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新闻
世界观策划 No.2602012.03.21

  高盛公司一位叫史密斯的中级主管上周三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刊发一封公开信并宣布辞职,他在信中声称高盛是“我所见过最恶毒和最有破坏性的地方”,详述了高盛将客户当成“傻瓜”和“木偶”,把赚钱作为最高目标的“公司文化”。信中爆料的“道德黑幕”震动全球资本市场,也重新点燃了业界对于华尔街操守的争论。[我来说两句]

久负盛名的巨头高盛都做什么

久负盛名的华尔街巨头之一的高盛都做什么?

投行等的丑闻已不止一日两日

其实,由企业、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组成的铁三角出现丑闻早已不是一日两日。

贪婪逐利已经让投行背离初衷

过于贪婪逐利的投行已经背离了其建立的初衷,有了难以洗掉的企业丑闻"帮凶"的恶名。

是什么让华尔街变得尾大不掉

华尔街的诸多大财团让美国政府十分苦恼,一方面民怨沸腾,另一方面却是老虎屁股摸不得。

  
 久负盛名的巨头高盛都做什么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向全球大量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是全世界历史最悠久及规模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业务主线由投资银行为主导,并通过入股将势力渗透至全球经济体,壮大集团实力。[我来说两句]



  高盛集团的主要业务
  高盛集团成立于1869年,作为四大投行之一,向全球大量多行业客户,包括私营公司,金融企业,政府机构以及个人提供广泛的投资、咨询和金融服务,总部设在纽约,并在东京、伦敦和香港设有分部,在23个国家拥有41个办事处。其核心业务涉及投资银行;交易及直接投资,一方面协助客户进行交易,另一方面通过做市、交易和投资固定收益和股票产品、外汇、大宗商品及衍生产品,用自营资金进行交易;资产管理及证券服务,向全球各类机构和个人提供投资顾问及理财规划服务,并提供所有主要资产类别的投资产品,以及对全球大型企业的投资控股活动。

  投资银行业务是前沿
  投资银行业务是高盛业务网络的前沿。高盛投资银行部拥有广泛的客户网络,同时通过反收购业务,使其成为公司管理层可信任的朋友,与更多美国最大的声望最高的公司建立业务关系。公司绝大多数直接业务机会都源自高盛的客户网络,客户会选择高盛在上市前担任联合投资者或合伙人,得以在上市时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反收购业务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高盛商业票据和卖方代理业务的拓展和升级,套利和大宗交易也蒸蒸日上。

  误导评级机构以期获利
  投行在结构性信贷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分割这些信贷资产。他们将这些信贷资产拆解为不同的预期风险和预期回报——>然后用复杂的数学模型告诉这些信用评级机构,其中大部分是优质资产,一部分是次优资产,还有一小部分是质差资产——>结果,信用评级公司基于自身业务规模扩大的需要,以及利用自己设计的评估用数学模型也得出了与国际投行类似的评估结果——>就给予了其中一部分结构性产品以高信用评级,大多都给到了AAA等或AA等,而对剩下的那部分质差资产,却不予评级——>而后,投行将从上市公司的股权中获得利润。

  
 投行等的丑闻已不止一日两日

  其实,由企业、投行、会计师事务所组成的铁三角出现丑闻早已不是一日两日。曾经有一种信念,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会帮助投资者把好关,防止一些不良公司在财务报告上做手脚,蒙骗投资者。然而,安然案、世界通信丑闻则说明,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为了自身的利益,可以抛弃广大的投资者,他们不单知情不报,甚至还掩盖丑闻。[我来说两句]



  金融海啸真正的背后操纵人
  高盛被称为“美国之盛”,原因在于高盛名为一家金融公司,实为美国政府发动金融战争的得力干将。希腊债务危机发展到今天之地步,是2001年高盛做的“局”使然。当年希腊急于加入欧元区,为了掩饰超过3%GDP的预算赤字,听信高盛的“外汇掉期交易”,借入美元,把欧元债务包装成远期债务,从而统计表中暂时消失这笔数据。希腊已成为美元压榨欧元的金融战场前沿,而货币战争无关乎于华尔街策动的金融危机,它只重视结果。越南金融危机爆发前夕,高盛等国际投行还在呼吁大家买入越南的股票,并制造了越南概念“亚股新宠”,但自2008年4月开始,越南的股市、楼市大跌,其后通胀率还高达25%。以高盛为首的金融资本就是这场金融海啸真正的背后操纵人。[详细]

