是我们面临的更大的责任。[详细]

“援建灾区住房,有我们!”

  可以想象,在这里灾区群众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文关怀,此刻他们更需要实实在在遮风挡雨的居所,那才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家”![详细]

善后的震区心理援助者

  这个33岁的男人一再否认自己有着与众不同的勇气,“这里需要心理援助,所以我留下来;这里有我已经直接接触的创伤者,所以我不能离开。[详细]

今日,面对灾区现实困境,是走是留?

地震半年后志愿者快走光了

“逃”来四川后果无法预知:小清两次到都江堰做志愿者,都是瞒着单位“逃跑”来的。每次在万不得已回山西之前,内心都很忐忑,她不敢想,如果院里知道了她的“逃跑”,会如何处理她。[详细]

那些中伤会影响前途:邹芳伟是媒体中很红的志愿者,他一个人,直到2月底,还在省医院的过道上睡觉,照顾地震伤员。不过2月22日这天,他不停地跟每一个人解释,说话时会不停地浑身发抖:“你知不知道,有些无中生有的中伤,不仅是伤害我,还会影响到我的前程。”[详细]

无法扎根最直接原因是沟通方式问题:一个讲四川话和了解农村生活习惯的志愿者更容易融入板房社区,反之则要付出多几倍的精力和时间。这也是蜂拥而至的全国各地的志愿者瞬间退潮的主要原因。[详细]

留下来的,进退两难

志愿者差不多已经花去了自己的所有积蓄:每次买菜,她都会和人砍价一番,然后挑上最为便宜的菜头。至于大米和腊肉,都是当地居民送来的。[详细]

民间组织公募基金监管困难、公信力缺失:原本应该是绿色事业的NGO在中国尚处在灰色地带,总有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网罩住了NGO的发展,艰难生存的中国草根NGO只能尝试曲线破围。[详细]

遭遇信任危机 草根出身他们需要“名分”:今年2月,魏来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多个公司寻求资金,希望能帮助灾区人民。因为没有任何媒体报道可以佐证他的说法,没有一个人相信他在抗震救灾中所做过的一切,包括他的一些同学。[详细]

灾区又迎来一批“新人”

“最美战士”今抵北川寻人 要到灾区当志愿者:退伍后,盛于峰本想再回北川看看,但因各种原因未能成行。这次回北川,盛于峰满怀希望,“不知道那些地方变成什么样子了,即使找不到宝宝,我也希望能在当地做志愿者,为灾后重建出自己的一份力。”[详细]

浙江热心人想去青川做义工 灾后重建需要大量志愿者:一到青川,他就先去了木鱼镇木鱼中小学建设现场,在工地上遇见了来自浙江的援建者。在与施工员李细初的聊天中,吴才学得知,为了让孩子们早点拥有新校园,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我有点吃惊,也有点感动,我很想为他们分担一些工作。”[详细]

国家荣誉立法能否为志愿者留一席之地

·援建需要应有长效机制 选择恰当的干预方式
·重视民间力量:民间温情已成为一支重要力量
·应当将志愿者行动有机纳入政府应急体系,在政府组织与非政府组织之间实现无缝隙衔接。
·应当建立公民自助、社区互助与国家公助相结合的救援体系。

民间组织努力做新的尝试和创新

·志愿者不要盲目:我们想去干什么,又干了什么
·民间组织找准切入点 避免与其他组织功能重叠
·民间组织努力做新的尝试和创新
·牢记NGO组织的根本与核心——志愿精神

为了明天,留下一支不走的援助志愿队

肯定:社会应该对“奉献者”给予尊重和认同

  他们到废墟中抢救幸存者,在医院里照顾伤员,在帐篷里看护孩子,在公路上运送物资……志愿者是抗震救灾大军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英国《泰晤士报》5月19日发表评论说:“中国新的人民大军(青年志愿者)源源不断帮助抗灾,成为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

感谢:致全体抗震救灾志愿者的感谢信

  一次次分秒必争的生死营救,彰显出生命至上的人间大义;一个个忙碌的志愿者身影,表达着血浓于水的无限情谊;一句句真切的鼓励,铸就成战胜灾害的坚定信念。你们的壮行义举,我们不会忘记!你们的深情厚谊,四川将永远铭记。[详细]

致敬:对志愿者我们应该深怀敬意

  对志愿者,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在社会向文明与和谐的跨越中,志愿者功不可没。我们要对得起这次灾难中遇难的同胞,要对得起为抗震救灾做出伟大贡献的中国军人和民众,更要着眼于灾区的重建和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