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金 姬 9月9日,巴以再次经历了血腥的一天。在以色列“定点清除”了一名哈马斯地区领导人后数小时,特拉维夫一军事基地外和耶路撒冷一家咖啡店相继发生自杀性爆炸,造成至少15死70伤。巴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担起罪责。 此次血腥袭击必将使濒危的路线图计划陷于更深的泥沼。一周之内,巴以和平再次蒙上浓重的阴霾:上台仅百日的巴总理阿巴斯提出辞职,紧接着以色列战机袭击了哈马斯的精神领袖亚辛;而一向在中东问题上较倾向阿拉伯国家的欧盟,则宣布将哈马斯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一系列连锁反应,使阿巴斯的辞职成为近期巴以局势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那么,阿巴斯为何辞职?阿拉法特新任命的库赖能否不辱使命?在和平路线图计划几近夭折的情况下,美国会采取何种战略呢?针对巴以和平9月版的种种谜局,本刊专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李绍先研究员。 总理更迭只因“路线之争”? 记者:阿巴斯自今年4月底就任总理以来,几次向阿拉法特提出辞呈。本月上旬,他的辞职终成定局,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他的辞职是否如外界所传“是与阿拉法特的权力之争”造成的呢? 李绍先:阿巴斯辞职只是一个表象,实际上是巴勒斯坦政治危机的一种爆发。 首先,阿巴斯不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一方面他年事已高,身体非常虚弱。另一方面,他和阿拉法特相同,都来自巴解组织主流派法塔赫,在客观上并无自己独立的权力基础。长期以来,他一直是作为阿拉法特的左右手在巴内部发挥作用的。 阿巴斯的上台,是历史推动的结果。今年4月,美国和以色列要求巴勒斯坦必须选出一位总理,而美、以要求的人选阿拉法特并不能接受,所以他推出了一个自己可以勉强接受的人。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阿巴斯的辞职?这里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即阿巴斯和阿拉法特两人在结束以巴流血冲突、推进和平进程阶段上存在政策分歧,也就是路线之争。阿巴斯认为阿克萨起义使巴勒斯坦一无所获,反而失去了1993年奥斯陆协议以来已取得的巴勒斯坦自治成果,甚至可能还会失去巴长期以来为之奋斗的建国目标。 因此,阿巴斯在上任后即开始将自己的政治理念付诸实践。在6月的亚喀巴峰会之后,巴勒斯坦激进组织宣布停火。阿巴斯认为,巴以签署的落实和平“路线图”的协议是巴最终走上建国道路的一个机会,所以要求巴内部一定要严格自律,以免破坏同以色列达成的和平“路线图”计划。 尽管阿拉法特也不赞成对以色列进行自杀性袭击,并公开谴责恐怖活动,但他认为结束巴以冲突的唯一途径是以色列先结束军事占领,从巴勒斯坦撤军,并停止对巴勒斯坦人的屠杀。他认为,在以色列尚未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执行阿巴斯政策,将导致巴勒斯坦内部的冲突。 两人由此产生矛盾。而且,近三年的流血冲突,造成了巴以双方内部强硬势力的大行其道,这与阿巴斯的和平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他在巴权力机构包括法塔赫内部也得不到多数支持。 当然,阿巴斯在任期内也采取了一些积极行动。譬如,一方面加大了巴政府行政和财政透明度;另一方面,整合了巴安全部队三分之一的力量。阿巴斯需要有效控制巴勒斯坦激进组织,所以必须得到武装力量的支持。这是他和阿拉法特矛盾激化的一个焦点,所谓的权力之争最后落到了对安全部队的控制权上。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迫使阿巴斯一辞了之。 记者:阿巴斯辞职后,阿拉法特马上物色了新总理库赖,那么他将在未来和平进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李绍先:阿拉法特在总理继任人选方面,选择的余地非常有限,因为这个人必须得到外界承认,特别是美国和以色列的认可。 库赖可以说是又一个阿巴斯,两人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他在巴政治核心内部地位和阿巴斯相当。库赖是巴立法委员会主席,巴勒斯坦宪法自治条款明确规定,他在继任人选中排名第一。 其次,库赖和阿巴斯都是温和派,两人同时又是奥斯陆协议的缔造者。长期以来,他都认可巴勒斯坦恢复民族权利,坚持进行和平谈判解决问题的态度。他和阿拉法特的关系正如阿巴斯和阿拉法特上台前的关系一样,都是阿拉法特的左右手。库赖没有取代阿拉法特的野心,对阿拉法特的领袖地位不构成挑战。 第三,任命库赖为总理是可以被以色列和美国所接受的。因为库赖也是和平的缔造者,政治理念和阿巴斯相同。他原则上已接受了任命,提出了在担任总理之前需要得到美国和欧盟继续支持中东和平“路线图”的保证。 虽然库赖与阿巴斯有诸多相似之处,但阿巴斯在推进其和平理念的问题上和阿拉法特针锋相对,使他在巴权力内部回旋余地愈来愈小。而库赖是在阿巴斯的前车之鉴的基础上就任总理一职的,所以他完全可能会采取一些更具政治智慧和艺术的手段来推行其政治理念,避免重蹈阿巴斯的覆辙。 欧盟借势发力? 记者:欧盟一向在中东问题上不如美国热心,而且相对于美国的亲以政策来说更考虑到阿拉伯国家的利益,但这次欧盟将哈马斯定为“恐怖组织”,究竟为何呢? 李绍先:长期以来,欧盟在巴以和平和中东和平进程问题上同美国的态度是有所区别的,因为欧盟更多的是考虑阿拉伯国家和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这就是欧盟始终不接受美国孤立阿拉法特政策的重要原因,也是欧盟迟迟不把哈马斯列为恐怖组织的原因。