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u 首页>> 新闻 >>武器大观
能看会说 金刚身躯—“机器士兵”登陆战场(图)
2002年8月13日10:28  中国国防报

  □钟和 刘妍

  阿富汗崇山峻岭某山洞,美国“兵”“赫尔姆斯”小心翼翼地贴着洞壁向黑乎乎的洞穴深处潜行,脚下是飞扬的尘埃和碎小的石块。突然,一块巨岩挡住了去路!没问题,只见他收起两边的胳臂,一个漂亮的撑杆翻越,翻过了这块巨石,继续向山洞深处挺进,同时将两台高清晰度摄像机拍下的洞内情景传给守在洞口外的战友!

  “赫尔姆斯”去找本·拉登

  请别误会,赫尔姆斯是现役的美军,但它不是人,而是机器人!7月29日,“ 赫尔姆斯”首次出现在阿富汗战场上,它是美军史上首次参加实战的机器人战士。

  首次亮相的机器战士“赫尔姆斯”长得什么模样呢?它身高0.3米,体长0.9 米,体重19.05千克,暗黄绿色的一组小轮和履带构成了它走路的脚,身携两部高清晰度的摄像机,可以接连不断地把所观察的一切情况同步传到洞外的操纵平台上。

  让我们看一看“赫尔姆斯”是如何行动的吧。钻进黑乎乎的山洞之后,它立即向洞外的战友发出了洞内各种情况的实时图像。操纵人员根据这些实时的图像指挥“赫尔姆斯”怎么绕过大石头,怎么躲开可能是地雷的障碍物,然后把洞内的情况侦察得一清二楚。在证实洞内太平无事之后,美军士兵们就能蜂拥而入,测绘山洞图,测量相关的数据,然后算出需要多少炸药能炸平这些山洞,使它们不再成为塔利班或者“基地”组织的藏身之地。

  美军看好它不怕流血牺牲

  谈起这位刚刚加盟的新战友,美军中校罗恩·罗斯告诉记者说:“机器人战友让我们战斗小组如虎添翼。”在他指挥的这个战斗小组负责的1.6公里长的干枯河岸边,分布着大大小小十来个山洞,有些洞口岩石粗削,有些洞口非常狭窄,还有些洞口成拱形,这些山洞都有可能成为塔利班残余或者“基地”成员的藏身之地。如果派人贸然进洞搜索的话,那么就得冒相当大的风险:就算没有敌人的伏兵,也可能被卡在洞里或者被埋在洞里的地雷炸伤。在这种情况下,把“赫尔姆斯”派到洞里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机器兵”个个能征善战

  据首位机器人部队的指挥官吉德上校称,现在阿富汗执行作战任务的机器人有4种类型,分别被命名为“赫尔姆斯”、“教授”、“小东西”和“费斯特”。每个机器兵可配备12台摄像机、一个枪榴弹发射器和一把12发子弹的手枪。每位机器兵还装备有全球定位系统,在电子地图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机器大兵能够 “看到”彼此的行动,从而确保行动万无一失,这些机器兵靠的是一个可充电电池驱动,充一次电可以连续行动一个多小时。操纵这些机器兵的是一套传感器系统和一台无线台式电脑。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那么阿富汗战场上或者世界各地其它战场上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士兵。军用机器人为能在复杂的越野地形快速机动,常采用履带式装甲车结构,也有的采用轮式车结构。它们大多外形矮小、扁平,便于贴近地面快速行驶不致翻车;同时可避免暴露目标,提高战场生存能力。防暴机器人或城市战机器人要能攀登高楼、翻越窗户或钻进狭窄角落搜索隐藏目标,发现情况立即予以处置。为完成不同任务,各种机器人配有不同的功能组件。有的持有侦察器材和处理危险物品的工具,有的配备机枪、火箭筒等轻兵器,还有的则是利用火炮、坦克改装成由机器人操作的自动化武器系统。

  钢铁之躯“五官”俱全

  军用机器人出现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它具有一定的思维、感觉、知觉以及分析判断能力,能模仿人的行为执行多种军事任务。近年来随着高科技的突飞猛进,自动化、智能化武器迅速发展,各种不同用途的现代军用机器人应运而生。现代军用机器人是在自动控制、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光电传感等高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的行动通过眼睛、耳朵等器官接收外界信息,通过大脑思考作出判断,指挥躯体采取行动。同样,机器人要“看”清外界事情,就要有眼睛 ———传感器。早期的传感器是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光电器件。较先进的机器人大多用电视摄像机,摄下周围景物的图像后传送到控制中心。夜间侦察机器人配有微光观察镜、红外夜视仪等“夜猫眼”。机器人的“耳朵”是音响传感器。它们能探测到敌方阵地微弱的音响信号,通过分析、处理后可测定目标的方位和距离。音响和压力传感器结合使用,可以分辨出正在行驶的是主战坦克还是轻型吉普车。用于搜索危险物品的防暴机器人的“鼻子”是灵敏的电子嗅觉器官,可从极微弱的气味中辨别性能各异的化学成分。一旦发现易爆物品或化学战剂立刻发出报警信号。人或动物的嗅觉神经在长时间刺激下会因疲劳而降低效能,机器人绝无疲劳现象发生,比人和动物强得多。计算机是机器人的指挥控制中心。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息输入电脑,经过高速运算和信息处理,作出判断下达指令,操纵机器人的各个部件采取相应的行动。

