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从十三大起,党章中就已经删除“第一书记”的职务设置和称谓了。(图为曾担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任仲夷)

转发至: 搜狐微博 开心网 人人 白社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分享到网易微博 编者按

   在历史上,“第一书记”们曾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从中共早期到建国初期再到改革开放后,它的职能与时代紧紧贴合。不过,中共在1980年代陆续调整党内职务称谓,1987年11月,中共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就完全删去了“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第一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这一说法。从十三大起,“第一书记”(以及第二、第三书记)的职务设置和提法就成为历史了。而如今,“第一书记”这一称谓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相关新闻:德阳副市长左正兼什邡第一书记 李成金协助工作

定义

什么是“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等职务的设置,源于解放战争时期

废除

十三大:“第一书记”从党章中删除

十一届三中全会:首次设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职务

人物

那些当过“第一书记”的人

任仲夷:作为“四化”建设排头兵的“第一书记”

延伸

仍然活跃在人们视线中的“第一”领导

村里的“第一书记” 服务百姓融入百姓

定义

什么是“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等职务的设置,源于解放战争时期

  资料显示“第一书记”职务的设置,源于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及中央军委决定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解放区及其领导机构合并,组成华北局、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刘少奇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同时,还决定加强中原局,成立中原军区,刘邓大军及陈谢部队改为中原野战军。邓小平任中原局第一书记。[详细]

“第一书记”党内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对“第一书记”的提法及其在党内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如下规定:“在党委内部,决定问题要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书记和委员不是上下级关系,书记是党的委员会平等的一员。书记或‘第一书记’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不允许搞‘一言堂’、家长制。”[详细]

“第一书记”与“书记”的关系

  任仲夷:我记得,五十年代的时候,县委都设有“第一书记”,六十年代我是黑龙江省委书记兼哈尔滨市委第一书记,那时都叫第一书记。后来(1980年底)我到广东来,也是叫“广东省委第一书记”。当时有的省还设“第二书记”,有的省还有“第三书记”。从我退职以后,省委书记就没有“第一书记”之称了,“一把手”叫省委书记,其余都称副书记。1985年以前的省委副书记都称省委书记。[详细]

废除

十三大:“第一书记”从党章中删除

“第一书记”退出历史舞台分析

  早在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说:“党委的领导,是集体领导,不是第一书记个人独断。在党委会内部只应当实行民主集中制。第一书记同其他书记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少数服从多数。……听说现在有一些省委、地委、县委,有这样的情况:一切事情,第一书记一个人说了就算数。这是很错误的。……凡是个人说了算的第一书记,就是一人称霸,就叫‘霸王’,不是民主集中制的‘班长’。”[详细]

十一届三中全会:首设中央纪委“第一书记”职务

  1978年12月,为了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保证政治路线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重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邓颖超为第二书记,胡耀邦为第三书记,黄克诚为常务书记,王鹤寿等为副书记,并选举常务委员和委员;规定纪律检查委员会根本任务是:“维护党规党法,切实搞好党风。” [详细]

十一届五中全会:笼统使用 “第一书记”的提法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笼统地使用了“第一书记”的提法,并对其在党内的地位和作用作了规定:“在党委内部,决定问题要严格遵守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书记和委员不是上下级关系,书记是党的委员会平等的一员。书记或‘第一书记’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不允许搞‘一言堂’、家长制。”[详细]

十二大:党章第一次对“第一书记”职务设置有所规定

  1982年9月,十二大党章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作了这样的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第一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 [详细]

十三大:“第一书记”从党章中删除

  1987年11月1日,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完全删去了十二大党章中规定的“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第一书记必须从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产生。”这也就是说,从十三大起,中央纪委不再设“第一书记”、“第二书记”、“第三书记”,而改设书记、副书记了。从此以后,“第一书记”(以及第二、第三书记)的职务设置和提法就成为历史了。 [详细]

人物

那些当过“第一书记”的人

习仲勋:积极推动“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

  1978年4月后,习仲勋历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广东省省长,广州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委员。
  他坚决支持“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拥护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刀阔斧地拨乱反正,全力平反冤假错案,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各项政策,增强了团结,稳定了局势。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创办经济特区,习仲勋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表现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革命胆略,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详细]

任仲夷:作为“四化”建设排头兵的“第一书记”

  任仲夷于1954年—1966年担任中共哈尔滨市委市委第一书记;1972年—1976年担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省委书记;1977年—1980年担任中共辽宁省委省委第二书记。从1980年到1985年,任仲夷担任了中共广东省委省委第一书记 。
  任仲夷是创办特区的倡导者之一。早在辽宁工作时,他看到大连是一个良好的港口,很想把大连建成一个对外开放的特区。后来中央认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因毗邻香港、澳门、台湾,华侨及在港、澳、台的乡亲众多,建立特区的条件更优越一些,决定先在这四个地区进行试验,大连建立特区的建议就搁置下来了。
  正因为如此,当中央希望广东作为全国“四化”建设的“先驱”和“排头兵”,有一位坚强有力的领导人来发动改革与外部世界打交道时,经过反复挑选和慎重考虑,最后选中任仲夷为广东省委第一书记。[详细]

谢非: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推动广东改革开放

  1983年后,谢非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省委设第一书记、书记)兼省委秘书长等;1986年11月后,任广东省委副书记(时省委不再设第一书记,设书记、副书记)兼广州市委书记,广州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
  谢非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指导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使广东省保持了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他富于开拓进取精神,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以及毗邻港澳、侨胞众多的优势,制定政策措施,促进改革开放,加强粤、港、澳经济合作以及国际交流,推动全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为广东的改革开放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详细]

延伸

仍然活跃在人们视线中的“第一”领导

正部级高官: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2008年,41岁的北京市副市长陆昊出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接替已经调任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代省长的胡春华。曾在35岁成为北京有史以来最年轻副市长的陆昊,在接掌拥有7200万成员的共青团组织后,晋身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正部级高官之列,备受瞩目。
  2013年6月2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闭幕,大会通过了《关于共青团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草案)》、《关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草案)》,选举秦宜智为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详细]

村里的“第一书记” 服务百姓融入百姓

  今年以来,江苏沛县以基层组织建设年为契机,从县直单位选派100名正科级以上干部到村里担任“第一书记”,带着责任服务百姓,带着感情融入百姓,带着成果惠及百姓,努力放大“三带三为”、“三解三促”活动的实际成效。
  5月17日,河北省魏县上到县委书记,下到副科级领导干部,561名党员领导干部开始到561个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全县农村全覆盖,任职三年。据悉,魏县此举在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开创了先河。
  “第一书记”主要作用就是当好村“两委”班子和群众致富的“辅导员”,切切实实为当地老百姓做一些好事实事,解决一些难事急事。 [详细]

部队里的“第一政委”和“第一书记”

  第一政委并不是部队领导担任的职务,都是和部队有合作关系的其他单位首长来兼任。比如各级公安机关的首长兼任各级武警部队的第一政委,这就是为了在两者联合行动时起到协调指挥的作用。[详细]
  2011年7月28日上午,在新疆军区第十一届党委一次全会上,张春贤被选举为新疆军区第十一届党委第一书记,王建民同志为书记,彭勇同志为副书记。[详细]
  据国土部网站消息,2011年12月21日,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下发文件,宣告武警黄金部队业务领导关系变更的决定。国土部部长徐绍史被任命为武警黄金部队第一政委。 [详细]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