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你的生活“被催”了吗?

什么是“被催族”?

随着“90后”、“00后”的成长,“80后”中最年长的已经32岁,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不结婚,“该生娃的年纪”不生娃……这一切,都是让父母甚至亲戚好友觉得“不靠谱”,于是百般努力想要消灭这些人生的“不安定因素”,“催”便成了最常用的一个办法。[详细]

一样是“被催”,催的主题各不同

“80后”被催婚、被催娃

今年27岁的阿J在一家从事人力资源公司工作,是一名有学识有能力的新时代单身女性,可是生活上的独立自主和工作上的出色表现并没有让留守在汕头的父母对她放心,“这两年来,我妈维持着2天一个电话的频率关心我的感情状况,催婚令不厌其烦地在我耳边反复播放让我脑袋发胀。”而近来,让阿J更难以忍受的是“我妈竟然着急到已经跳过催恋、催婚的环节,直接担心我什么时候生孩子了!”
  据某网站对3500多名未婚男女的调查显示,76%的人遭遇过催婚,其中被催婚者的年龄在25-27岁的占83.7%,96%以上的人在30岁以前遭遇过催婚。[详细]

“90后”:被催考研、求职

在20岁学生雯雯的印象中,在家的生活就是伴随妈妈的各种念叨、各种催促——快点起床、快点做作业、快点去睡觉……,因为就业形势的紧张,本科还没有毕业,父母就催着报名打算参加硕士考试。“生活永远是急匆匆的,慢不下来。”雯雯戏谑自己也是“悲催族”。“我们都是跟着爸妈的脚步,很少有自己的生活节奏,我觉得我好像永远都不够快,永远都还有一条习题没做、然后我妈就跟在我后面直嚷嚷。”[详细]

“00后”被催名次、补习班

乐乐妈妈感慨:“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现实的生存法则。”乐乐妈妈认为是自己过早将孩子送上了“竞争的赛场”,就像去学跳舞,乐乐很渴望上台表演,她知道了不是所有小朋友都能上台,她要比别人跳得好,从这个时候,竞争就已经开始了。[详细]

“催”与“被催”都是为了那份安全感

在什么都讲求速度和效率的“加急时代”,家庭也不可避免地抱团参与其中,而在这种快、快、快的大环境的笼罩下,父母对子女“焦急的、过分担忧的、唯恐自家孩子落后于别人”的情绪显露无疑,从而演绎了各种“悲催家庭生活”。

80后王先生坦言:“我们不能把所有的问题都推到父母的头上,但来自家庭内部的压力确实是让‘被催族’承受或多或少的精神负担。”

父母这么想:

子女没着落不行,有婚姻有孩子才是个家

姜阿姨说,周围邻居朋友的孩子都结婚生子了,就自己家的孩子还没着落,难免有些着急。吴阿姨则是从现实分析,“年龄越大越不好找对象,生孩子也越困难。而且我现在也退休了,没什么事情做,能帮着带带孩子。”吴阿姨表示,婚早晚得结,孩子也早晚得生,那何必一等再等呢,毕竟老话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详细]

什么点办什么事,一步赶不上步步跟不上

有人诙谐地总结:单身男女最怕听到的几句问候语是:“你结婚了吗?”“人家隔壁张大妈的闺女,跟你一般大,孩子都会打酱油了。”“抓紧时间吧,年纪真不小了。”在很多父母眼里,你比同龄人晚婚晚育,你的孩子自然就会“落后”于同龄人孩子。[详细]

咱孩子不差,不能输在父母“不给力”

过去,平民或农家子弟改变命运的主要路径是:家庭贫困——发奋读书——考上大学——顺利工作——改变家境。但现在这一传统的底层向上流动模式已被打破。由新生代父母投射到00后小孩们的家庭生活中。十几个月大的孩子就开始上英文课、3岁就要学会背古诗词、5岁的孩子要上各种课余补习班,在“加急时代”摸爬滚打的年轻父母们 “催”孩子成了他们的动力 。[详细]

“被催族”这么说:

不是我不急,结婚生子成本实在高

现如今一说到结婚,有房有车就像以前的三大件一样似乎成了基本条件。可是这没房、没车,经济上的压力也很大。等攒够钱买房子,这婚期也就一拖再拖。再说说生孩子,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相对于20年前要高出很多,令很多还在还房贷的小两口望尘莫及。[详细]

在社会急速发展中,基本生活不“兜底”心里就会慌

毋庸置疑,现在日子变好了,但同经济发展相比,社会发展仍然滞后,民生改善仍待加强。改革深入推进,不少人在失去了习以为常的单位福利和单位保障之后,却没有被纳入新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如果基本生活缺少“兜底”,怎能不对未来产生担忧?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一些人进了城,却无法融入城市;失去了土地,却无法找到生计。面对这样的现实,怎能不让人慌恐?[详细]

没法“拼爹”,不奋斗我靠什么跟人家拼

对每个人来说,人生拼什么很重要。出生上天注定,父母不可选择。有“拼爹”资本的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拼自己”才是最现实、最积极、最有前途的选择。无父辈的权势、财富、关系可拼,就不妨自己打起精神,鼓足干劲,拼体力,拼汗水,拼知识,拼智慧,拼吃苦耐劳,拼锲而不舍,就能拼出属于自己的那份人生辉煌与幸福。[详细]

被催的心态下折射出当前社会心态趋向

社会心态产生于每一个社会成员个体,又以一种整体的形态存在和影响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社会心态不仅能够折射出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竞争日益加剧化,民众稳定感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等客观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成员心理上的迷茫感明显,稳定感、方向感和未来感缺失。与此同时,一些工作生活失意,被单位解聘或者失业的社会成员,由于未来感的缺失,极易产生暴力的方式宣泄内心的迷茫。[详细]

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生活风险压力增大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国经济成份的单一性以及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对稳定性,社会成员的心理压力比较单一。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劳动关系和就业方式的变化,构成心理压力的社会因素日益增多。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随之增加,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生活风险的增大,会进一步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感增大,产生不良心态。[详细]

心理的公平感增强,社会心态就能良性发展

当前,我国民生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社会贫富差距的日益表面化和显性化,仍然是影响社会心态良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切实加强以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加强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领域的改革,促进社会心态良性发展。[详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