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一
■2000年,中国社科院学者朱庆芳教授提出:按改革开放20年发展速度预测,中国还需13年就可达到现代化标准。
■2001年,中国科学院提出中国将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
■科技部等有关部门提出到1999年世界有61个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美国等29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轨道,中国等3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
焦点二
■改革开放至今20多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9.5%,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GDP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超过了20年前是中国经济总量2.3倍的意大利,在世界130多个国家中,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
■专家们认为目前中国的就业弹性为0.1左右,GDP每增长1%,可增加70~100万个就业机会,GDP保持8%的增速,才能大大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焦点三
■告别短缺时代是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发生的最显著、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我们都清楚地记得,就在十几年前,商品几乎都凭票供应,排队购物司空见惯。
■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电力消费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所以即使过剩也是相对过剩、结构性过剩,学术界对“过剩经济是否已经到来”存在不同看法。
焦点四
■中国正在成为某些产品的制造基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位居世界第4位。
■在繁荣的中国制造景象背后是一个严峻的事实,缺乏核心技术成为国人心中无法排遣的痛。承接转移来的产业,设备、技术、市场基本上掌握在外资手中,中国所提供的主要是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
■中国面临着怎样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而不是生产加工中心的严峻挑战。
焦点五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条从普遍贫穷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一个社会公认的事实,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大于0.4,超出了国际警戒线。这也与百姓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相一致。
■国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力求解决好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焦点六
■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经济由补充地位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私营经济及其他民营经济取得了与公有经济平等的社会地位。
■1990~1999年私营企业注册资金由9.5亿元增长到10287亿元,年均增长68.2%,分别是同期国有、集体及外商投资企业增长速度的4倍、6倍和2倍。
■目前各地失业工人约有一半人进入个体私营企业,极大地缓解了国家的就业压力。
焦点七
■近六成(59.5%)居民预测在未来五年内,生活质量将比现在有明显提高。
■91.5%的居民预测未来五年社会总体服务水平将会提高,人们期待着服务方面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期待着国际标准服务随处可见。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老百姓来说,则是有益无害。就业总量增加,就业结构发生改变;国内商品价格的“外低内高”与“外高内低”的状况将会发生改变;我国的消费者将面对更多的消费选择和更便宜的商品。
焦点八
■随着市场机制在社会中越来越起作用,真正有知识、有创造能力的人,受到了社会应有的尊敬和重用。
■世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进入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中与信息产业直接相关的企业,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从利润总额看,在世界500强中均占有重要位置,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
■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科技型企业家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最理想人才。
焦点九
■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表现在资源方面。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几个方面,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还表现在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方面,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西部进行大开发,不仅要重视教育培训当地人才,也要善于引进外地人才。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既要加大工资津贴的吸引力,也要创造来去自由的政策环境,不能像过去那样搞“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做法。
焦点十
■1978~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中国已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而20年前的意大利则远远强于中国,是中国GDP的2.3倍。20年前,中国、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大体相当,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则分别是它们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
焦点一
中国距现代化有多远
现代化这一在百姓中耳熟能详、约定俗成的词汇,在理论上却是复杂得多的概念,至今仍无定论。
二战以后,更多的人开始探讨度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国际上还有不少的机构和学者用一套社会经济指标来度量现代化的水平,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社会学家英格尔斯,他提出了度量现代化水平的10项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等。
中国学者们对现代化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长期研究,提出了多种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测算。
2000年,中国社科院学者朱庆芳教授根据英格尔斯的现代化标准,对中国的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的结论是:1998年中国实现现代化标准为81.9%,现代化水平居世界第66位,按改革开放20年发展速度预测,还需13年就可达到现代化标准。
2001年,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在《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中国对于当代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达到程度为0.404(即40.4%),尚有将近60个百分点需要追赶,中国将在205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现代化。
