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2012年06月12日 第929期

高考本身是相对公平的竞争规则,且不断得到完善。但人们在高考期间的表现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社会公平。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落幕,不止考生松了一口气,所有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本来这场考试应该只关乎学生,但包括家长在内的全体公民都被迫卷进了这场“考试战争”,在高考期间,为了给考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准备环境,所有人的生活多多少少都受到了一些限制,甚至有许多悲剧事件发生。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谁让高考变了味?这不就是一场考试吗?

新闻:男孩高考结束后被告知妈妈12天前因车祸已去世

现象

全民焦虑下的“高考恐怖主义”

高考背后:瞒报父母死讯、暴力护考、毒死青蛙

疑问

高考何以“压倒一切”?

草木皆兵的高考氛围让部分家长有恃无恐

观点

追求公平的高考不应忽视社会公平

全民高考需要松绑,高考不能绑架社会

现象

全民焦虑下的"高考恐怖主义"

高考背后:瞒报父母死讯、暴力护考、毒死青蛙

  近几年,高考俨然已经不再只是高三学生的高考,而是变成了全社会的高考。每到6月初的这几天,全社会都拉紧了对考生服务的绷弦。酒店开设了高考房,家长预定火爆;饭店提供了营养便于消化的高考餐,考生凭借准考证免费乘坐公交,城管部门加大了对建筑工地噪音扰民的巡视,为的是有一个好的学习休息环境……[详细]

高考考验人性:考生高考结束才知道家人去世

  考生要去的考场,就是一个战场。他要经历的考试,就是一场战争。用战争来比喻高考,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人性在那一刻,竟然变得那样渺小。在战争浓黑厚重的强大硝烟掩映下,个体脸上的情感表情很难被人用心体察,然后去放大那些情感的价值元素。一个士兵丢下血泊中的母亲,说得残酷点,这样的场景,不过也就是战争时代的一种日常生活罢了。[详细]

18岁女生因为高考被瞒父亲死讯2个月

  6月8日下午,18岁的高三考生刘庆走出考场,却被她妈妈带到了大伯家。18时许,刘庆坐在了大伯家的床边。“你不是一直问你爸爸的事情,我们今天就告诉你……”话还没说完,付春利的眼泪已经涌了出来。“孩子,这件事情我们已经瞒了你两个月了,今天就打算告诉你,你爸他……”大伯说着眼眶也红了。自己最亲近的两个大人,同时在她身边流泪,这样的情况刘庆还是第一次遇到,她惊讶地张大了嘴,随后,一遍遍问:“我爸咋了?我爸到底咋了?”最终,付春利狠了狠心,说出了那句话:“你爸开车时突发疾病,已经不在了!”[详细]

男生高考后才被告知母亲遇车祸去世

  6月8日下午结束高考的沈飞看到亲戚正等候在考点大门外,还有交警捧着鲜花迎接他,人群中惟独不见他的父母。12天前的那个下午,沈飞的父母到学校参加高考家长会之后,回家途中不幸遭遇车祸,母亲送医后经抢救无效身亡,父亲至今还躺在医院的重症病房里。为了让沈飞安心高考,家人、交警和学校共同编织了一个凄美的谎言,让他成为最后一个知道母亲去世噩耗的人。在医院,维持了13天的谎言终于被捅破……[详细]

母亲送考时遭遇车祸倒在血泊中,女儿含泪进考场

  6月7日早上8时10分许,母亲杨意德携其女张倩赴考场参加高考,在一交叉路口斑马线附近,杨意德被一黑色大众车撞飞十余米。面对突入其来的事故,张倩难忍悲痛,情绪激动。但在几名送考家长的劝说下,张倩稳住情绪,含泪答应参加高考。[详细]

高考考验公共利益:考生家长封路,暴力护考

  不许装修、不许鸣笛、不许打牌、不许邻居的马桶冲水。每年高考来临,总会有一批考生家长突然患上了“声音恐惧症”,他们的听觉比平时敏感了数倍,不能容忍一丝杂音飘进自家考生的耳朵。6月8日下午3点,英语听力考试开始。虽然考点外的路段都进行了交通管制,但一些家长的神经仍绷得很紧。为了给孩子营造完全宁静的环境,他们自觉当起了交通管理员,甚至与不配合的路人发生了冲突……[详细]

高考考验动物:部分考生患“声音恐惧症”,毒死小区青蛙

  “小区为了给高考的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把小池塘的青蛙都毒死了。那些孩子如果考不好,岂不是对不起这些为他们付出生命代价的青蛙?”最近,有网友在微博中写道,自己所在的小区为了不让蛙鸣声打扰高考考生,毒死了池塘中的青蛙。尽管有多家媒体试图向发博者求证未果,但是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相信,因为“恐惧”声音的高考家长实在太多了。[详细]

高考考验常识:高考班集体打吊瓶,“最刻苦班”震惊网友

  高考跟打吊瓶有什么关系?“某晚自习教室内灯火通明,每张课桌上都堆满了书,教室半空中纵横着多条铁丝,铁丝上挂着很多吊瓶,打着吊瓶的同学很淡定地正在学习、听讲。”这是近日微博上流传非常广泛的一张图片。图片中,教室内很多同学一边打吊瓶,一边学习,场面非常壮观,并引起了网友的热议。对此,孝感一中回应称,学生打的是补充能量的氨基酸。网友戏称这是史上最刻苦“吊瓶班”。[详细]

疑问

高考何以“压倒一切”?

