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夫妻多生一个孩子 一厢情愿的“学而优则生”
2002年7月31日01:49 中国青年报
|
马廷刚
据报道,7月23日上午,广东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35次会议对《广东省人口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进行了分组审议,有人提议允许双方都是硕士的夫妻多生一个孩子,以提高广东省的人口素质。常委会一位组成人员表示:一般来说,硕士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属于高素质人口,从人体基因遗传来说,他们所孕育的后代先天素质比较好;其次,这样的家庭,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会好过一般家庭,对于子女后天的培养有利。
笔者为此很是愕然:原来说学而优则仕,现在成了学而优则生了。硕士夫妇可以获得多生一个孩子的奖励,不知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其实这仅仅是一厢情愿的想法,按老百姓的话说是“闲吃萝卜瞎操心”。就算是人家双方都是硕士、博士甚至是博士后,就算是你给再优惠的条件,人家便肯生么?反正我咨询了身边的硕士夫妻们,没有一个想生二胎的,想做丁克一族的倒是不少。如此说来,提高广东省人口素质的重大意义何在?
而且,现在还有人从历史的垃圾堆里拿“血统论”说事,真给人以“今夕何夕”的感觉!“一般来说,硕士以上文化水平的人属于高素质人口,从人体基因遗传来说,他们所孕育的后代先天素质比较好。”那么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难道本科文化水平的人就不属于高素质人口?其二,难道对于人的成才来说,先天素质起的作用就一定要优于、大于后天素质?我父母皆是文盲,但我也本科毕业;岳父母大字不识一个,但我的妻子也是研究生文凭。照前述观点,我们的女儿先天素质好不好呢?“其次,这样的家庭,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会好过一般家庭,对于子女后天的培养有利。”的确如此,他们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会好过一般家庭,对于子女后天的培养有利,但不一定意味着他们的子女一定会成才。这个道理不必多说,因为“寒门多才士、纨裤少伟男”的古语决不是毫无道理的空穴来风。
如果说经济和文化环境好点就可以多生孩子,这实际上对困难群体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对两个层次的家庭人为地设置了起跑线上的不平等,是对困难群体的一种歧视。因为困难群体的产生有着诸多方面的原因,而很多是非自身素质的原因,如农民整体上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较差。难道这一切都应归咎于他们自身素质不高吗?
国法面前,人人平等,不管你是博士后还是文盲,这一点应无异议。但是,我从前述观点中读到的却是变味了的“精英意识”。
|
| |
|
Untitled Docu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