2002年,由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同支持的研究课题“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提出,我国已经进入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2000年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为76%。现代化进程包括两大阶段:第一次现代化以发展工业经济为基本特征;第二次现代化以发展知识经济为基本特征。到1999年世界有61个国家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美国等29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轨道,中国等3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的发展期。
焦点二
百姓感受8%经济增长速度
8%经济增长速度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缩写GDP)增长8%。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表现。用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话讲就是“一年内生产的从苹果到齐特拉琴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越来越成为百姓生活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世界银行每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中使用最多的词汇就是GDP;2002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第一个指标,是2001年GDP比上年增长7.3%;就连企业投资、居民买房购车这些微观经济活动也离不开对GDP的分析。GDP是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指标,它从总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总规模、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程度。
百姓们从GDP高速增长中感受最深的和最直接的是国力的增强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改革开放至今20多年中,中国GDP年均增长9.5%,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GDP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生产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超过了20年前是中国经济总量2.3倍的意大利,在世界130多个国家中,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名列前茅,“中国制造”行销于国际市场。中国老百姓生活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告别了短缺时代,商品琳琅满目,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8%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是8%,能否实现8%,这些不仅是百姓们关心的问题,也是经济学家需要研究和回答的问题。从量的关系上看,如果GDP年均增长8%,大约用9年的时间GDP就可以增长一倍,也就是说8%的经济增长速度意味着GDP十年翻一番。
1998年3月,新当选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将本届政府的主要工作概括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和五项改革”。其中“一个确保”就是指确保1998年我国的GDP增长8%。这是经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的要求。世纪之交,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出口放慢,国际形势严峻,同时国内需求不足,企业亏损或经营困难,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些社会经济问题都要通过GDP快速增长来解决。专家们认为目前中国的就业弹性为0.1左右,GDP每增长1%,可增加70~100万个就业机会,GDP保持8%的增速,才能大大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
GDP实现8%的增长率是有可能的。GDP的增长速度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它受到技术经济条件的制约。我们把在既定的技术状况和人口规模条件下,在不会导致加速的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所维持的GDP最高水平称为潜在GDP。据专家们分析,我国的潜在GDP增长率在8%以上,所以提出8%的GDP增速是有其理论根据和实现基础的。
8%GDP增速是实现小平同志分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需要。我们已经在1995年就提前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即到20世纪使GDP比1980年翻两番,1980~1995年15年GDP年均增速大致为7.3%。现在中国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十五”计划中明确提出,国民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为到2010年GDP比2000年翻一番奠定坚实基础。GDP十年翻一番的年均增速为7.2%,可见8%的GDP增速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证。
焦点三
彩电、空调价格战说明了什么
近年来,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彩电大战听腻了“跳水价”、“跳楼价”,又有了前所未闻的“按斤计价”;空调市场也不甘示弱,其价格战的硝烟比炎热的夏季来得还早;新鲜的事还有某公司倾倒了2吨库存鲜牛奶的举动引起了很大的社会震动。消费者的明显感觉是市场上似乎什么都不缺,什么商品都在降价,企业的明显感觉是生产什么积压什么,产品越来越不好销了,而这种现象正是表明了经济学家所争论的过剩经济的到来、买方市场的出现。
告别短缺时代是改革开放20年中国经济发生的最显著、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我们都清楚地记得,就在十几年前,商品几乎都凭票供应,排队购物司空见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短短20年时间,商品短缺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这种买方市场的出现,标志着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是人民生活发生根本改变,市场经济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
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能力的过剩。对老百姓来讲,过剩的另一个原因是存在着消费结构向更高层次转换的障碍。上世纪末,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对耐用消费品种和档次的不断变换上,随着电视、冰箱、空调、手机、电脑等千元、万元级耐用品消费的不断普及,消费水平和结构进一步升级遇到障碍。一是人们的收入水平还无法使普通家庭依靠自身积累升级到轿车、住宅等万元级商品的消费阶段。二是居民收入日益面临着分化,高收入阶层趋于达到消费饱和状态,而低收入阶层不得不限制基本生活消费,这些都降低了消费水平。同时,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都提高了人们的预期支出,降低了即期消费。这也是利率连续下调,居民储蓄仍呈增长态势的原因之一。
过剩经济的出现,既有供给与需求方面的原因,更有体制方面的因素。政府、企业都存在着转变机制的问题。
这种过剩经济是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出现的,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6%,人均电力消费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5%,所以即使过剩也是相对过剩、结构性过剩,学术界对“过剩经济是否已经到来”存在不同看法。
焦点四
“中国制造”位置何在