草木皆兵的高考氛围让部分家长有恃无恐

  国人自古以来,都崇尚“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行拂乱其所为。”就连神话小说《西游记》里,也都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获取真经。其实,凡是有过高考经历的人,都应该记得那紧张如战斗的场面,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切几乎是自古以来所信奉的“苦其心志”,所谓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这个民族一直都信仰的成功学逻辑就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古老的朴素的话语里沉淀了几千年来国人对成功的认知和积累。

“一考定终身”带来全社会高考焦虑

  广大的乡村和无数普通家庭,都将高考视为孩子走出贫困或走上金字塔顶端的捷径。每年近千万考生参加的高考,也始终被赋予“最公平的人才上升渠道”和“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期待。尤其是在贫富差距扩大、资源权力日益集中的今天,“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等醒目的高考励志语,呈现出“高考焦虑”的某种社会根源。“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时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颇有些杀气腾腾的口号之下,“高考焦虑症”带来的极端事件屡见不鲜。[详细]

高考敏感症凸显就业集体焦虑,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被稀释

  自从新世纪以来的高校扩招,高等教育变成了每个中国人都要尝试的消费品,作为福利制度的一部分高等教育消失了,在一些方面,教育甚至比其他行业更彻底地归依了市场原则。同时,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如同酒变成水,被大大稀释了。大学也不再意味着稳定的前程,如果你没有掌握特定的技能,你就必须理解“毕业即失业”的残酷。因此,当今一场寻常的考试展现出来的种种过度关切,其实是家长乃至整个平民家庭对就业预期反映出来的集体性焦虑。哪怕中国大学的声誉正跌入谷底,大学毕业就业制度的有效性得到严重质疑,但这不影响每个家长仍将子女拼命送入其中,心甘情愿的承担昂贵的学费。[详细]

全社会营造出来的高考紧张氛围让一些家长有恃无恐

  每年到了高考的那几天,全社会都会投去关注的目光。媒体将放大镜伸向与高考相关的每个角落:考生备考、考题分析、考场探秘、监考老师……只要与高考沾上边的,报纸、电视、网站上都能看到。近些年来,高考的“人性化”被广泛报道,比如建筑工地停工,交警开道等,甚至上合峰会为了高考而延时半小时。但物极必反,全社会对高考“草木皆兵”很容易就让一些家长有恃无恐起来,堵路拦车、毒死青蛙等,似乎只要有高考做“免死金牌”,一切便都是合理合法的了。[详细]

观点

追求公平的高考不应忽视社会公平

全民高考需要松绑,高考不能绑架社会

  这么多年,每逢英语听力这一场,便看到形形色色众生相。年年高考人不同,焦虑心态总相似。从以前的捉青蛙、逮知了,到现在的拦助力车、自行车,这种心态大致可以说一脉相承。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高考的确不关己事,看家长的紧张多少有点“神经过敏”。站在局内人的角度,主角永远是孩子一个人,所有的关心都是“理所当然”。之所以发生冲突,在于没有换位思考,相互包容。多理解家长的心情,路人也就不会出现不配合的举动。反之,多想想给路人造成的干扰,家长也不会那么理直气壮。这样的冲突也就不会频繁发生。[详细]

决定个人命运的高考却以牺牲动物生命为代价,是一种悲哀

  青蛙“殉葬”高考,缘于家长对高考的过度重视,而这实质上是在疯狂地提高高考成本。今年,家长们护考不许邻居装修、打牌,不许邻居深夜冲马桶,自发拦截陌生人车辆,毒死池塘里的青蛙……明年呢?真是考验人性啊。[详细]
  有人调侃道:“青蛙王国的各位公民,特别是居住在高考考生家庭附近的青蛙们,请你们从现在起立即闭上嘴巴,不要发出一点声响,直至今年高考结束,以免再惹得有些人不高兴,愤怒之中对你们痛下杀手。”[详细]

高考制度躺在“病床”上

  考生含泪进考场,高考制度躺在“病床”上。高考制度需要“动手术”,关键要有勇气、用智慧拿起改革这把“手术刀”。高考制度改革持谨慎态度有其必要性,但也不能光摸石头不过河,要下决心进入“深水区”,不能满足于“制度补丁”的小修小补。在高考改革面临着“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开始。高考制度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但必须走下“神坛”,步入“论坛”,让民意民智充分参与、深度参与,进而形成共识意志共识、智慧共识和政治共识。“后高考时期”,正是高考制度的“疗养期”。[详细]

追求公平的高考不能“压倒”其他公平

  高考是中国社会比较真实的一面镜子。它把全国的大多数人都直接或间接卷入,而且向全社会的渗透比较均匀。中国的整个教育体系实际上是以高考为中心,向两端发散的。而中国社会阶层的演变及人们从下层向上一层运动,高考都是最关键的枢纽。
  高考本身是相对公平的竞争规则,而且不断得到完善。但人们在高考期间的表现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社会的公平。已有很多人意识到“全民高考需要松绑”,“高考不能绑架社会”,可事实上,全民高考病一年甚过一年。大家一边强调“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高考应回归正常,社会应更加成熟”,可相关部门一边警示“大公共汽车不使用扬声器”,“监考老师不穿鲜艳的衣服,不要咳嗽”。“高考压倒一切”俨然一条不成文的原则。
  即便高考已经凌驾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他人的利益乃至公共秩序和伦理道德之上,对于长久生活在这种教育氛围中的我们,似乎早已习惯了。而这种“宽容”与“习惯”无疑是在侵害整个社会的公平,是需要警醒并得到有效遏制的。[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