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治艾滋 访乌干达威尔特梅特别医疗和培训中心 |
|
|
| NEWS.SOHU.COM 2003年11月30日17:31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新华网坎帕拉11月30日电 (记者 陈才林)
乌干达是艾滋病重灾区,从198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已有100万人死于这种不治之症。目前,该国仍有105万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在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了乌干达威尔特梅特别医疗和培训中心。
从首都坎帕拉市南行10多公里便到达威尔特梅特别医疗和培训中心。中心建筑群内道路整洁,庭院剪修整齐。据中心公关部主任玛格丽特·马万达女士介绍,该中心是乌干达政府在英国政府和威尔特梅国际组织帮助下于1993年9月建立的,有130名工作人员。目前有2100名艾滋病患儿正在中心接受治疗,平均每天有70多人来此就医。这些患儿年龄在18岁以下,其中许多是学龄儿童。
马万达说,中心安排专门小组接待这些小患者。小患者中有些是艾滋病孤儿,有些被家庭抛弃。许多就诊的儿童已受到心灵创伤,他们在学校或社会上遭到歧视。因此,在对他们进行医治的同时还要修补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享受人间真情,恢复正常人的尊严,增强他们对生活的信念。
接待大厅东侧有6间就诊室。马万达说,这里的医生和护士都经过专门培训,为艾滋病患者解除痛苦和延长艾滋病病人的生命是他们神圣的职责。尽管迄今对艾滋病还没有真正有效的药物,但在关爱下,一些艾滋病患者的病情能得到控制和改善。病魔无情,人间有情,关爱可以延长艾滋病患者的生命。
乌干达过去10年里在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3年的30%降到目前的6.1%。这给非洲国家树立了抗击艾滋病的榜样。但是,消除社会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仍是一项重要工作。马万达说,艾滋病患者和艾滋病孤儿特别需要社会的同情与关爱。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就是要给这个脆弱群体以爱心,增强他们生活的信心。
据介绍,中心目前对艾滋病患儿的治疗是免费的,就诊期间还免费提供午餐。接待大厅北侧设有学习室,安排老师帮助学生补习功课,使患儿在就医期间不耽误文化课学习。为改善艾滋病患儿的医疗和生活质量,中心还设置了特别照料室,以照料那些病况较重、家庭经济困难的患儿,向这些患儿免费提供3顿特别制定的营养餐。例如,患儿约瑟夫刚到中心时身体十分虚弱,患有严重的胸部感染。通过18个月的治疗和调养后,身体得到恢复,能像其他儿童一样正常玩耍。
中心在进行医疗的同时还开展防治艾滋病的培训工作。例如,对儿童家长和监护人进行护理工作的培训,教他们如何同艾滋病患儿沟通,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此外,中心还主动走出去,在城市贫民区和农村进行艾滋病知识普及,对社区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治疗的专业技术培训。1999年以来,该中心已对4000多人进行了培训。(完)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