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世界观策划 No.2502012.02.22

  瑞士的银行业世界知名。因为瑞士国内的法律“银行保密法”规定,瑞士银行一律要对储户的账户信息绝对保密。所以,很多人乐于在那里开设账户。当然,由此也滋生了一些现象,例如避税、洗钱等行为的存在。由此,很多国家也向瑞士方面施压,要求其银行业在一些情况下出示相关的客户信息。[我来说两句]

瑞银的政策让其成为避税天堂

瑞士银行由于对客户资料保密的做法,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但是同时,这样的做法也让很多意欲避税者找到了门径。

世界各国施压瑞银,已开先例

许多国家已经在这一问题上对瑞士银行施压。美国曾经以强硬的态度要求瑞士银行提供一些客户的资料,最后也获得成功。

继续保持本色,还是开放资料

瑞士银行应该继续保持本色,尽可能对客户的资料保密?还是积极配合各国,必要情况下出示自己客户的相关资料配合调查?

  
 瑞士的政策让其成为避税天堂

  瑞士银行由于对客户资料保密的做法,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但是同时,这样的做法也让很多意欲避税者找到了门径。因此,瑞士也有了“避税天堂”的说法。各国政府对此头疼不已,瑞士之所以成为“避税天堂”,与其1934年颁布实施的银行保密法直接相关。[我来说两句]



  保密的法律被奉为瑞士“镇国之宝”
  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产生于1713年,已沿用了近3个世纪。1934年,瑞士立法维护银行保密,认定泄露客户信息属于违法行为。这也滋生了世界最大的避税地区。有人这样描述这种制度:“自从你踏入银行的那刻,你与银行发生的一切行为都是你的秘密。……只要你没有触犯法律,这些秘密会烂在银行里。”正是这项严格保护客户隐私的法律,使瑞士银行得以吸收各地的巨额资产,一举成为世界上吸收离岸财富最多的国家,这项法律也由此被奉为瑞士的“镇国之宝”。[详细]

  帮助隐藏财产被指责为“避税天堂”
  然而,斗转星移,时过境迁。银行保密制度给瑞士带来富足的同时,也增添了“烦恼”。瑞士银行二战中和纳粹德国进行黄金交易、战后拒绝归还被迫害的犹太人存款,被指忽视伦理道德;因吸纳多国政要来路不明的钱,被指为贪官污吏洗黑钱,成为所谓的“黑金天堂”。据统计,如今全世界7万亿美元离岸财富中有约三分之一存放于瑞士银行。富人隐藏财产势必造成偷税漏税现象,瑞士也因此被指责为“避税天堂”。[详细]

  曾经实行过匿名账户,后来被取消
  “银行保密法”规定,瑞士银行一律实行密码制,为储户绝对保密。银行办理秘密存款业务的只限于2至3名高级职员,禁止其他工作人员插手过问。对于泄露存款机密的人的惩罚也非常严厉,监禁6个月和罚款2万瑞士法郎或更重的处罚。该法还规定,任何外国人和外国政府,甚至包括瑞士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法院等,都无权干涉、调查和处理任何个人在瑞士银行的存款,除非有证据证明该存款人有犯罪行为(但是在调查的一些阶段这无疑是比较困难的)。当你踏入银行的那刻起,你与银行发生的一切行为都是你的秘密,哪怕你最终没开户。如果你取消了在这里的账户,你的一切信息仍然是个谜。瑞士银行还出现过匿名存款的状况。不过1987年以后匿名账户就消失了。[详细]

  
 世界各国施压瑞银,已开先例

  许多国家已经在这一问题上对瑞士银行施压。美国曾经以强硬的态度要求瑞士银行提供一些客户的资料,最后也获得成功。长期以来,瑞士银行的保密制度一直饱受争议。因为这一制度,一些批评家曾指出这是因为骗子,逃税者和独裁者支付了丰厚的服务费。[我来说两句]



