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只要你登录某些媒体附设的网站,就不难发现所谓“爱心小屋”、“午夜工作室”一类的栏目泛滥。主持者要么是以情感纠葛传播低级趣味,要么是以性爱故事宣传什么性知识,还煞有介事地设立了热线电话与传呼,以示内容来源真实,俨然把自己打扮成“绝对隐私”的同情者和安慰者。其实,这些不过是以猎奇的内容来制造商品的“卖点”而已。 比如,某篇以《妈妈,请注意回避》的实录文章,以一个17岁男中学生的口吻,向主持人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有天他回家,发现自己的妈妈与一年轻男子正在客厅沙发上做那种事,对此,他又羞又好奇。事后妈妈红着脸对他说:“妈妈是女人,女人很苦,你爸爸又常年在外,不管妈妈和别人怎么好,你永远是妈妈最爱的……”后来,妈妈仍和那年轻人往来。懵懵懂懂的他从此不再把妈妈只当做妈妈,也当做了女人,偷窥妈妈沐浴进而对妈妈产生了畸恋。 另外,这类栏目大抵还打着诠释“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的幌子,疗治所谓的“性幻想、性错位”现象,不惜篇幅,其描述之细腻,令人明显感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为增加“点击率”,这类网络的栏目,倾力把题目做得艳丽、火爆,以招徕读者。 为欲盖弥彰,主持人在文末,往往也要绕上一两句提示,比如“青少年的性早熟,有些是家长在性关系中的不检点造成的。”为此,免不了还要“正确”地引导呼吁一番:“妈妈,请注意回避!”其良苦用心,似乎与当年鲁迅先生呼吁“救救孩子”的用意并无两样。这样的挡箭牌,足以抵挡任何批判的武器了。 有鉴于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比如网络的主管机关、“关心青少年工作委员会”等,不妨上网浏览一下这等“爱心小屋”与“工作室”,看到底有无“挂羊头卖狗肉”和诲淫诲盗之嫌。如有,则应将其及时清除,为年轻的上网者特别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学生,提供一个真正健康的网络环境。吴治黎(成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