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论中国新发展观

NEWS.SOHU.COM  2003年12月07日03:35  中国青年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李培林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做好各项工作。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这个新发展观的提出意义重大。

  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新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就是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新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以民为本是一条路线,所谓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以民为本也是一个工作指导方针,就是要把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民为本还是一种精神境界,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新发展观要求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不仅仅是指经济增长的单项突破,更不单是指GDP的增长速度。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社会文化相协调的发展,是促进人和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发展要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新发展观还意味着不能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本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偏颇。在政策指向上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方面努力促进并保护市场经济制度下的自由竞争,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社会经济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为那些相对薄弱的地方和弱势的群体提供更多的扶助,使他们也能分享到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新发展观:发展认识的重大提升

  改革开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满足人民生活基本需求为主要目标的发展战略,从而使我国的发展进程转入正确的轨道。但过去长期形成的忽略客观条件、急于求成的赶超意识,以及把发展简单片面地理解为GDP增长率的看法,仍然在影响着一些地区和领域的战略选择。从第六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我国关于社会发展概念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在开始的时候,究竟什么是“社会发展”,人们的认识还不太清晰、不太系统,往往认为经济增长是硬指标、硬任务,而社会发展只是一种软约束、软要求。但随着社会发展概念的不断充实、完善和系统化,社会发展在今天已经成为包括人口、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健康、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事业、生态环境等在内的系统工程。

  然而在现实发展中,全面发展的思想还没有得到深入的贯彻,出现了一些片面的、不协调的和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例如,在城乡发展方面,我国目前的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只有约15%,但就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还有约50%,而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还有约62%,出现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背离;在地区发展方面,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有几十年,而且差距还在扩大;在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方面,伴随经济快速增长,出现了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不完善、某些传染病滋生或死灰复燃等问题;在人和自然方面,也出现了污染严重、沙漠化、资源浪费、城市缺水等一系列问题。

  这些发展中的社会问题,成为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重障碍,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能否快速、稳定、持续、健康地向前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能否普遍地、不断地从改革开放的建设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新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这些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是对发展认识的重大提升,同时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任务的内在要求。

  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确立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战略,也是世界性的发展观转变,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走过的道路。中国新发展观的提出,汲取了世界上各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

  新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的纲领

  抗击非典斗争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应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发展指导方针。

  我国至今仍然是一个农民大国,目前农村人口仍占2/3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约1/3,“三农”问题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难点。中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未来20年人口总量将增加到15亿,人均资源占有量处于劣势。我国的人均自然资源约占世界平均值的1/2,单位产值的矿产资源与能源消耗却是世界平均值的3倍。各地由于急于改变落后面貌,实行了各种赶超战略,往往忽视了资源过分消耗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

  目前,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周期中,2003年尽管有非典的影响,但在以城市住房、汽车、通讯、教育为主的即将到来的新一波消费热潮的推动下,GDP的增长速度可能会达到较高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更要防止出现新的“经济过热”,防止各种发展不协调引起的社会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因为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结构发生变化,而且使经济增长的因素变得更加复杂。今后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涉及到经济运行本身资源合理配置和收益———成本核算,还涉及到全社会的资源合理配置以及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所要付出的代价。在城市化、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健康医疗、扶贫救弱、科教兴国、反腐败等各方面,我们都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能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好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新发展观的提出,代表了我国发展观的进一步完善、成熟和深化。从这种意义上说,新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性纲领。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