  美国率先向瑞银集团发难
  2008年5月,美国首次向瑞银集团发难,先后指控该银行多名高管帮助美国客户逃税。瑞银集团今年2月与美方达成协议,同意支付7.8亿美元巨额罚款并提供250名美国客户资料,以避免受到刑事诉讼。但美国税务部门随即提出新的要求,要求瑞银集团向美方提供其5.2万个美国客户的名单,但遭到瑞银和瑞士政府抵制。随后,双方展开谈判。为了避免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惹上官司,瑞银集团最终选择了断臂求生。美国和瑞士政府后来宣布,两国在华盛顿正式签署协议。根据协议,瑞银集团将在一年内向美国国税局提供4450名美国客户的名单,因为美方认为这些人涉嫌在瑞士开设秘密账户以逃避纳税。

  保密法不再“牢不可破”
  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瑞士这个“避税天堂”便成了众矢之的,一些财政拮据的西方大国纷纷向它施加强大压力,不但索要本国匿名存款人资料,而且还要求代为扣缴过去多年以及未来的应纳税款。瑞士最后被迫做出妥协让步,向美国政府提供客户信息已表明,瑞士银行保密法已不再“牢不可破”。

  其它一些国家也纷纷效仿
  也有其它一些国家对这一问题非常关注,采取了一些手段,但是较美国温和的多。2011年8月24日英国同瑞士正式签署协议,由瑞士银行代扣所有英国客户的存款所得税,估计税款总额达50亿英镑。由于急着要钱,英国不再坚持瑞士银行必须提供存款人资料的要求。在此之前,德国同瑞士也签署了类似和解协议,追缴回大约28亿美元税款,但瑞士同样不向德国提供客户信息。瑞士当时与包括美国、法国、英国、荷兰、卢森堡、波兰、卡塔尔、墨西哥等在内的12个国家进行着避免双重征税协议的谈判。而俄罗斯也努力使瑞士方面公开信息及向俄政府提交俄罗斯富人在瑞士银行的帐户信息,并最终达成协议。

  
 继续保持本色,还是开放资料

  瑞士银行应该继续保持本色,尽可能对客户的资料保密?还是积极配合各国,必要情况下出示自己客户的相关资料配合调查?已经被撕开了一个口子的保密制度如何持续下去?其实,如果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一些人可能涉及金融犯罪或转移犯罪资金,那么在必要时公布一些资料也是可行的。虽然瑞士银行业也有这样的规定,但是有时显得不够灵活。[我来说两句]



  有相关规定,但是欠缺灵活性 

  2000年,瑞士曾做过一个民意调查,1/3的人认为瑞士银行保密制度只为富人和奸商提供好处,10%的人希望彻底废除该制度。他们认为,偷税漏税已经不是简单的财政问题,而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简言之,原有的规定要求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例如如果因为遗产或离婚需要进行法律程序,保密法依旧为储户保密。原告首先要出示账户是否存在的证据,只有证据认定后,法院才能动用银行的某些数据,但还是要最大限度地保护储户的机密。在税务欺诈的案件中,法庭可以破除银行保密制度,并且能配合外国政府的请求提供司法协助。但如果只是简单的逃税行为,则不提供司法协助,因为瑞士的税收体系基于自行申报的原则。

  瑞士银行业的结果将会如何?
  有关专家认为,瑞士银行保密法一旦不保,将会出现大量资金转存其他国家的现象,银行业对瑞士GDP的贡献率也将下降到6%~7%。那时,瑞士的经济形势也会急转直下。据报道,由于害怕被美国政府追究逃税,瑞士银行一些大客户已提走了大量款项。瑞士银行最近发布的公告显示,仅2008年第四季度,客户就从该银行撤资858亿瑞士法郎。严阵以待的瑞士银行界也在抱怨外界的巨大压力,到底最后结局会怎样?

我来说两句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