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中国的毛泽东研究领域,无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研究还是毛泽东生平研究都有长足的进步并有其历史特点。由于毛泽东著作的系统出版,研究者手中有了更多的原始材料,这不仅催生了毛泽东著作版本的研究,也使毛泽东著作“文本”的研究更加严谨有序。与此相应,毛泽东思想体系及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更加深入,从而产生了大批有独到见解的学术著作(及丛书)。而《毛泽东年谱》和《毛泽东传》的出版,标志着毛泽东生平事迹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阶段的特点是,把对毛泽东生平事迹的研究与对其内心世界的研究结合起来,把对毛泽东的学识、智慧的研究与对毛泽东的读书、治学生涯及对中西文化精华吸收的研究结合起来。由于研究成果多多,要对国内90年代毛泽东的思想及生平的研究做一概括实非易事,远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概括得了的,本文充其量只能对研究的总体状况做一粗略描述。 一、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出版及相关研究 20世纪90年代是毛泽东原始著作编辑、出版和研究最为值得关注的年代。大量的毛泽东著作及相关著作问世,为人们研究毛泽东思想提供了极大方便,从而推动了对毛泽东原著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及对毛泽东著作版本和文本的系统研究。 至今业已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中,已有综合性和专题性两个著作系列。这些成果当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成果基础上取得的。从历史过程看,毛泽东著作的编辑和出版工作,自“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便开始提上议事日程。70年代末我国就编辑出版了《毛泽东选集》第5卷(1977年)、《毛泽东在一九三六年同斯诺的谈话》(1979年)。80年代,国内共有6部毛泽东著作出版或再版。它们是:《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1982年)、《毛泽东书信选集》(1983年)、《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1983年)、《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册)(1986年新版)、《毛泽东诗词选》(1986年)、《毛泽东哲学批注集》(1988年)。同时,《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内部发行)第1册(1987年)、第2册(1988年)、第3册(1989年)也相继问世。到了90年代,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的速度加快,《毛泽东早期文稿》(1990年)、《毛泽东选集》第2版(四卷本)(1991年)、《毛泽东文集》(六卷本)(1993~1998年)等几种综合性集子都已出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13册至1998年也全部出齐。《毛泽东论文艺》(增订版)(1992年)、《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1993年)、《毛泽东军事文集》(六卷本)(1993年)、《毛泽东外交文选》(1994年)、《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1995年)、《毛泽东致韶山亲友书信集》(1996年)和《毛泽东诗词集》(实际上是增订本,1996年)等各种专题性著作也都相继出版。同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编辑的《毛泽东读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注和谈话》(上、下册,内部清样本)也在1998年问世。这样,加上以前出版的各类著作,至90年代毛泽东著作总共出版了17部,它几乎包含了毛泽东在各个时代各种形式的作品。这17部著作虽然还不是毛泽东著作的全部,但它为学习和研究者提供了丰富而必不可少的原始材料。另外,中央档案馆还编辑了《毛泽东书法大字典》(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著作。 与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相联系的是,编辑者在编辑过程中也形成了作品,这类作品主要有《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注释校订本》、《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第二版编辑纪实》、《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等。这些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人员写成的作品,表明编辑毛泽东著作本身就是一种研究,例如对于毛泽东手稿和原始著作的取舍、史实和人物的考证、引语的核查、字词和标点符号的订正以及适当的说明和注释等等,如果没有相当透彻的研究是不行的,否则做不好编辑工作。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同志在其编辑过程中产生的作品理所当然地能为人们较为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提供帮助。不仅如此,这类作品中也富有介绍毛泽东的思想和理论及其发展的内容。例如,《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组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就是一部结合原著研究毛泽东思想的著作。在这部书中,逄先知的《〈毛泽东文集〉的意义》一文主要说明了文集“充分、全面地反映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尤其“揭示了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新探索和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发展”。龚育之的文章《从〈毛泽东文集〉出齐所想到的》,更多的是谈毛泽东著作的编辑方法。他认为,对于毛泽东著作的出版,研究者与编辑者之间的矛盾是:研究者总是求“全”、求“原”,编辑者则要做选择、做整理;而全和原是相对的,选择和整理自有它的必要性。石仲泉的文章《〈毛泽东文集〉和毛泽东思想》主要是评论《毛泽东文集》的理论价值,他认为文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和研究毛泽东思想的巨大财富,其编辑方针体现了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界定的精神。杨胜群、李捷、陈晋等人的文章也都从各种不同视角对文集进行了研究。