随着中国产品大量畅销国际市场,成为人们衣食住行的必需品,“中国制造”就成了社会关注最多的话题。国际舆论认为世界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进入了“中国制造时代”。日本《产经新闻》连续发表文章,认为“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韩国《经济先驱报》发表文章认为,中国已经接替韩国成为工业制造方面的地区性大国,在国际市场上,每两台空调中就有1台是中国提交的,电视机和洗衣机也分别占了国际市场的1/3和1/4,到2010年,它会在所有的重要的工业领域超过汉城。
中国正在成为某些产品的制造基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位居世界第4位。国家经贸委今年4月份表示,中国已成为世界家电主要制造基地。许多家电产品的生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如空调器产量突破了2300万台,微波炉产量跃至1818万台,洗衣机产量1334万台,电冰箱产量1349万台。
中国东莞已成为世界电脑资讯产品制造业重要基地,电脑资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相当份额,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半成品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5%,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主板占15%。据了解,加工制造电脑整机所需的零配件95%以上都可以在东莞配齐。据日本产业经济省的调查,中国摩托车占世界产量的43%,电脑键盘占39%,家用空调占32%,洗衣机占26%,彩电占23%,化纤占21%,冰箱占19%。同时,以“珠江三角”、“长江三角”为代表的地区已成为中国承接世界制造业向外转移的重要基地,依次承接香港、台湾、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制造业转移。进入本世纪,跨国公司的制造环节又开始新一轮向中国的转移。获得爱立信大部分手机生产外包订单的全球第二大电子制造服务商伟创力宣称,要在两年内将大量手机制造业务转移到中国,摩托罗拉透露还要增资大举扩建其在天津的亚洲通信产品生产基地。
然而,在繁荣的中国制造景象背后是一个严峻的事实,缺乏核心技术成为国人心中无法排遣的痛。承接转移来的产业,设备、技术、市场基本上掌握在外资手中,中国所提供的主要是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中国原有的民族产业技术水平低,缺乏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从总体上看,我国产业技术主要依靠进口,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所需装备已形成进口依赖。近几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被进口产品占领。这就是有关人士疾呼振兴中国制造业的根本原因。中国面临着怎样真正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而不是生产加工中心的严峻挑战。
焦点五
收入分配差距是大是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获得很大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元,增加了1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则分别是当年的4.77倍和3.49倍。人民富裕程度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稳步上升,消费结构逐步改善。1999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9%和52.6%;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9.8平方米和24.4平方米;轿车开始进入城镇居民家庭,每千户家庭中有3.4户拥有私人轿车;摩托车在农村家庭中正在呈普及之势,每千户拥有165辆;通信方面,实现了“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的梦想,全国固定电话用户达到1.1亿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330万户,互联网用户300万户;在用的方面,大屏幕、高清晰度彩电,新型大容量、多开门冰箱等成为城镇居民家电更新的目标,彩电、冰箱、洗衣机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农民家庭。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收入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收入差距的增长,我国收入差距扩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描述贫富差距水平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基尼系数,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在1922年提出的。它的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基尼系数一般介于0和1之间,等于0,表示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最大等于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一般认为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均,国际上通常将0.4作为警戒线。我国许多专家学者们对基尼系数分别进行过测算,数值各不相同。但多数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前,我国基尼系数小于0.2,处于收入分配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是一个社会公认的事实,目前我国基尼系数大于0.4,超出了国际警戒线。这也与百姓们在生活中的实际感受相一致。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高度集中的传统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体制、体制转轨过程中新旧体制矛盾和漏洞、行业垄断、国家投资税收等政策、企业经营差异以及各种不法行为等。
在收入分配这一研究领域中,占有传统经济理论主流地位的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形理论假说。该假说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均GDP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变动轨迹是一条倒U形曲线,即经济增长初期会逐渐加大,后期阶段又会逐渐缩小。早期发展理论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收入差距加大是不可避免的,能够提高经济效率,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因此主张增长后实现公平。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认识不断加深,更加重视收入分配不均的负面影响。认为分配不均会导致损害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会导致个人权利和发展机会的不平等;会影响低收入者对人力资本的现实支付能力;会造成一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信心,最终妨碍经济增长的实现。所以,主张在公平中实现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采取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这是一条从普遍贫穷到共同富裕的正确道路。但目前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已经成为百姓生活中最关注的问题。国家正在采取有效措施,包括清理整顿收入分配制度,财政转移支付,加紧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西部大开发等,力求解决好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焦点六
关注私营经济
