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强5机群 |
歼教1翱翔蓝天 |
空军装备的强5飞机 |
歼12战斗机原型机 |
陆孝彭预研了变后掠技术 |
陆孝彭(1920—2000),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毕生致力于航空飞行器的设计研究。主持设计研制成功的强5型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主持设计研制了歼12轻型单座超音速歼击机,组织领导了变后掠翼技术的预研工作,为我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陆孝彭,1920年8月19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在南京下关小学毕业后,跟着舅舅进江苏常州正衡中学念完了初中。1935—1937年,他考入江苏省立高中学习。此时,日本大举入侵中国的现实,激励着少年陆孝彭发奋学习。他立志要报考航空工程专业,造出中国自己的飞机。于是,高中毕业后,陆孝彭报考了全国创先设有航空工程系的南京中央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南京中央大学迁往四川重庆。陆孝彭到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新址报到上课。194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大学毕业后,陆孝彭被分配到云南昆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他没有立即去报到,准备参加当年的清华公费留美生的考试。不料,3个多月后,这一年的公费留美生考试被取消,于是他来到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报到,被派到设计科当制图员。1942年他到成都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1943年分配到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任设计员。陆孝彭先后在空军飞机工厂工作了3年,逐步看清了重庆国民政府的腐败,原有的航空救国愿望彻底破灭了。 1944年,重庆国民政府成立了航空工业局,接受了大笔美援,决定派一批专业人员到美国飞机工厂实习,学习技术。陆孝彭幸运地得到了出国机会。 1944年12月,陆孝彭和徐舜寿、高永寿、虞光裕等50名从事飞机设计的中国青年,来到了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麦克唐纳飞机工厂实习。这座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当时只不过是成立不久的一家小飞机工厂。 陆孝彭被分派到设计部门工作,参加了舰载喷气式战斗机的结构设计。1946年秋天,麦克唐纳工厂提出索取昂贵的合作设计费用,条件十分苛刻,南京国民政府无力支付。因此,美方以保密为借口,要求中方实习人员退出工厂。陆孝彭等20余人又被派到英国格洛斯特飞机公司继续实习飞机设计。 格洛斯特飞机公司当时在欧洲已经很有名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皇家空军制造了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殒星”式和上千架各型飞机。20世纪70年代,格洛斯特飞机公司成为英国宇航公司的一部分。 歼教1翱翔蓝天 1944年12月,陆孝彭和徐舜寿、高永寿、虞光裕等50名从事飞机设计的中国青年,来到了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麦克唐纳飞机工厂实习。这座在20世纪70年代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当时只不过是成立不久的一家小飞机工厂。 陆孝彭被分派到设计部门工作,参加了舰载喷气式战斗机的结构设计。1946年秋天,麦克唐纳工厂提出索取昂贵的合作设计费用,条件十分苛刻,南京国民政府无力支付。因此,美方以保密为借口,要求中方实习人员退出工厂。陆孝彭等20余人又被派到英国格洛斯特飞机公司继续实习飞机设计。 格洛斯特飞机公司当时在欧洲已经很有名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皇家空军制造了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殒星”式和上千架各型飞机。20世纪70年代,格洛斯特飞机公司成为英国宇航公司的一部分。 英国“流星”战斗机 南京国民政府与英国政府签定了协议:在格洛斯特飞机公司里合作研制一种高亚音速战斗机。陆孝彭被分配担任总体设计。格洛斯特公司采纳了陆孝彭提出的新型飞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并投入了研制。 194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陆孝彭不畏艰险,和虞光裕、高永寿从英国途经香港返回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航空建设。 1949—1951年,他先在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参加机场建设,后到南京集中学习。1951年,他奉命来到北京南苑飞机修理厂负责修理各型教练机、运输机,支援抗美援朝,出色地完成了任务。1956年,国家颁布了12年科学发展规划,号召向科学进军。航空工业部门着手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飞机的设计制造。这时,他被调到沈阳112厂第一飞机设计室,被任命为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教练机——歼教1的主管设计师。歼教1于1958年8月首飞成功,并曾飞往北京接受叶剑英、徐向前元帅以及三军将领的检阅。歼教1飞机的成功证明中国人有能力自行设计飞机,发展祖国的航空工业。 试制车间仅14个人参与强5飞机研制,这在世界航空工业领域也是罕见的。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和多方协作,完成了第一架静力试验机,引起了第三机械工业部孙志远部长、空军曹里怀副司令员、六院唐延杰院长等的重视,下令恢复强5飞机的试制任务。1965年6月4日强5飞机终于首次升空,接着完成了全部试飞科目,通过国家鉴定,被批准初步设计定型。