当然,这种编辑式研究更多的是为广大读者对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提供方便,而不会代替读者自己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毛泽东著作还不是以全集形式出版的情况下,一些辑注式著作便作为正式著作的辅助物乘时而生。这类著作与毛泽东选集、专集类著作一起构成一个毛泽东著作链,在一定程度上为人们的研究提供了方便。这些辑注式著作中,较有代表性的有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下册)(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刘汉民、舒欣编著的《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集观》(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等。《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的编写意图是扩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领域,将毛泽东阅读古今中外各种书刊典籍时留下的笔记或谈话罗列编辑,范围涉及各个方面。《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集观》一书的特点是集毛泽东诗词、对联之大全,这反映了国内毛泽东诗词爱好者“求全”的偏好。该书辑注的毛泽东诗词多达78首,并且副编部分还有44首(包括联句、断句、改诗等)。尽管该书不可能将毛泽东诗词收全,收录的诗词也不一定很精确,但它毕竟为人们研究毛泽东诗词提供了某种方便。 随着毛泽东各种著作的大量出版,直接引发的是对毛泽东著作版本的研究。在“版本”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毛泽东著作版本导论》等。刘金田、吴晓梅撰写的《〈毛泽东选集〉出版的前前后后》(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版)一书,可谓开了毛泽东著作版本研究的先河,或者说是开创了毛泽东著作版本研究的新领域。该书较系统地考察了自1944年7月至1991年7月这47年间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情况,探讨了《毛泽东选集》诞生前后各种各样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的情况,还收录了各种版本的《毛泽东选集》编辑出版当事人的回忆文章以及毛泽东著作伪装本印行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刘跃进的《毛泽东著作版本导论》(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年版)较系统地研究了国内外所出版的各种文字的毛泽东选集和专集版本、汇编版本、单行本以及特殊版本。选集包括建国前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文集》等版本,专集包括哲学、文艺理论、农村调查、书信、新闻工作、军事、外交、书法等版本,汇编版本包括各种著作、专题、语录汇编本,特殊版本包括伪装本、“内部发行本”、非正式出版本、盲文本、注音本、不同文字对照本、谱曲本、字帖印谱本以及少数民族文字版本等。 毛泽东著作的系统出版营造了好的研究环境。随着研究的进展,产生了一些研究毛泽东著作文本的作品,如《毛泽东十四部书览要》、《毛泽东重要著作和思想形成始末》、《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探》等。胡为雄的《毛泽东十四部书览要》(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是对迄今为止毛泽东所有正式出版的著作进行的系统研究。该书的特色是采用了一种较少使用的中观研究方法,即把毛泽东的每一部书,不管它是单卷还是多卷,都当做一个研究的整体对象来看待。通过阅读和理解、分析和综合,抽取出它的主要理论观点或核心思想,以达到把握其实质的目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单位编辑的《毛泽东重要著作和思想形成始末》(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也属于原著研究与思想研究并重的作品。它对毛泽东原著研究的部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如《〈讲堂录〉与毛泽东早期思想研究》、《〈毛泽东给黎锦熙信〉思想源流散注》、《毛泽东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历次版本修改沿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理论观点的修改始末》等文章便是这种学术价值的体现。该书结合原始文本对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和演化过程做了细致地研究,澄清了过去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金羽、石仲泉、杨耕主编的《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新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是对毛泽东两篇哲学名著深入研究的样本。该书既从总体上说明了“两论”是中国现代社会革命经验的总结,也考察了“两论”20世纪50年代初重新发表的原因和所做的修改,并且探讨了“两论”和马列著作、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自然科学、军事辩证法的关系,和苏联、中国30年代哲学教科书的关系以及和苏联30年代哲学论战的关系等。可以说,该书是90年代对“两论”研究的代表作。 二、毛泽东思想体系及其分支理论的研究 在20世纪90年代,与毛泽东著作出版及对版本研究相媲美的是对毛泽东思想体系及其各个分支理论的研究。这种研究比80年代的研究更加深入。1991~2000年,国内有关毛泽东的文章有万余篇,著作约1500部(其中包括数十种丛书)。学界大规模发表论文和出版著作的现象在以往从未有过,故90年代可视为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新高潮兴起的时期。 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著作中,不少丛书有较高的学术质量,其中《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毛泽东思想的拓展与胜利”等丛书值得关注。《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编辑出版,它包括总论卷、哲学卷、政治卷、经济卷等八大卷,分别由巢峰与李君如、冯契、王邦佐、蒋学模等名家主编,上海地区理论界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7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该丛书的撰写。从丛书的选题和编辑思想看,它主要是从学理上研究毛泽东思想。总论卷从总体上论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并着重论述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其他各卷则分别从各个领域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显然,该丛书有自己的体系结构,其研究范围已经扩大,并且研究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构成它的一个重点。