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国内要闻
广州15名医生被艾滋针头伤 治艾滋压力大于SARS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19日14:09  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南方都市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艾滋病人威胁用针扎医生

  有关医院建议政府设专门机构收留康复后无家可归患者并拨专款为医护人员买保险

  作为广州市艾滋病患者住院治疗最集中的市八医院,自1994年收治第一例艾滋病人以来,共有15名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被污染针头误伤的意外。昨日,该院负责人向前来视察的广州市的省人大代表汇报时建议,政府建立一个专门机构收留那些康复后无家可归的吸毒病人,并拨专款为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医护人员购买专门保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稳定防治艾滋病的治疗队伍。

  ■问题篇

  昨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向省人大代表汇报了艾滋病人的收治情况。由于艾滋病的特殊性,对该类病人的管理越来越困难,目前,该院艾滋病患者的收治面临如下问题:

  聚众吸毒斗殴难管理

  艾滋病患者触犯法律的管理问题:吸毒人员在医院里聚众吸毒,斗殴流血的事件时有发生,当医护人员给予劝阻时,他们威胁要用针头扎医护人员,甚至有的吸毒人员用手掐住值班医生的脖子,手段极其恶劣,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

  有些吸毒人员为了筹集毒资,穿着医院的衣服私自外出讨钱,多次劝阻均无效,而且态度恶劣;有的去偷其他病人的财物,影响了医院的正常秩序,有的病人病情很重,但毒瘾发作时,仍要外出找毒品,医护人员本着负责的态度,经常动员全院的力量去寻找病人,极大地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什么病都往这里推

  艾滋病并发症的处理问题:吸毒且感染HIV的患者已被社会和家人抛弃,一旦有一点小毛病,无论是外科或内科都送到该院艾滋病科。常常存在交叉学科处理的情况,如病人生小孩问题、新生儿的观察护理问题、合并肿瘤病人的处理等等,有的病人存在外科情况:如车祸、外伤、动脉瘤破裂出血等,超出艾滋病科内科医生的处理能力,该院的外科医生也只是普通的外科医生,对有的外科情况如动脉瘤破裂出血等,也无法处理,而其他医院的医生,特别是外科医生“闻艾色变”,往往不予配合处理,能推则推。

  15医护被针头误伤

  医护人员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待遇低,风险高,心理压力大,承担巨大风险。

  在艾滋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的病人送来时全身多处破溃流脓,发出阵阵恶臭,有的病人吸毒引起血管瘤破裂出血等,市八医院的医护人员尽心尽责地给病人治病和护理,虽然严格执行操作常规,但难免有意外发生,如至今已有15个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被艾滋病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误伤的意外。面对这些挑战,医护人员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但他(她)们在社会上也受到了歧视,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在收入待遇上得不到体现。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欠费多医院负担重

  欠费问题:该院收治的艾滋病人来自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等地。大部分病人入院时身无分文,使医院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有的晚期艾滋病人,身体免疫功能全丧失,容易并发多种感染,治疗的难度很大,治疗的费用也高,而这些病人早已被家人抛弃,无力支付这些医疗费用,医院本着人道主义,不给社会和政府增加不稳定因素,都给予这些病人积极的治疗和护理,但这给医院增加了经济负担。虽然政府在欠费问题上有一定的补偿,但远远不够医院的运作成本。

  记者调查

  部分吸毒者横行霸道,医护人员承担巨大风险

  治艾滋压力大过治SARS

  “与SARS相比,治疗艾滋病的精神压力要远远大于前者。”昨日下午,记者走进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艾滋病区采访时,一名治疗艾滋病人长达7年,曾参加过抗非战斗的感染科医生这样说。

  威胁不给钱用针扎

  提起护理艾滋病人的经历,市八医院艾滋病科(感染一科)的曾护士长觉得特别委屈。“这些因为吸毒感染艾滋的病人跟普通的病人不同,你对他再好,他也未必感激你。他们自己都放弃了自己。”不少护士都吃过他们的苦头,动不动就发脾气,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大声骂护士,甚至威胁要用针头扎护士。

  曾护士长向记者讲述了一个例子:去年4月份,有一名40多岁的吸毒艾滋病患者,因为车祸被120送进了医院。刚进院时,病人身上连件衣服也没有,还带着伤,下肢不能动。这名患者常常大小便在病房地上,为了要根烟在地上乱爬,晚上精神不好就大声吵。每次病人把病床搞得很脏,护士提醒他注意卫生时,他就乱发脾气,也不肯按时吃药吃饭。有时还跟护士要注射器,要求给他注射药物,甚至跟护士借钱。护士不同意,他就威胁说,“你不肯给,我用针扎你!”然而,护士仍然耐心地给他洗澡、擦身、喂饭,一点怨言都没有。半年后,这个病人才出院。

  小曾告诉记者,像这样的病人不在少数。一般因为性传播途径和血液传播感染的艾滋病患者比较正常,也积极配合治疗,希望早日康复。而这些吸毒的艾滋病患者,“自己都放弃了自己”,“医护人员们的辛勤付出得不到体现,看不到成效,是最伤心的。”