  金融危机之际却闷声大发财
  纽约《滚石》杂志把高盛称为世界经济的“一只巨大吸血乌贼,盘卷在人类脸上,将吸血漏斗伸入每一个有金钱气味的孔隙”。高盛在全球兜售有毒金融衍生产品,俄罗斯、阿根廷等国曾深受其害。世界深陷金融危机之际,唯独高盛闷声大发财,仅是2009年就创下134亿美元的历史盈利纪录。[详细]

  安然破产丑闻牵涉诸多机构
  美国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主席卡尔·莱文说:“像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为了一已之私推销一些有风险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是导致这场危机的因素之一。它们将有害的抵押贷款放入复杂的金融工具,在信用评级机构将这些工具评定为AAA级后将其卖给投资者,在损害客户利益的情况下牟利”。其它类似机构也曾经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例如欧洲投资银行一些高层官员暗箱操作谋取私利,而在安然破产案中,摩根大通和花旗曾经帮助安然隐藏了巨额债务,同时是美林帮助安然实现盈利目标。[详细]

  
 贪婪逐利已经让投行背离初衷

  华尔街投行近百年的历史表明,投资银行行业无论是分业还是混业经营,作为开拓创新、高利润的代名词永远不会消失,只是需要在不断的挫折中寻找更适合市场环境的组织形式以及商业模式。而在此过程中,追求利益的惯性和人性的本能已经使的投行的初衷渐渐发生了改变。[我来说两句]



  一昧吸金 不顾民众生存现状 

  投资银行本应当要充当顾问和管理的角色。当公司需要集资,投资银行就集资数额和集资途径提供顾问意见。一旦决定发行证券,投资银行将帮助客户完成证监会所需的书面材料,以满足法律要求,从而给客户公司带来利益最大化,惠及股民。然而现今的投行却为了利益偏离初衷,一昧吸金,漠视民众。去年美国“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10月9日进入第23天,并从纽约不断向数百座其他美国城市蔓延,其对象是华尔街大投行及其高管,针对的则是被星巴克首席执行官(CEO )霍华德·舒尔茨称为“不负责任”的美国政府。美国大投行则对抗议显示出漠不关心。[详细]

  游说政府成新业务 缺乏社会价值

  大多数投行栖身于庞大的金融系统,已经侵入社会各个阶层,触角遍布全球。惯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这些投行现今大都视游说政府,影响立法程序,从而为自身发展扫清障碍为一项重要核心业务。比如气候和减排无疑是当前全球最为热门的话题,人们关心地球变暖、生态危机给自身生活带来变化。然而,在华尔街的商人们眼中,碳排放是个拥有巨大商机的市场,遂华尔街斥巨资游说国会通过法案,希望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催生了欧洲的碳交易市场这一幕能够在美国上演。在这个过程中,大佬们关注的大多是金融数据,而绝非道德伦理贡献。[详细]

  
 是什么让华尔街变得尾大不掉

  华尔街的诸多大财团让美国政府十分苦恼,一方面民怨沸腾,另一方面却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雷曼兄弟破产案直至占领华尔街等运动爆发,面对民众愤怒的呼声,美国政府只是象征性的对华尔街的各大金融机构作出了一些很难得到彻底执行的限制,而没让华尔街伤筋动骨。[我来说两句]



  某种意义上说:撼美国难撼高盛更难 

  对于2010年4月27日的国会听证会,观察者认为高盛打败了国会,辩论过程中,国会议员完全处于守势。从查尔斯-埃利斯的书中可以看出,高盛是如何“控制”了美国:布什政府的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Henry Merritt Paulson,Jr)是高盛前CEO;为欧盟领导着危机应对事务的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是高盛的前副总裁;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Robert B Zoelick)曾是高盛的常务董事;被美国政府委派监管7000亿美元不良资产救助计划的卡什卡里,也曾在高盛任职。这些人被媒体称为“高盛帮”,是以高盛为基础的政商轮动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撼美国难,撼高盛更难。[详细]

  华尔街的生存规则:“大到不能倒”
  高盛也遵循着华尔街的生存规则:“大到不能倒”。无论奥巴马政府如何想惩罚高盛,一旦高盛出了财政问题,问题还是会得到政府的解决。正如近期《洛杉矶时报》所披露的一样,高盛已把政治游说视为一项核心业务,所有可能妨碍高盛的政策,在立法程序的半途就被拦截。奥巴马政府也曾向华尔街“动过刀”,比如出台严厉管制金融的法规,但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即便是对金融鬼魅高盛“开枪”,起诉高盛欺诈,也只是上演一出苦肉计,罚钱了事。毕竟政府离不开这些大金融机构,以及它们背后的财团。[详细]

我来说两句
Copyright © 2017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全部新闻 全部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