相比较而言,该丛书在学术上当享有一席之地。郑必坚主编、重庆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的拓展与胜利”系列丛书共有13册,包括《周恩来与毛泽东思想》、《刘少奇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毛泽东哲学思想》、《毛泽东思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毛泽东思想与国防现代化》、《毛泽东思想与科技兴国》、《毛泽东思想研究在中国》等。该丛书的目的是繁荣毛泽东思想研究,把毛泽东思想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普及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其中既探讨了各位老革命家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也从各种角度研究了毛泽东思想的一些方面。该丛书中有的著作很有特色,例如,《毛泽东思想研究在中国》一书是对自1941~1992年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的探讨,它可视为国内毛泽东思想研究史领域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著作之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一套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也很有特色,它由武汉大学各有关学科的学者编写,共有六册:《毛泽东哲学的历史发展》、《毛泽东国家学说》、《毛泽东文艺思想精要》、《毛泽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毛泽东经济变革与发展思想研究》、《毛泽东法律思想研究》。这套丛书的学术质量也较高。例如,其中的《毛泽东法律思想研究》较系统地研究了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基本内容,毛泽东的宪法、刑法、民事法律、劳动改造理论与实践,毛泽东的廉政理论与实践以及新时期毛泽东法律思想的发展。 此外,全国不少省市也都出版了丛书,例如,仅1993年出版的就有山东人民出版社的九卷本“毛泽东思想研究丛书”,河北人民出版社的七卷本“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丛书,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的五卷本“毛泽东与科学”丛书,中原农民出版社的八卷本“一代伟人毛泽东”丛书等。还有陕西等其他一些省份也都出版了类似的丛书,这些丛书均有各自的特点。 当然,丛书热的出现只是表明研究形成热潮的一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其他数量众多的学术著作更是涵盖了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范围非常广泛。此外,党校系统和各高校为教学之用,还编写了一批有关毛泽东思想的教科书,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金春明等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这部书不仅是中共中央党校的教材,也是全国干部教育的教材。毛泽东思想课成为大学的重要课程,成为青年学生的精神食粮,这表明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价值在90年代真正得到了珍视。 在20世纪90年代,毛泽东思想的各个分支理论研究都更加深入,其研究较为突出的在毛泽东经济思想、农业思想、民主政治建设理论、领导思想、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新闻思想以及毛泽东与传统的关系等领域。对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研究,学界的著作明显增多,质量也有提高。例如,顾龙生著有《毛泽东经济年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和《毛泽东经济思想引论》(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两书。前书详细记录了毛泽东一生的经济活动,具有史料价值;后书则是结合原著探讨毛泽东本人的经济思想。陈益寿的《毛泽东经济思想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除探讨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历史发展外,还论述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活的灵魂。陈雪薇的《敢叫日月换新天--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经济》(中原农民出版社1993年版)和谭乃彰、徐继舜的《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的观点各有千秋。前书把探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重大挫折作为重要问题,后书则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予以正面肯定。而孙秀德主编的《战场内外的较量--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研究》(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是把经济与军事结合起来,探讨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及其特色,它开创了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同期研究毛泽东农业思想的著作也有一些。代表性著作是农业部农业政策研究会主编的论文集《毛泽东与中国农业》(新华出版社1995年版)和郑以灵的《毛泽东农民观透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毛泽东与中国农业》是对毛泽东农业思想的系统研究。该书收录了农业部长期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老同志和一些农学教授的文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大部分是本人亲历或直接参与的,内容十分珍贵。《毛泽东农民观透视》则立足于中国革命史和毛泽东思想发展史,根据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对农民革命动力论、土地制度的革命、农村革命根据地思想、农民战争与用兵韬略、改造小农经济、小农的大同理想、农村“广阔天地”论、建设“新农村”的思路等题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述,透视了毛泽东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成因。 