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的隐忧系列四:大企业下乡还是农民协作组织

农民增收依托大企业下乡 还是农民协作组织

幸福的安吉的农民


   老丁是浙江省安吉县五鹤村人,问他年收入,他思量再三,慢吞吞地说,净收入三十多万吧。
   老丁说的这三十多万,并不是纯农业收入,而是指他家的农家乐收入。2000年,老丁响应县里生态建设的号召,开了五鹤村第一家农家乐。五鹤村在中国大竹海旁边,这天然的地理优势,让老丁和他的同乡物尽其用,将农业变成了第三产业,年收入一年比一年好。现在,五鹤村一共有四五十户人家开起了农家乐,还有的人家专门给这些农家乐接送客人,办餐饮,卖特产,他们已经形成了一条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村里人均年收入1万2千多元,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浙江省的平均水平。
   “我们一直就知道保护生态环境的好处。”老丁告诉记者在90年代后期,镇里,村里也办过一些石灰厂、造纸厂,但后来都关了。“太污染环境,还不赚钱。现在村里也有企业,但都是做竹子加工的,不污染环境。”
   1998年因太湖污染严重,处在太湖上游的安吉县因排放大量污水,而被环保总局黄牌警告,并关闭了33家严重污染企业,其中就包括第一纳税大户的孝丰造纸厂。安吉试图通过引进造纸、化工等企业发家致富的想法被打断了,并付出了8000万元的治污费用。
   在GDP说明一切的年代,安吉的生态之路着实不好走。在一段时间内,安吉的各项经济指标排在全市老末,只要是有关经济发展的会议,安吉人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但到2008年,据安吉县委书记介绍,在金融危机一片叫苦连天中,安吉的经济照样稳步发展,农民照样增收。生态的好处,逐年显露。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