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首席记者 刘阳 记者 王丽/文 转自搜狐 还没有人把野味儿跟非典做明确的联系,但不吃或少吃“野”的,却是被法律或生物学家、营养学家多次警示、提醒的。虽然现在少数野生动物种类有了人工驯养繁殖基地,但,对“身份不明”的动物肉类还是不吃为好,毕竟,人们早已超越了那种“吃了什么什么肉,这辈子没白活”的阶段了。 转自搜狐 野味儿真的不能吃 转自搜狐 由于非典,很多人开始对“吃野味”心存忌惮。实际上,早就有专家提醒过人们,很多摆上餐桌的野生动物生存状况不明、来源不明、检疫状况不明,体内可能“杀机四伏”,万万吃不得! 转自搜狐 首先,野生动物与人类有共患疾病。如狂犬病、结核、B病毒、鼠疫、口蹄疫、流行性感冒、炭疽、甲肝等15种疾病,另外还有由霉菌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共计100多种。其次,环境污染对野生动物有毒害作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污物如果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生活在该环境中的野生动物也深受其毒害。人食用了这样的动物,就可能导致体内激素水平平衡失调,还会引起生殖、免疫等功能障碍及多种生理功能的异常。另外,许多动物体内存在着内源性毒性物质,不经检验盲目食用也会对人体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 转自搜狐 野味儿要弄清来历 转自搜狐 从大的方面讲,野生动物是不准吃的,法律是它们的护身符,且不说早成共识的生态、生物链保护问题。但这些年,这里面的问题有些复杂了。 转自搜狐 据河南省及郑州市动植物保护中心的同志介绍,多年的宣传,大家已经大概知道了哪些是保护动物,是不能吃的,如天鹅、娃娃鱼、青蛙、斑鸠、麻雀等,野生的鹧鸪、鹌鹑、绿头鸭、大雁等都在保护之列。但,这些年,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鸵鸟、梅花鹿、孔雀、绿头鸭、野兔甚至野猪等都被驯养成功,有的还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饲养基地,有了各种许可证,检疫也做了,然后就是顺理成章地上市。但是,食客并不知其中原委,也很少有人去看看这些饭店或野味儿店有没有经营许可证,因此,许多人“浑水摸鱼”。去年,郑州市林业执法人员查处的非法或无证野味儿经营者就有几十家,而且他们还发现,对在保护之列的动物,经营者很多时候拿“人工驯养”做幌子,欺骗消费者。 转自搜狐 执法人员明确说,青蛙、斑鸠、麻雀等还没有人工饲养成功的消息,如有经营则是违法。他们发现过有人用小鸡雏冒充麻雀、鸽子冒充斑鸠骗人的。 转自搜狐 “身份”都不清,何谈检疫?而大家知道,检疫恰恰是最重要的。 转自搜狐 野味儿未必营养高 转自搜狐 有些人为尝所谓一“鲜”甘愿费周折,有些人为了获利无限夸大野味儿的营养价值。河南省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高级烹饪技师樊胜武,在中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去年发起的活动中自愿签名,成为中国“百万拒烹珍稀动植物绿色厨艺大使”之一。他说:“我反对吃野生动物,但这并不是说野生动物的肉没有任何营养。客观地讲,任何动物的肉都有一定的营养。”“由于职业的特点,我和其他一些厨师以前吃过野生动物,吃后胃里总觉得不舒服,不像鸡肉、鱼肉吃后那样感觉体力充沛。某些饭店把野生动物的营养说得神乎其神,仅仅是拉客或鼓励人们消费的需要,是不能相信的‘噱头’。”他说,人们应该有这样的常识:吃没有经过卫生检疫的野生动物是不安全的;野生动物肉里的营养成分不是人体必需的,我们平时吃的猪、牛、羊、鸡等已经能为人体健康提供足够的肉类营养。 转自搜狐 食用肉做熟了再吃 转自搜狐 由于非典,很多人出于自身健康的考虑,不再去吃野生动物。营养专家提醒大家,即便是我们平时经常食用的肉食,烹饪食用时也应该讲究科学和卫生。肉里面都有一定的细菌,因此原则上讲,所有能吃的动物肉都应该加工成熟食。 转自搜狐 郑州水产办公室总工程师胡先生介绍,水里的动物这些年发现的问题较少,主要是它们与人类的“关系”较远,在保护范围内的动物也很少发现。他说,鱼类、虾、蟹等营养价值较高,只要是新鲜的,就可以放心食用。贝壳类的水产品应该让其在清水里吐纳几天,彻底洗干净了再熟吃。 转自搜狐 近年来,一些城市人喜欢吃各种“刺身”,如生鱼肉、生牛肉等,这是否有利于人体健康?专家认为,我们这里提供给顾客的鱼绝大部分是浅水里养出来的,考虑到水污染的因素,还是不吃为好。 转自搜狐 其实,动物都是大自然造化的杰作,人类有幸成为有主宰能力的精灵,本应担负起维护其物竞天择秩序的重担,而不应该进入这种生死角逐、弱肉强食的围栏。人类已经把足够多的动物种类纳入了自己的菜谱,“家养”的够吃了,为何还要把更多的野生动物祭为盘中之物?! 转自搜狐 暴殄天物的,为什么总是人?!这样说尽管有失偏颇,但是一有什么坏事儿,总是拿野生动物或者野味儿“说事儿”,其实,让野生动物背上恶名声的,哪回不是人——那些馋嘴的家伙?!人类尚且崇尚回归自然,何况野生动物?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