而此次转变是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首先,欧盟回应了美国要求冻结哈马斯在欧洲的财产的要求。其次,欧盟对目前以巴局势的担忧加重,将哈马斯定为恐怖组织是对巴激进组织施加压力。第三,将哈马斯定为恐怖组织是为欧盟今后加大干预中东和平进程铺平道路。 长期以来,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只有美国是唯一的掮客,那么将哈马斯“贬”为恐怖组织,就打通了欧盟同以色列之间的政治协调,加大了其在巴以之间的斡旋力度。 记者:以色列在阿巴斯辞职几小时后就对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发动了袭击,这两个事件是否存在关联? 李绍先:阿巴斯的辞职,可以说将和平“路线图”或巴以和平进程推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在8月19日耶路撒冷自杀爆炸事件后,特别是在以色列进行几次“定点清除”后,和平“路线图”就处于奄奄一息状态。而阿巴斯辞职使这种状态更加危险。 以色列在阿巴斯辞职的状态下,实施了对亚辛的袭击。这可能是以色列发泄对阿巴斯辞职的不满,或者借此形成对巴勒斯坦的威慑。 长期以来,以色列内部在对待阿拉法特和亚辛的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驱逐阿拉法特或对亚辛动手将使阿巴斯处于困境。一旦阿巴斯辞职成为定局,以色列内部反对者的理由就不复存在了,这样就给以色列强硬派武装驱逐或消灭亚辛或阿拉法特提供了机会。 亚辛长期被以色列监禁,1997年才获自由。以色列之所以不动亚辛是有所考虑的。但是以色列政策的一大特点就是常常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包括对阿拉法特或亚辛的政策。在这个时候袭击亚辛,并非只是对他的一种威胁警告,因为对以色列来说,消灭亚辛和施加威胁两者所冒的风险是一样的。现在以色列完全有理由消灭亚辛,就像将哈马斯高级官员兰提斯和沙拉布作为目标一样。 阿巴斯关闭了很多极端组织的慈善机构和据点,而且,强有力的监控使巴激进组织的恐怖行动在“8·19”事件后变得异常微弱。阿巴斯的辞职,既在客观上削弱了巴政府的执政能力,又刺激了巴激进组织。再加上以色列袭击了巴勒斯坦人的精神领袖亚辛,使近期再次发生极端事件的可能性加大。而如果以色列再以牙还牙,采取相应的报复措施,那么和平进程出将会出现不可避免的逆转。 “路线图”能否起死回生 记者:阿拉法特认为路线图“已经死亡”,以色列方面也认为路线图“临床上已经死亡”。您是否同意他们的说法? 李绍先:在“8·19”之后,特别是以色列采取大规模报复行动之后,巴以双方的高官都谈到“和平路线图”的死亡,而事实上它到现在还没有“死亡”,因为任何一方都还没有放弃。这说明和平“路线图”在根本上是符合巴以双方利益的。 和平“路线图”是在巴以双方经过近3年的流血冲突之后出现的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双方都想抓住这个机遇。当时以色列内部对于是否接受该计划存在分歧,沙龙在此前的以色列安全内阁会议上说,如果不想让以色列经济彻底崩溃,除了接受和平“路线图”外没有其他选择。目前以色列经济萧条,濒于崩溃和破产的边缘。所以以色列选择和平“路线图”并非偶然。 巴勒斯坦也是如此,流血冲突不仅使和平进程中取得的自治成果毁于一旦,而且使阿拉法特长期被困拉马拉,所以巴方也无条件接受了和平“路线图”。尽管经过了“8·19”大爆炸以及以色列的一系列报复,但这并未改变“路线图”符合双方根本利益的性质。当然,目前存在的危险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许会逼迫“路线图”走向死亡。但只要符合双方根本利益,相信和平“路线图”计划还是有救的。 记者:在阿巴斯辞职、亚辛受伤后,美国虽然呼吁中东有关各方保持冷静,但却一直没有派出重要人物赴中东直接进行外交斡旋;而且布什在电视讲话中也对巴以问题只字未提,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目前对中东局势的关注度有所减少? 李绍先:在最近巴以和平变局重重的情况下,美方始终保持低调,我对此也无法理解。阿巴斯辞职后,美国虽然有一些反应,比如一些高官出来讲话,但始终没有一个重要人物赴中东斡旋,或者加大干预力度缓解危机。 一方面,美国总统布什目前疲于应付伊拉克局势,特别是在大选前夕,使他在中东发生危机之时难以及时发挥重要作用。美国在伊拉克重建问题上遇到的挫折已经成为美国国内反对力量攻击政府的主要“炮弹”。所以布什加大了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应对措施。目前,布什政府陷于两种外交困境:一个是和平“路线图”,另一个就是伊拉克问题。前者在短期内是很难有所成效的,可能基于这一点,美国暂时把外交重点放在了伊拉克问题上。 另一方面,美国每到大选年对中东和平进程的干预力度就会减小。因为要使和平进程取得进展或突破,美国只能对以色列施加更大的压力。而在大选年,美国国内犹太院外集团发挥了很大作用,大大牵制了竞选候选人的活动能力。尽管今年4月30日布什政府匆忙推出了和平“路线图”,但若想在大选前夕在“路线图”计划上大有作为,目前来看是不太可能了。 所以,战后伊拉克问题和大选年的因素限制了美国在和平“路线图”上发挥作用。当然,和平“路线图”的逆转不符合布什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美国还将推进和平“路线图”,至少不会让它死亡。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