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问是荒原野草 |
|
|
|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30日02:31 中国青年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姜生
什么是学问?是学人耕耘的稻田麦浪,抑或是什么别的?
学问是生命灵光的闪现,是洋洋篇章逸出的点滴真言,学问是荒原野草。
在人迹罕至的荒野上,当你偶见一二株野草,生机勃勃,或许你会惊异于它的生命力与荒野的贫瘠太不相称。可它就是出奇地生在那里,摇曳在那里,它有它生出来长在那儿的机缘。如果你将其移植沃壤,它或许会更壮,枝繁叶茂,或许会凋零。如果你播撒它的种子,你也许收之甚丰,也许一无所获。
于是你就会理解为什么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此言或可形容学问的生命本原。
你也会理解老子“道法自然”的蕴涵。学问,让它自然而然地来,但不能让它又自然而然地去了,要在它到来的须臾间,抓住它,不断地追问下去(哪怕最终得到的是否定性的结果,也可了结一个疑问);若有所发现,则不懈进击,盘根问底,必有所得。
不能否认有组织的科学探索在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正是科学组织和机构的建立对近现代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真正带来学术进步的,恰恰是背后那些不期而至、转瞬即逝的灵感,是带来学问之花绽放的埋藏在沃野的种子。
从本原的意义上说,学术创见的萌发,都是无欲无求的天然显现。在有着精良的专家和设备的学苑里,学问亦如野草般不羁地生长在学术田野的边缘:
一株生长在海南荒原上的野生稻,经袁隆平超常的科学改良,成为充填无数饥肠的神草;
一支被丢弃的玻璃瓶里的青霉素菌苗,瞬间被弗莱明的眼睛捕捉,成了拯救千万生命的灵药;
一次偶然的荧光闪烁,导致了X射线的发现,打开了自然探索的诸多未知领域,促成了科学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
在某些爱因斯坦式的近乎怪癖的人物身上,可以看到那源于特殊个性的探索动力。没有人知道他们何以对学问如此执著入迷,但学问就在这中间获得奇异的生机……他们本身就是“野草”。
学问是一种“生态”产物。在学者的不经意间,在受到难以名状的奇思异想支配的探究活动中,可以看出某种学术生态的渊源。或许苦心经营也会有所成就,但这种成功,同样有待瞬间触发的学思;是它,支配着学者的命运。
钱钟书说:“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培养学问之要,在于协调它的内源环境,在合其自性的学术生态中,培植学问的生命须根。真的学问如荒原野草,神奇而隽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