  不过,曾护士长说,也有极少的例外。有一位病人,两年前住进医院,当时因为吸毒扎针,腹股沟脓肿,已经不能行走。在医院住了一年,渐渐与医生护士们成了朋友,看到身边不少艾滋病患者相继死去,这位病人跟医生开玩笑说“我的下半辈子归宿也就是这里了,你们也不会歧视我。”出院后,这名病人还经常回来看望老病友和医护人员,护士节的时候,还给医护人员们送来自己制作的小礼物和贺卡。

  半夜撒疯忙坏医生

  陈医生从1996年就开始在感染科从事艾滋病的治疗工作。“干了传染科这一行,就要承受这样的压力。”然而,也有让医护人员们非常痛心的事。有些吸毒病人在医院里横行霸道,有时候医生也拿他们没办法。

  陈医生告诉记者,他曾经碰到过一个病人,是个吸毒人员,已经反复住院3次。住院时,这个病人经常在夜晚大喊大叫,要求注射药物,医生不给,他就大喊“救命,医生打病人了!”弄得医生手足无措。“这些人都已经丧失自我,没有尊严,为了弄到钱去买毒品,他们问护士借,偷同房病人的钱,在地上打滚耍赖,不肯罢休。碰到这种情况,既不能强行赶他出院,也无法和他讲道理,值班医生常常不得安宁。”

  还有的吸毒艾滋病人,想住进医院睡病床,就在门诊部威胁医生,“你不让我住院,我明天早上就在医院门口候着你……”

  “万一”感染无保障

  感染科的主任蔡卫平医生在朋友中有一个绰号叫做“艾滋佬”。提起这个绰号,蔡医生笑着摇头说,做了这么多年的艾滋病治疗工作,大多数朋友都已经知道他的职业了。“上山多了,总会碰到老虎。我们最担心的是,万一感染上了艾滋病,下半辈子怎么办?”

  据悉,感染一科的医生虽然相对比较固定,护士的流动性却相当大。“没有人愿意在这里工作。”

  曾护士长告诉记者,至今医院已经有15名医护人员(2名医生13名护士)在操作过程中,发生被艾滋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头误伤。“在日常操作中,精神不集中,或是太过紧张,操作失误的情况很难避免,但在治疗艾滋病的过程中受伤,结果却可能是致命的。”据悉,目前13名护士都已经离开了感染科,“虽然发生误伤后,我们会做一年的跟踪,目前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没有被感染的现象,但毕竟心理上有阴影。”曾护士长说,要是有一个完善的心理辅导制度,也许情况会好些。

  记者从医院获悉,目前这些治疗艾滋病的医护人员,因为“不创收”,待遇还不如其他科室的职员。“待遇差点还无所谓,我们最担心的,还是那个‘万一’。”蔡医生说,他最希望的是,能给医护人员买个保险或是有一个专项基金专门用于因为工作感染上艾滋病的职业人员。

  ■建议篇

  拨款为医护人员买保险

  针对上述问题,市第八人民医院向省人大代表提出以下建议:

  ●由于吸毒的病人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处理后,大部分病人身体已经康复,但他们康复后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归,而留在医院里已经基本没有治疗的需要,这些病人留在医院里聚众吸毒闹事,影响医院的秩序。希望政府建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收留这些吸毒病人,让他们能够从事简单的劳动,自食其力,体现自身的价值,同时采取强制措施帮助他们戒毒,对触犯法律的艾滋病人,要由公安部门依法惩处。

  ●由政府拨专款对从事艾滋病工作的医护人员给予补贴及购买专门的保险。一旦他(她)们因工作意外感染HIV,为他(她)们日后的生活提供足够的保障,免除这些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稳定防治艾滋病的治疗队伍,同时在经济分配上,向从事艾滋病的医护人员倾斜,使他们的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

  ●加大宣传力度减少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和恐惧,使大众知道如何预防艾滋病,明白艾滋病是可防可治的,唤起大众共同关心艾滋病人。

  ●加强对市第八人民医院艾滋病科的建设: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加强艾滋病科的建设。艾滋病科医护人员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外语的培训,可以选择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以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增加艾滋病的科研经费,以提高诊治艾滋病的水平。

  对市第八人民医院反映的相关问题,视察的省人大代表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部分省人大代表表示将就此问题专门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建议。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兰芳也指出,艾滋病病人的救治,要作为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的重大问题来研究。

  【小资料】

  75%艾滋患者是吸毒者

  自我国HIV感染率进入快速增长期以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的艾滋病人逐渐增多,从1994年收治第一例艾滋病人后,至今总共收治住院的患者310多人次,门诊病人约150人,患者来自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福建省等地,其中广州市221例,占总住院人数的70%。

  从感染途径分析,165例患者是吸毒人员(75%),42例经性传播感染(19%),3例经输血传染(血友病患者),11例不明原因感染。广州籍的病例中,女性31例(14%),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20-40岁者占88%。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 李艳 严慧芳 实习生 苏蕾 通讯员 穗仁宣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