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鲁宁
自10月份以来,国内举办的各种研讨会、论坛、峰会一场连着一场。然而,与那些炫耀大学者云集、追求档次加“热闹”的会议相比,前不久有一场内容务实的研讨会却没有引起经济界的足够关注:它是全国人大和国家环保局召开的循环经济研讨会。会议提出,中国当在21世纪走上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举办这个研讨会,是基于1998年起,国内开始关注德国等国家的循环经济发展,并把循环经济的概念纳入了国内城市环保行动计划。会议寄希望于国内的大城市率先建设“循环经济型城市”,是因为按现有的产业结构和环保基础,通过努力,由建设“循环经济城市”逐步迈入“循环经济国家”较为现实。 谈及“循环经济”不能不概要介绍循环经济常识。简言之,循环经济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生态化的经济形态”。消耗“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是循环经济最本质的3R原则,改用白话解读,可表达为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消耗及环境破坏成反比。 循环经济的对立面是线性经济,主要特征表现为发展速度与消耗强度、GDP增加与环境负荷增大成正比。即如生态环境负相对较轻的上海,以2000年比1990年,能源消耗增1·68倍,废气排放增1·81倍,固体垃圾增2·25倍,水耗增1·61倍……拿此作参照,上海现阶段经济形态仍属典型的线性经济形态,经济发展以资源的过量消耗和环境负荷的持续加重为代价。若放眼于全国,则情况更甚。 从宏观层面说,国内经济要实现由“线性”到“循环”的转型,最理想的做法是改变“一、二、三”产的结构比,也即“使GDP变轻”。问题是,如此经济结构调整,对照国外工业化与城市化走过的路途,再考虑到国内经济经济目前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的事实,对于中国将是一个几十年的历史过程——“远水显然难解近渴”! 从微观层面说,追求经济发展对环境破坏的“减量”,企业治污和发展废物利用产业是一条可行的路径。问题是,即便不计治污的高昂费用及废物利用所需支付的成本,这种事后“减量”方式仍属被动型的“减量”方式。从实际出发,被动型的“减量”方式不但不能放弃,而且还当加强。但从3R原则出发,无论置于哪个角度考虑问题,它都不应该再成为国内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矛盾的主导性模式。 “宏观”与“微观”之间叫“中观”。从中观层面说,要走上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在加大“存量”治污的同时,更要致力于在“增量”上做文章。打开中国的版图,神州遍布开发区、中华处处工业园,所谓做“增量”的文章,指的就是对这类区块中新建项目的选择——尽量选择自身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项目,拒绝污染大、消耗高的项目落户。相之于被动型的“减量”,作如此选择,是一种主动型的“减量”。两相对比,后者自然更有利于国内逐步走上循环经济发展道路。 毫无疑问,要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同时发力,但从眼下及近期和中期的实际收效出发,抓住“中观环节”显得最为迫切。由于现今的工业项目建设主要依赖于市场和民间资本,市场固有的“自由”倾向及资本的逐利本性,决定了它们在选择“增量”时一定以投资回报为中心而“忽略”项目的资源消耗及环境负荷。为此,“看得见的手”亟需对“看不见的手”进行适度“矫正”。政府作为经济调控“责任人”,可通过强有力的产业选择政策,对“增量”进行预先“过滤”……一则积极引导“减量”约束条件下的“增量”增加,二则从项目建设初始起,就同步追求资源消耗与环境负荷的主动型“减量”。 “循环经济”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显现,逼迫我们调整现有的产业政策乃至整个社会发展政策。显见的是,中国要走上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光靠环保部门一家努力不成,就当前,尤其依赖于决策层的高瞻远瞩。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