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 中国省部长论坛 > 最新消息
广东省副省长许德立: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30日10:32  中国省部长论坛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许德立(广东省副省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企业家,新闻界的朋友早上好。广东省人民政府本来是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参加本次论坛的,因为在北京开会后又接着其他会议,所以没有办法出席,就委托我参加。刚才王书记和杜书记都发表了很好的演讲,如同昨天一天的演讲都是非常精彩。中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发表了有创建性真知灼见。各兄弟省市区的领导介绍了很多丰富的实践和宝贵的经验,特别是对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各位的演讲贡献了很多良策,这为广东的同志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广东当前的形势和全国一样是很好的,特别今年是出现了两个意想不到。一个是非典发生后对广东经济的影响是很严重的,特别是旅游业、酒店业、运输业、服务行业。尤其是外贸出口影响很大。我们从3月份到9月份到一些受重创的企业实施了免税或者减税,上半年的交易会虽然开了,但是来的客人很少,经济工作里头这么冷是近几年来没有出现的,这是意想不到的。但是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很快出现了经济热潮。出现了两个热潮。一个是内外投资热潮。另外一个是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这两个热潮也是近几年来没有什么增长幅度。今年GDP超过13000个亿。增长十三点多。另外固定资产投资超过了5000个亿,增长27%。近几年来我们投资都没有这么高。还有一个外贸出口,是超过1500亿美金,增长27%。就非典之年整个经济这么好,特别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这样的增长是近8年没有的,8年来最高是10.3%。1到10月份是13.4%。在这样的形势低下,主办单位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推进城镇化建设联系起来研究,历史任务和重大战略性课题一块来研究我认为具有重大意义。我借此机会把广东的一些认识思路和做法向各位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党的十六大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要求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原则。这些重要的论述是新时期我们省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方针。城镇化是由农业人口占交大比重的农业社会向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进程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省委省政府按照城镇化为龙头和载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城镇化工作,高速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工业化有利的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有了比较大的提高。我们按户籍人口来统计,2002年城镇化水平全省是36.8%。5年年均提高1.04个百分点。但是按照第五次普查人口这个统计口径来看,2000年全省的城镇化水平是55%。比90年年底市普的时候36.8是提高了18.2个百分点。那就是说每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到02年底,全省已经形成了特大城市六个,大城市九个,中等城市十六个。珠江三角洲城镇化水平已经高达72.7%。看的到已经逐步发展成为我们国内甚至亚太地区一个重要的城市群,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全省12000多个亿国内生产总值中80%是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广州、深圳这两大城市的地位很突出。2002年GDP分别达到了3000个亿和2250亿,这两个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已经占了全省一半多。这两城市人均GDP超4万元,整个珠江三角洲人均GDP达到3750美金。广州和深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超过13000元。与此同时,全省265个中心镇发展比较迅速,一批中心镇逐步发展成为设施配套舒适的小城市。成为辐射力比较强的区域中心,有力带动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的能量。近几年来,广东在推动城镇化进程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力度。重点工程平均每年都在300亿左右。2002年是达到380亿元,这是重点工程建设。就整个城市建设来说,每年的投入年均增长是15%。2002年城市建设的投入超过450亿元。房地产开发的投资也年均增长16%。这些都进一步改善城市的交通条件、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增强了城市的综合功能。这些年我们深港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广东在推进和加快城镇化过程注意了创新,不断探索符合科学的发展观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概括起来主要是探索六个创新。一是创新城乡规划管理体制。这是搞好城乡建设的先决条件。要体现与时俱进,要适应城镇化发展要求。首先要保证规划的科学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在规划中坚持四个注重,注重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和特色。注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区域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文化内涵。同时还不断确定和强化城市规划的法律地位,理顺行政经济法律跟城乡规划体制的内在的联系,为了防止城镇的无序发展,省人大颁布了广东省控制规划条件。又公布了广东省绿地规划指引,又同时完善规划实施的建筑机制。保证规划依法实施。监督的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这方面深圳市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特别是成立了城市规划委员会,实行法定图则对规划严格实施取得有利保证。第二是创新机遇协调发展机制。由于客观限制,广东形成了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类区,既有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也有相对落后的区域。张德江书记曾经讲十几年再来看广东的一些农村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我们相对落后的山区在粤东、粤西、粤北。粤东和粤西同珠江三角洲发展有很大区别。要打破这种局面,使珠江三角洲充分利用先发优势同时推出各种措施促进各区域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相对协调。广东省特别是在九次党代会推出一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我们叫“3+1战略”。后期整合全省的资源促进粤东、粤西两翼和粤北的发展。首先我们制定了行政政策,加大对山区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作了的决定多方面出台支持山区公路建设,信息化建设,开发旅游,小水电建设以及珠三角跟三区市县对口帮扶配套政策。每年财政对这些山区通过转移财政支持超过100亿,大大改善了这些山区的生活条件。再一个我们建立了利益共享的连动机制。特别是通过落实广东省工业生产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运营经济法律等多种手段促进资源型贸易型生产型资产型科技型等多种形式。我们珠江三角洲75类产品向山区转移,每年在山区的地级市轮流举办珠三角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签订的合作项目有680个,合作金额超过493亿元。我们在这些地区特别实行了三划并举,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中心镇的建设和特色工业区来促进工业发展。例如清远市现在已经确定了工业强市的战略,今年上半年引进工业项目超过200个,总投资超过500亿元。珠江三角洲当先已经发展成为比较有活力的城市之一。内部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也提到议事日程。在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程度比较高,人口高度密集,产业高度集中,空间上已经是一个连续分布城市型、大中小城镇都连在一块的绵延城市群。客观上要求基础设施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产业具有互补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协调性。这些都不是单个城市所能够独立解决的。只有从整体的角度才能获得满意答案。所以区域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尤为迫切。我们从92年起就设立了珠江三角洲协调发展领导小组,对区域内重大事项进行协调,特别是是城市之间的重大经济基础设施共享,提高了效能。我们特别对广州、深圳、珠海这些城市规划,省里进行了审议和协调。同时还重点抓了一大批重点交通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的项目。从今年年初,我们邀请建设部王光焘代表多名两院院士对珠江三角洲课题规划研究,下个月这个规划就全面完成,我相信对珠江三角洲更高档次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