  “机器兵”战场烽烟四起

  军用机器人是高科技的产物,也是各国激烈角逐的重要领域。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举世闻名,军用机器人的研究也在秘密进行中。俄罗斯的谢尔普霍夫实验中心在作战机器人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法国国防部曾召开未来战场上的机器人研讨会,计划在数年时间内研制大量的警戒机器人和空军基地低空防御机器人,在5至6年时间里研制出后勤供应机器人;英国的防暴机器人、水下机器人早已活跃在各条战线。近年来英国根据《移动式机器人防御计划》要求,研制一种“闪电”式机器人。它利用“勇士”式装甲车改装而成,车上装有电视摄像机、自动导航仪、激光测距机和控制机构。控制中心装有高速计算机、显示装置和各种功能装置,可从7千米外通过光缆或数字通信系统指挥机器人的一切行动。8 月6日,印度最大的重250公斤的行走式机器人“舞王”已走出实验室,标志着印度机器人已跻身机器人强国之列。

  美国军内外大批研究所、实验室正在从事人工智能机器人研究,仅陆军就有 100多个项目或设计方案。美国国防高级计划研究局研制的“守护神”Ⅰ机器人坦克,战斗全重仅3吨,不到普通坦克的1/20,一架 C-5型运输机可一次投送50辆。每个“守护神”配有战场警戒雷达、红外传感器和8~10枚反坦克导弹。炮兵部队试验的一种“综合式灵巧火炮系统”,利用机器人为 M109式自行榴弹炮装填炮弹,由液压控制的机械臂可抓起45千克重的炮弹,在10秒内将3发炮弹送入炮膛。美国的“阿尔文”水下机器人和“科富”机器人曾成功地打捞起坠入海中的 B- 52轰炸机。“侦察兵”和“短跑手”深水探测器曾寻找到坠毁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格蕾斯”将引出能说会道的“机器兵”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前不久在加拿大艾伯塔省首府埃德蒙顿市举行的“美洲人工智能协会年展”上,一位名叫“格蕾斯”的智能机器人引来了众多仰慕者,仰慕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她长着一双又大又亮的蓝眼睛,而是因为她是地球上第一个拥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机器人。就是在这次展会上,“格蕾斯”独自到会议接待处注册登记,然后找到了举办讲座的大厅并做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更让人们惊喜的是,“格蕾斯”的行为的确够得上“优雅”。在交谈时,她总是笑脸相迎,而且会给人让路,还会有礼貌地问路。假如穿上靓丽的衣裳,有谁能想到她是一台机器呢?人们注意到,由于“格蕾斯”的出现,可能不久战场上将出现能说会道的“机器兵”。

  它们让未来战场变幻莫测

  有人预言,21世纪初,最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技术领域是能制造出全自动化的智慧坦克和飞机,以及对核攻击和核报复作出评估的下决心的超级智慧电脑。随着各种精确制导武器、灵巧武器、智能武器的不断涌现,将使传统的战争理念和军事思想发生重大革命。

  展望未来,在无限广阔的海陆空天战场上,航天机器人在太空中日夜运转,从遥远的空间监视战场、侦察敌情、传送各种图像和作战指令。天空中,飞行机器人活跃在几十米到几万米的空中,搜索敌人的战略导弹或战术导弹发射阵地,发现目标后立刻用激光武器或反导弹导弹将它彻底摧毁。在地面战场,排雷机器人在肃清地面障碍;机器人坦克和无人驾驶的装甲骑兵在纵横驰骋;机器人弹药手向炮阵地源源不断运送炮弹,自主式火箭炮向敌机械化部队进行猛烈袭击;机械哨兵不分昼夜地巡视在司令部、武器库周围,保卫重要目标的安全。在海洋,遥控式布雷艇按预定程序布设雷区;机器人护卫舰为海军战斗舰群护航开道;机器人潜艇潜向大洋深处,对敌水下目标发起突然袭击……以往战场上千军万马撕杀拼搏的场面,将加入各种性能优异的“钢铁骑士”、“智能杀手”。这些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的新军团,将使战场变得更加变幻莫测。

  



相关新闻:
  • 用机器人占领巴格达(08/13 07:24)
  • 美伊交锋:机器人打巷战?(08/12 05:52)
  • 《星期日泰晤士报》披露攻伊将使用机器人进攻(图)(08/12 04:22)
  • 图文:我机器动物研制水平提高 各显其能荟萃京城(08/08 14:35)
  •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上海小学将尝试机器人教学(08/08 05:05)
  • 培养动手能力 上海小学将尝试机器人教学(08/06 17:46)
  • 能像螃蟹一样行走 印度机器人“舞王”走出实验室(08/06 16:32)
  • 首位有思想的机器人问世 能分辨手势语言同人类交谈(08/06 05:48)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户: 匿名发出
    留言: 您要对您发表的言论之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1、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8号 2、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3、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