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2月7日电 昨日,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举办的广东校友会上,两个身影分外引人注目——“神五”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和航天员杨利伟的“教官”黄伟芬。这两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的“重量级”人物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透露,中国人登月的“嫦娥工程”的最低目标是抢在印度之前;同时下一批航天员的选拔范围将放宽,来源不再仅限于飞行员,大学生、科学家、航天工程技术人员都有望当上下一个“杨利伟”。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被称为“神五”飞船的“驾舟人”。年已七旬的老人家一头银发,声如洪钟。让人感叹的是,10年前接到研制飞船这个任务之时,他刚好59岁,已该颐养天年的他承载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走上了飞船总设计师之职。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元老”,面对记者多个“单刀直入”的问题,极为率直的他一一正面回答。记者:现在“神五”热稍稍过去了,有老百姓开始发问,花这么多钱搞载人航天,也没看到它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多少实质作用,甚至说还不如给我们多修几条地铁?戚发轫:载人航天是一个有很高回报率的工程,只不过它的回报周期比较长,暂时人们只看到它对基础科学的推动作用,基础不上去,其他都说不上。记者:接下来航天工程还有许多“大动作”:“神六”上天、登月、建立空间站,但普通人很多都不明白,人类这么孜孜以求地探索宇宙空间,终极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戚发轫:很实际的一点———目前地球的自然环境已经逐渐枯竭了,石油资源按照我们现在的用法,再用50年就用完了,煤也用不过100年。我们中国人总不能像美国人那样去抢石油吧?(笑)人类要生存,就必须开发新的能源。
宇宙空间里有宝贵的能源,比如太阳能,我们要利用就必须在太空建立空间站,开发资源;还有月球上有氦山可供核能发电,有数据表明,这些能源可以供地球一万年使用。你说,这些能不去开发吗?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航天”,共找到3,938,147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