中国私营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零起点开始,在传统体制的缝隙中和远离主流社会的沉寂中顽强地生长起来,走出一条艰难曲折的道路。改革开放后的1987年,中共中央在《关于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允许私营企业存在;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提出“私营经济”的概念,确立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私营经济取得合法地位;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非公有经济由补充地位提升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至此,私营经济及其他民营经济取得了与公有经济平等的社会地位。
短短15年时间,私营经济取得的成就令人欣喜和感叹。据统计,到1999年,全国登记的私营企业投资者已近300万人,拥有注册资金总额10287亿元,从业人员2022万人,经营各类企业约150.9万家。1990~1999年,私营企业户数从9.8万户增加到150.9万户,增长15.4倍,平均每年增长35.5%,远高于国有、集体及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注册资金由9.5亿元增长到10287亿元,年均增长68.2%,分别是同期国有、集体及外商投资企业增长速度的4倍、6倍和2倍;私营企业的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户均注册资金由9.68万元增加到68.18万元,增长36.04倍,年均增速为24.22%,同期国有、集体、外商投资企业的户均注册资金分别增长了1.55倍、1.58倍和0.68倍。1990年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金额分别是国有、集体、外商投资企业的9.3%、60.1%和7.4%,到1999年则分别达到25.9%、164.3%和31.2%。
私营企业不仅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在不断提高。1990~1999年,私营企业实现的产值由122亿元增长到7686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49.08%;占全国工商税收的比重从0.06%增加到2.48%。1999年私营企业从业人员2022万人,占社会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989年的0.3%增加到1999年的2.86%。目前各地失业工人约有一半人进入个体私营企业,极大地缓解了国家的就业压力,对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
私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健全,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目前,除了宏观环境及体制约束外,私营企业自身还存在着规模小、名牌少、投资领域窄、经营者素质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受到了政府和企业的重视,私营企业正在更大的挑战和机遇中成长。
焦点七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近日,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五年内生活质量、思想观念、就业水平等方面,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对600余位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近六成(59.5%)居民预测在未来五年内,生活质量将比现在有明显提高,从多数居民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键五年的生活预期良好,看出人们对中国经济在此时全面融入世界抱有信心,国家经济水平提升,受益必然是国民;与此同时,38.5%的居民预测自己或家庭的生活质量与现在基本相当,认为更大的发展在后面;仅有2%预测生活会差强人意。对于社会服务水平,91.5%的居民预测未来五年社会总体服务水平将会提高。逐步形成的现代服务行业的竞争局面使绝大多数人为之欢欣、看到了希望,人们期待着服务方面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期待着国际标准服务随处可见。
我国已于2001年11月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我国将在更大范围参与世界竞争与合作,享受多边谈判的成果,获得进入其他国家市场的机会。从长期来看,它将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产生积极的影响,给我国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成熟且已具有一定规模的轻工产品出口带来大量商机。据世界银行估计,加入世贸组织后五年内,我国贸易量占世界的比重将从目前的4.5%提高到6.5%。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企业将面临外国企业的激烈竞争,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将主要取决于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与实力,而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还存在着不少缺陷,使本来就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而缺乏国际竞争力的我国企业更难以应付国际竞争的挑战。
但对老百姓来说,则是有益无害。就业总量增加,就业结构发生改变;国内商品价格的“外低内高”与“外高内低”的状况将会发生改变;我国的消费者将面对更多的消费选择和更便宜的商品。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将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的缺乏和流失。所以,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尽快地培养各种专业人才,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与对外开放所急需的法律人才。
焦点八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知识的威力与价值同样在我国日益显现。人们应当记得,当年改革开放刚开始不久的时候,面对社会脑体劳动分配不公的状况,有人发出“搞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拿手术刀不如拿剃头刀”的感叹。现在这种现象已经很少了,因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机制在社会中越来越起作用,真正有知识、有创造能力的人,受到了社会应有的尊敬和重用。
人类在迈向21世纪之时,世界经济发展有一个明显的趋势,这就是知识的经济化日趋明显,科技进步在经济发展中越来越表现出强大的力量和作用。这也是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一场全球性的知识较量。美国经济学家弗里茨·马克卢普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知识产业”(Knowledge Industry)的重要概念。20世纪中叶以来,高科技的发展为知识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环境,在马克卢普所定义的知识产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信息产业及其直接相关的产业。
近年来世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进入世界500家最大企业中与信息产业直接相关的企业,无论从经营规模还是从利润总额看,在世界500强中均占有重要位置,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行业。2000年在世界500强企业中,与信息产业直接相关的通讯业、电子和电气设备业、计算机和办公设备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网络通信业、出版和印刷业的营业额达到205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7%,占500强大企业营业总额的14.6%;利润额达到122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占500强大企业获利总额的18.3%,显示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生命力。