毛泽东的政治思想尤其是民主政治建设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很受重视。例如,《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政治卷》就设专章探讨毛泽东怎样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人民民主国家,怎样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并且联系实际提出怎样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党的干部制度改革以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等,在国际上怎样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建立国际政治和经济新秩序等。与民主政治建设相联系的是毛泽东的领导思想也相应得到研究。孟继群主编的《毛泽东领导思想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便对毛泽东领导思想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该书的一大特点是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来展开。从立意上看,该书是以毛泽东的领导思想为指导,力图建立一门领导科学。 与经济、政治思想的研究同步,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也同样受重视,并诞生了几部著作。这些著作中,除《毛泽东思想研究大系·文化卷》外,戴知贤的《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赵东立的《毛泽东的文化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较有特色。《毛泽东文化思想研究》一书指出,毛泽东是毕生关注文化事业的伟大政治家,他继承中外文化遗产,着眼于“今用”和“立新”,以建设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毛泽东的文化观》一书则探讨了毛泽东文化观的形成,毛泽东的文化哲学,毛泽东对文化诸种形式的论述,毛泽东的中西文化观,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设计和实践,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毛泽东文化观在新时期的发展等。 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更有新的进展,产生了由滕纯主编的《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和张健主编的《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等著作。《中国教育魂--从毛泽东教育思想到邓小平教育理论》的上编和中编所研究的是毛泽东教育思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下编则是研究邓小平对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发展及邓小平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一书主要是强调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创立了“人民教育学说”,其主要内容是坚持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服务,规定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把革命政治思想教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倡导勤工俭学,重视教育普及,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的思想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教育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等等。总起来看,该书的研究视角独特,且详细深入,值得一读。 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90年代对毛泽东道德思想的研究更丰富些,其中魏英敏主编的《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和冒刚君的《毛泽东的道德思想和伟大人格》(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可视为代表作。《毛泽东伦理思想新论》是一部较有质量的研究毛泽东伦理思想的著作。该书指出,毛泽东伦理思想十分丰富,有人生论,有德性论,有修养论;有共产党员的道德包括干部道德,也有国民公德,但其核心是为人民服务。该书注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道德的批判改造和继承,同时认为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为一体。《毛泽东的道德思想和伟大人格》一书的特点是把毛泽东道德思想与人格特征结合起来研究,论述了毛泽东早期的道德思想和性格特征、革命战争年代的道德思想及其基本特征、建国后的道德思想和伟大人格,尤其推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仍然持续不衰并产生了不少新著,其中许全兴的《毛泽东与中国二十世纪哲学革命》(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薛广洲的《毛泽东的超越: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李景源主编的《毛泽东方法论导论》(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雍涛的《毛泽东哲学分支学科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郭建宁的《艰辛探索的哲学轨迹:1956至1976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等值得关注。《毛泽东与中国二十世纪哲学革命》探讨了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哲学革命的密切关系,认为毛泽东是中国第三次哲学革命的发动者。毛泽东批评斯大林哲学,提出改造哲学体系的任务,其哲学思想是20世纪中国哲学革命的最大成果。《毛泽东的超越:毛泽东哲学与中西哲学融合》以独特的视角即从中国哲人对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向何处去”之历史课题的思考出发,揭示了毛泽东如何成功地融合中西哲学以实现对前人的理论超越。