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心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出台,一个时期以来,在一些居民社区或一些大中小学校里,出现了一种独特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载体———“道德银行”。
当志愿者每次做了好事,“道德银行”便将这些好事登记在每个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储蓄卡上,作为志愿者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爱心记录,将来这些志愿者如需要帮助时,可以向“道德银行”支取“道德储蓄”。也就是说,志愿者“储户”可根据自己积攒下来的“储备金”,凭卡向“道德银行”支取———申请帮助或享受相应待遇。
几乎是一夜之间,各种各样的“道德银行”———犹如道德试验田里的花花朵朵一齐绽放。于是,媒体和网上的争议、评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人们争论的焦点,无非是:道德怎么能存入银行?道德帮助应该是无私的,道德实践也要回报———牟取“道德银行”的未来收益,这不是庸俗化吗!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对一个人而言,它既体现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又反映了一个人待人处世的行为习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是一个能够对自我实现道德自律的人;而一个有着高尚道德的人,当然是一个勇于无私奉献的人。
虽然,“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但要让人人都成为有道德的人,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更需要每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培养、提升自己的道德责任感、道德理想及道德判断。换句话说,人们只有不断地通过道德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怎样才能找到一种有效的公民道德建设实践的载体呢?能不能让普通民众就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中,伴随着自身的实践而认识到道德的价值呢?于是“道德试验田”———“道德银行”诞生了。
“道德银行”回报人们的并不是金钱,而是当“储户”在今后发生困难时优先获得别人提供的无偿援助。其实,这不过是一种社会互助方式———恰恰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倡的“每个公民既是道德建设过程的参与者,也是道德建设成果的受益者”的精神。实在无可厚非。道德实践、道德建设说到底并不仅仅是一种谈资或一个口号,最终是要落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实处,贯穿于人们的日常交往之中———比如助人为乐、比如尊老爱幼、比如爱护公物、比如诚实守信……人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互助互爱,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自己的道德素质。
至于说有人对“道德银行”会不会误导青少年为牟取“道德银行”的未来收益,使道德实践庸俗化的忧虑,笔者以为,可以换个视角来分析。道德建设是一个分层次的、不断递进的过程;通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德互助,人们的道德实践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平庸走向崇高;这也是个渐进的过程,不断提升的过程,不断培养的过程。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而言,更是如此。
据一位从美国回来的教育学者讲,在许多中国的小留学生刚到美国时,对美国高中生用大量时间参加社区活动感到很吃惊。他们原以为到了个人至上的美国,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公益活动。谁知那些平素对学习不感兴趣的美国孩子,在一些公益活动中却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为什么呢?因为,美国的高中生能否获得毕业证书,除了学分、成绩等要求外,还要无偿地为社会服务数十个小时。美国是一个崇尚个人主义的国家,但美国社会又特别重视个人为社区作出的无偿的贡献。社会上有很多组织和基金会为申请上大学的高中生提供各种各样在社区服务上有突出贡献的奖学金。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在美国有些高中生的学业并不突出,但因为“学雷锋”突出而被大学录取了。
笔者以为,强调社会的道德导向,让整个社会都洋溢、充盈着鼓励道德实践的氛围,把看似抽象枯燥的道德信条转化为人人皆可以参与的“道德试验田”的实践,这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养成更是十分必要的。
让笔者担忧的倒是我们的“道德试验田”千万别变味儿———千万别弄虚作假、哗众取宠,别背离了道德实践的本意,别为了“放卫星”而制造“泡沫”———作道德秀!
既然是试验田就不可能一下子尽善尽美,要允许试验,允许实践,允许失败……用不着刚栽下小苗,便使劲地欢呼;也用不着因为它起点不高,就着急地揠苗助长;更用不着觉着它“不正统”就要“围剿”。
愿道德试验田里的花花朵朵,蓬蓬勃勃地生长,结出实实在在的果。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