从发达国家知识经济发展的过程看,科技型企业家是发展知识经济的最理想人才。因为,这些国家的科技型企业家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科技商品意识,他们都能自觉地以自身具备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背景知识,在高技术领域从事开发、生产、经营活动,他们比一般的企业家更容易识别、把握技术和市场走向,使其开发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另外,高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型企业,因此这些企业的法人一般都具有广博的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知识,或在原科学或工程技术方面取得过突出成就。他们所领导的员工也是大多数具有高科技知识的专才。
焦点九
西部何时能变成富庶繁荣地
经过近两年舆论造势和规划论证,尤其是在国家倾斜政策和国债资金的有力支持下,西部大开发正在迈出实质性步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一大批建设工程相继启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全面展开……眼下,辽阔的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大潮热浪滚滚。在刚刚过去的2001年,中部地区投资增长幅度高于东部地区3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又高出中部地区3个百分点。我国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57%,居住着全国人口的23%。但1999年他们拥有的GDP只占全国的14%,人均为4250元,只相当于全国人均值的约60%,还不及东部人均值的47%;当年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纯收入分别为5058元和1583元,仅相当于全国同类指标的86%和72%,东部同类指标的约1/2和1/3,当年西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占全国的13%,人均购买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贫困县集中在西部地区,全国90%的最贫困人口集中在西部;改革开放20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比全国低1.1%,比东部低4.1%。这样的差距,难怪西部的人民产生“我们还是不是属于中国”的疑问。
当今世界的主要“热点”国家,政治动荡、内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部族矛盾也有宗教原因,但问题的焦点根本上是阶层间、地区间收入和发展差距过大。
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表现在资源方面。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几个方面,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还表现在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方面,这些都是宝贵的旅游资源。西部同样有国内一流的大学和科研机构,陕西省有高校40多所,各类科研机构2000多家,科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三。
西部在开发方面面临的障碍:思想观念落后,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体制、市场环境不利,产业层次低,人口增长快,劳动力素质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对外开放水平低、外向带动小。
西部进行大开发,不仅要重视教育培训当地人才,也要善于引进外地人才。在人才引进政策上,既要加大工资津贴的吸引力,也要创造来去自由的政策环境,不能像过去那样搞“献了青春献子孙”的做法。在上项目时,更要充分考虑到人力成本的因素。只有这样,制约西部大开发的人力资源瓶颈约束才有可能真正得到缓解。
焦点十
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978~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高速的经济增长使中国的生产力水平和国家实力获得极大提高。中国已经超过意大利成为世界第六经济大国,而20年前的意大利则远远强于中国,是中国GDP的2.3倍。20年前,中国、墨西哥、西班牙、印度、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大体相当,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则分别是它们的2.5倍、1.6倍、2.3倍、2.3倍和2.1倍;20年前中国GDP占世界总量的1.87%,如今占3.28%;20年前中国只占世界头号强国美国GDP的7.45%,如今已上升到11.38%;20年的时间,世界GDP增长1.8倍,中国经济总量则奇迹般增长了3.9倍!
中国绝大部分重要的工农业产品产量都跃居世界前列。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1位,茶叶、大豆、甘蔗居第3位。主要工业品中钢、煤、水泥、化肥、电视机产量居世界第1位,发电量、棉布、化学纤维居世界第2位,糖、原油分列第4、5位,其他产品的位次也明显提高。
中国奇迹震惊世界,举世瞩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华尔特·罗斯托在其新作《世界经济:历史与未来》中这样描述:在整体作为现代化的迟到者的亚洲,日本作为第一航班已飞上云霄;亚洲“四小龙”作为第二航班紧随其后;中国则已经登上了21世纪的新航班,它将开辟新的航线,并且一飞冲天。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布热津斯基认为,世界舞台的下一个巨人将是中国。
人们也纷纷预测中国何时能够赶上世界头号强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麦迪逊(Angns Maddison, 1998)按购买力评价(PPP)计算,1987年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23%,到1995年上升为52%,2000年为60.6%,进而在2015年左右超过美国。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认为,50年后中国经济规模可以达到20亿美元,大约相当于美国的4/5。国内许多人也进行了简单的数学计算,假定以现在的总量和速度为前提条件,中国和美国的GDP分别为1万亿美元和9万亿美元,增速分别为8%和3%,中国GDP大约在47年后赶上并超过美国。世界银行认为,按购买力评价,中国GDP为4万亿美元,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报告更认为达到6万亿美元,按此计算,中国GDP在20年内将超过美国。
中国社科院的学者1996年在研究“中国至2050年经济发展各阶段分析与支柱产业选择”时,也对中国与美国经济规模进行了比较分析。在对两国的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比较时,经济增长、通货膨胀、汇率将共同发生作用。研究中发现,日本、新加坡在1964~1993年间,不仅经济增长率高于美国,而且伴随着货币大幅度增值,汇率分别提高了3倍和2倍,这也可以说是这些国家经济总量迅速扩张的秘密所在。这项研究当时的结论是,2030年中国GDP超过美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经济总量最大的国家,2050年中国GDP将是美国的两倍。
这些对中国经济规模未来发展的不同结论,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中国目前所处发展阶段的清醒认识,从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关键指标——人均GDP来看,中国仍处于非常低的水平。1999年中国人均GDP仅为780美元,排在世界第140位,是世界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40%,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6%,是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3%,是美国的2.5%。同时,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为36%,农村就业人口仍高达50%,这些都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刚刚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下收入国家行列。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任重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