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说:如果让你概括《知音》这本杂志的核心竞争优势您怎么讲? 胡勋璧说:我认为还是它的质量,以及读者的忠实度。这是促使《知音》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知音》刚开始的特点,就是在全国率先提出来重视读者心灵的需求,当然社会在发展,我们也在发展,我们的读者群也在不断的变化,整体来说还是青年读者多一些,8岁到35岁之间,占我们整个读者群的70%的样子。因为读者群年龄增长肯定是不断变化的,我们利润也在不断的变化,惟一不变就是我们的特色----跟年轻人贴的比较近。 胡勋璧说:包括我们编辑也经常是迷茫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刊物要贴近读者,什么稿子才是好稿子?同类刊物都是在这方面有迷茫,搞了一段时间之后就不知所措了,我们编辑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但我们从根本上不像有些人提出的口号“内容创新”,我们不能这么提,你一提很多的编辑就误以为要加一些新点子,都在家里想象,我觉得不对,我们编辑主导思想还是来自生活,到生活一线找稿,我们组织回来肯定跟读者贴的比较紧。胡勋璧说:我们从根本上不像有些人提出的口号“内容创新”,我们不能这么提,你一提很多的编辑就误以为要加一些新点子,都在家里想象,我觉得不对,我们编辑主导思想还是来自生活,到生活一线找稿,我们组织回来肯定跟读者贴的比较紧。 主持人说: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怎么保持生活采集的真实,不会出现偏差呢? 胡勋璧说:这种真实不难做到。当然有一个阶段我们也有点儿措手不及,大概在98、99年,当时有很多的都市报创刊,当时假文章出现的频率高一些,后来我们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有一些制度,除了对事件中的人物我们要一些证明、证件之外,我们更重要是有一个核实的班子,包括电话核实、派人核实,我们经常查一些这样的稿子,比如刚发的那一期,有一期已经把它在封面目录上列上了,而且是大标题,后来有一个班子一查,说写的不是真的,我们就把它撤下来了。我们编辑是一道关,我们还有一个三级审稿又是一道关。 网友:一大批新的期刊崛起,是否会对《知音》造成冲击? 胡勋璧说:冲击会有,虽然中国期刊市场非常大,但市场还是靠培育的,精神产品跟物质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比如我家有一个冰箱,就不会买第二个冰箱。但杂志就不一样,一本杂志好看,我就买一本,也许两本杂志好看,我就买两本,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买杂志的人会越来越多。新的期刊出现会分出去一些读者,但市场还是很大的。《知音》还是很有希望的。胡勋璧说:冲击会有,虽然中国期刊市场非常大,但市场还是靠培育的,精神产品跟物质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比如我家有一个冰箱,就不会买第二个冰箱。但杂志就不一样,一本杂志好看,我就买一本,也许两本杂志好看,我就买两本。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