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任荃 转自搜狐 “非典”是战场也是考场,它考验着上海科技的应急能力和工作效率。招标从月缩短至周,任务单从年精确至天;打碎条块分割,破除部门壁垒……“非典”攻关,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切有条不紊。 转自搜狐 疫情来势汹汹,病毒扑朔迷离,虽说考验突如其来,可回答依旧从容不迫。原定下半年启动的“大都市生物污染防治研究”说动就动,原用于工业的红外测温技术说改就改……“非典”攻关,只争朝夕,灵活应对,一切进展有序。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攻关号角应势而吹 转自搜狐 “非典”考验上海的科技机制,与病毒赛跑,机制决定速度。 转自搜狐 当上海出现首例非典病人时,《流行病学调查》课题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上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医学院和二军大联袂组成的课题组从申报课题,到市科委正式下达研究项目,只有短短3天。 转自搜狐 一周之内,首批有关“非典”的21个攻关项目,从招标、竞标、开标、专家评审,到签订立项合同,所有程序全部完成,1165万元研究经费马上到位。按惯例,任何一次有准备的项目招标最快也得45天。这种速度,史无前例。 转自搜狐 10天建立非典病毒模型,30天拿出诊断试剂……一份份标书上,科研单位在自定的“军令状”中,把时间节点精确到“天”,而阶段检查则精确到“周”。按常规,重大项目的研究周期少说也得一两年。这种急迫,史无前例。 转自搜狐 时间就是战机,时间就是主动,面对生命之危,惟有快速反应才能争取主动。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技术储备应急而变 转自搜狐 “非典”考验上海的技术储备,与病毒斗智,光顾着追赶还不行。 转自搜狐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旗下的华新公司,多年前就研制出广谱抗病毒针剂重组人干扰素α-2b。上海发现“非典”患者后,公司立刻组织科研人员讨论,认为α-2b可能对“非典”病毒有效,但如果直接注入人体,就会引起发热,而若改为喷剂,仅作用于鼻腔和咽喉,副作用就可避免。二次创新的应急思路与市科委领导一拍即合,4天后,50万元经费支持火速到位。4月30日,华新公司的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经市药监局紧急报送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绿色通道”,一万支样品同时被送往医疗一线。 转自搜狐 病毒肆虐不等人。如果全部另起炉灶,一切从头开始,也许我们永远只是追随。情急之时,上海科技换思路,挖潜力,对原有成果小改小革,或将已有技术系统集成,反倒为抗击“非典”之战抢夺了先机,赢得了时间—— 转自搜狐 奋战8昼夜,工业用红外目标检测成像技术“摇身”变成立等可用的红外测温仪,守卫申城的海陆空大门;利用药物设计和筛选平台,只用三天,研究人员就建立起与“非典”蛋白相关的分子模型,以每天上百万次的速度夜以继日地筛选抗非化合物;将用作火箭“衣料”的碳纤维制成高强吸附口罩,一线医护人员与病毒间又多了扇“安全门”…… 转自搜狐 处变不惊因预而立 转自搜狐 “非典”考验上海的战略眼光。 转自搜狐 对于“非典”面前上海科技的从容态度,有人惊讶,有人不解:反应何以如此快速?心态如何处变不惊?其实事事相通,“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转自搜狐 几年前,市科委曾资助研究一种网络版X光片,可直接把病床边的拍片结果传输到任何一地的电脑上,让专家来一场无需见面的会诊。到了“非典”时期,“远程读片”系统的优势凸现——帮助医务人员远离潜在感染源。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率先在“非典”隔离病房和发热门诊用上了该系统,因胶片和报告纸张引起的交叉感染几率得以大幅度下降。 转自搜狐 两年前,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技术预见研究,聘请科技高参为科技走向把脉。经过广泛征集意见和可行性方案论证,包括快速检测、新型消毒剂、疫苗、药物和社会防御体系建设在内的“大都市生物污染防范研究”被列为2003年重大攻关项目。而在当时,这一做法只不过是未雨绸缪。可谁也没料到,几个月后,它却成了应对“非典”火速上阵的援兵。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