  第三,创新城市建设投融资及管理体制。创新城市就要打破垄断,引入市场机制。广东各个市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借鉴发达国家及先进省市区成功经验来加快投融资的改革步伐。积极实行五化,市场化、产业化、多元化、规模化、一体化这种改革,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镇建设。全面推行城镇国有土地公开招投标、出让土地。当前政府筹集资金的能力,省政府也下发了城市事业改革意见。来推动城市工业事业由福利型向经营型转变。部分已经实行了市场化、专业化的经营。特别是开放了市政建设公用设施的项目,允许社会资金、外国资金采取独资合资合作,以多种形式来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和应用,实现投资主题多元化。现在来看,城市面貌的差异比较小,主要差异大的是在农村。

  第四,创新土地利用管理体制。城镇化发展必须解决好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的矛盾。广东在实践里头特别强调这几点。一个是加强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规划。我们提出了三进,城镇要进城镇圈,工业要进园,居民住宅要进区。单搞一栋的很少,也卖不出去,也没有人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公布每年的农用地计划。严格控制总量,逐步建立土地的储备制度,确保政府对土地市场的有效调控。城市建设用地计划确定后,城市规划就要在用地上做好文章。把效益充分发挥出来。现在各地已经就现有的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进行招商,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上档次的大中型的工业园区。新办的工业项目全部要进工业园区。对原来比较分散的工业企业引导和优惠措施,促使他搬迁进园区。第二加大力度盘活闲置的土地,包括对闲置一年以上的未开发的土地,政府依法收回。这要有一定的力度,而且一视同仁。深圳这方面的工作就做的比较好。而且所有地在规定期限内限期开发,还要根据用地的规划采取异地置换的办法实现连片开发,按照有关补偿政策了挂帐收地。第三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整耕地的动态平衡。大家都看到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后备资源是非常缺乏,因此耕地的保护和城市建设的矛盾很突出,但是我们粤北、粤西又有大量的耕地后备资源,这怎么办?现在就采用异地开发办法。珠江三角洲你需要用地指标,你要拿钱出来。一亩地不少于一万元,然后我们拿这个钱到粤北、粤西、粤东去造地,凡是拿钱出来的用地指标给你用,当你在山区造的地给山区用。从2000年开始,广东实行了异地开发的机制,到现在已经安排开发项目106个。开发耕地面积15.4万亩,分别在14个县。取得很大的效果。既为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开发资金,使得全省耕地总量平衡。又进行了适度的开发,同时有利保障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要。这10万多亩提供的资金15亿元多给山区,有些人担心钱发了,地也没有造出来,不用担心这个。我们要解决水源才算造了耕地。几乎每块地我们都亲自去看了。

  第五是创新户籍管理体制,打破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全面建立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基本形式,以固定住所或者稳定职业准迁条件这样的户籍管理制度。由于现行的户籍制度跟住房、就业、社保、教育相关,所以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广东近年是采取分阶段推进办法,起步实行的主要是取消进城人口的计划指标。原来我们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一年薪增户口指标控制,现在全面取消了,以总的条件取代进城人口的指标控制,实行有利于吸引资金和人才的城市户口迁移政策。特别是广州现在1000多万城市规模,凡是本科毕业上的毕业生敞开吸纳。同时又放宽了对城市投靠亲属政策限制,通过这些改革和制度创新对城乡地区人口有序起到了积极的效果。今后我们想这项改革要从就业、社保、教育制度的配套改革结合起来搞。特别是探索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就业制度。通过城乡统筹就业试点逐步实现城乡的统一管理制度。

  最后一个创新是创新小城镇建设体制。广东目前仍然有60%的户籍人口属于农业人口。要加快农业人口向非农转移,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小城镇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全省集中建设发展300个中心镇。几乎是星罗棋布。我们向一些先进的省市区学习,大力把小镇合并撤销。这个工作力度还是比较大。有些地方已经撤了30%,全省现在撤了15%以上。现在全省已经确定的是265个中心镇,最后发展为300个中心镇,这些中心镇在珠江三角洲有些已经发展为小城市,还有一些可能发展为中等城市,规模是比较大。另外我们这些年来,特别是中心镇的规划抓到省里了,省里专门连续3年拨款支持。目前通过制度、规章来帮助中心镇规范发展。特别对于中心镇实行的农地转用、专用指标封闭运行。从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看,积极大力推动城镇化进程不仅是经济结构包括产业调整的主要问题,也是优化城镇结构、促进经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广东在推进城镇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与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我们将以增强城镇要素,完善城镇功能,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作为重点,下大力气全面建设高效流动文明和谐协调共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走一条大众小城是和中心镇协调发展的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谢谢各位。

转自搜狐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