1966年,中央军委同意小批生产10架强5机。1968年,强5飞机试飞鉴定后,经中央军委、毛泽东主席亲笔圈阅批准,强5飞机投入了成批生产,开始装备部队。从此,揭开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超音速喷气式强击机并大量装备部队的历史,填补了中国航空工业的一项重要空白。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陆孝彭未能幸免那场冲击。1969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陆孝彭恢复了工作。他更加珍惜时间,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根据空军部队提出的战术要求,他又参加并负责歼12飞机的设计工作。歼12飞机于1969年8月起进行方案论证、风洞试验,1970年进行详细设计和试造,同年12月26日首飞成功。经过调整试飞,于1974年完成各项试飞科目,成为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歼12飞机在研制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如:翼身联合式整体油箱、碳纤复合材料的辅助进气门、直轴平尾、大面积蜂窝结构机身侧壁等均属国内首创。1972年,叶剑英元帅听取了歼12飞机的情况汇报,并对研制工作作了指示。1978年,歼12飞机在北京南苑机场飞行表演以其外形小巧,重量轻,短距起降和良好的盘旋、爬升性能给中央领导留下了良好印象,并决定投入批生产。1979年,由于我国空军装备系列调整,歼12飞机未被列入现有装备。 强5飞机成批生产后,1981年,国防科委任命陆孝彭为强5加大航程改进飞机总设计师,对强5飞机进行改型设计,使飞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强5飞机已成为有7种改型的系列飞机,大量装备部队,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并出口外销其他国家,赢得了较好的国际信誉。在第37届巴黎国际航展上,强5飞机被誉为“亚洲明星”。1985年,强5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载入英国《简氏航空年鉴》。 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成效。1964年,在中国航空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涵道风扇式陆空两用直升机设计”的论文,分析了一种独特的飞行器的飞行原理。1974年编写了《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对飞机总体、气动设计人员的工作起了指导作用。1979年4月,陆孝彭总结制订了《强击机低空性能的准则》,为强击机的研制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1980年他发表了“用速度坐标法描述三度空间位流微分方程”论文,将查普雷金的二元流线函数微分方程引伸到三度空间。1982年,他发表了“后掠机翼的翼根效应”一文,提出了翼根旋涡区与非旋涡区之间有一条分界线,通过数学分析,求出了这条分界线的轨迹及翼根区的涡强分布。1983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跨音速学术讨论会上,陆孝彭发表了“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一文,对学术界长期有争议的二元跨音速流中极限线的性质,以及与激波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数学分析,解决了λ激波生成的机理,解决了查普雷金特殊解中指数υ的数值问题,为应用查普雷金特殊解求解复杂的气动力问题开辟了道路。 1978年,陆孝彭出席了全国科学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就坐。回厂后,他壮心不已,和有关领导致力强5后继机的技术准备。他不辞辛劳,走访空军司令部和强击机部队,制订了“战术技术要求”,并根据第三机械工业部关于强5后继机方案技术论证的要求,于1979年2月提出了强5后继飞机方案。 1980年,陆孝彭主持了一项大型部级科研课题——变后掠技术的预研任务。经过8年多的努力,这一预研课题在设计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果,成功地解决了气动布局(转轴位置、翼型、动态响应等)、机翼结构优化(转轴接头、三维应力计算、多约束优化技术等)、驱动机构及飞行控制系统等一系列难题,为我国变后掠新机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一课题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3年,陆孝彭任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他筹建了科技委的工作班子,制订了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组织了重大军、民用新产品可行性方案论证和研制中的技术评审,促进产品结构从单一型向多元化的过渡,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陆孝彭积极参与和指导重大项目的技改方案论证,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发展后劲。他组织开展了决策方法研究和软科学研究。他身体力行,积极从事航空航天系统华中地区基层科技委活动的组织工作,促进了地区基层科技委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80年代以来,陆孝彭身患多种疾病。糖尿病复发、一次心肌梗塞三度,险些夺去他的生命。他躺在病床上还找人讨论飞机设计方案,进行论证计算。他对新一代强击机的变后掠技术和舰载飞机等重大课题进行了预先研究工作。 陆孝彭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86年被国防科工委授予总设计师荣誉状,于1991年获得航空工业的最高奖航空金奖。他于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作者:张道政 周正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