《毛泽东方法论导论》实际上是从方法论角度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该书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具有方法特征,并探讨了毛泽东方法论的形成道路,认为毛泽东方法论的基本问题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理论和实际的统一、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毛泽东哲学分支学科研究》是对毛泽东哲学各分支学科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从而把研究引入细化。《艰辛探索的哲学轨迹:1956至1976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研究》则属于断代史研究,它的可贵之处是探讨毛泽东哲学的失误。显然,这些多视角探讨著作的诞生,使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0世纪90年代对毛泽东科学思想的研究备受重视,“毛泽东与科学丛书”在这一时期诞生便是证明。作为这套丛书中的一册,田夫主编的《无私玉万家--毛泽东的科学观》值得一读。这本书是由中国管理科学院等单位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召开的学术讨论会提交的论文编成。这些论文的作者多是著名科学家或哲学家,如卢嘉锡、朱光亚、谈家桢、龚育之等。卢嘉锡在文章中认为毛泽东哲学思想使他受益无穷;朱光亚的文章认为毛泽东的科学思想中包含深邃的哲学思想,值得认真学习;龚育之的文章指出毛泽东作为一个革命家、政治家是从实现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宏伟目标角度,关心科学技术工作和它在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造中的巨大作用;陈可冀、陈士奎的文章指出毛泽东首先肯定了中国医药学,并主张“中西医一定要结合”,为发展中国的新医学指出了方向;刘永振的文章较全面地探讨了毛泽东的科技观;刘则渊的文章则论述了毛泽东的科学技术政策思想,等等。 20世纪90年代的研究还有一个重点是注重探讨毛泽东与传统的关系。汪澍白的《传统下的毛泽东》(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就是倚重中国文化传统来审视毛泽东。该书共由“湖湘文化熏陶”、“早年心影“、“成熟的范式“、“前进与回归”四个部分组成。该书篇幅短小,文字古朴,读起来有味。 另外,对毛泽东新闻思想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也有进步。新闻工作者谭一撰写的《毛泽东新闻活动》(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初版,1999年增订版)可视为一部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的代表作。该书采用历史编年方法,从历史背景、时代特征和毛泽东的革命活动、报刊活动、新闻观点、新闻文章几方面,系统地评述了毛泽东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种不同的复杂社会条件下,处理各种新闻事件的立场、观点、方法及其伟大成就,由此展示毛泽东新闻思想的变化和发展。该书不仅史料翔实,还有详细的注释,并且述中有评,观点非常鲜明,不失为研究毛泽东新闻实践和理论的一部好书。书中还客观地说明了毛泽东新闻活动中的一些失误,并指出这些失误和毛泽东政治上的失误相关联。研究这些失误,对于深入研究毛泽东新闻思想,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同样是重要的。 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著作中,有许多是属于探索性的,研究毛泽东晚年错误的著作大都属于这一类,并且这种探索更加有深度。例如,曲庆彪的《超越乌托邦--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理论,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从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和文化体制,对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和毛泽东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了综合分析。不管该书的论点是否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但它摆脱了就毛泽东晚年错误而谈错误的研究方法。 在通史研究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取得了新成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出版了金春明、陈登才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编的《毛泽东思想史》。至2001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齐了杨超、毕剑横主编的《毛泽东思想史》(四卷本)。这些著作从历史发展角度较系统地论述了毛泽东思想各方面的内容。此外,对毛泽东思想发展断代史研究方面也有新收获。郭涤等主编的《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郑德荣主编的《延安时期与毛泽东思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可看成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三、毛泽东生平事迹的研究 对毛泽东生平及事迹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的最大成果是产生了《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从而结束了中国人只能读到外国人撰写的《毛泽东传》的历史。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传》,其特色是结合中国历史和中共党史来叙述毛泽东成长、求学、参加组织中国共产党、从事和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抗日战争的历史。该书史料翔实,图文并茂,是一部潜藏着中国革命史的传记体著作。与《毛泽东传》相媲美的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中、下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毛泽东年谱》如实记录了毛泽东自1893年12月26日诞生之日起至1949年9月30日新中国建国前夕的生平、经历和实践活动,它“是国内首次详细记述毛泽东的思想和生平业绩的编年体著作,经过八年时间精心编撰而成”,具有可靠性、权威性。有了《毛泽东年谱》,人们研究毛泽东的生平和思想就有了一个较准确的依据,有利于避免和澄清以前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因无可靠依据而产生的一些不必要的错讹。 除以上两书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年谱组编写的《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1958》(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袁伟主编的《毛泽东军事活动纪事:1893~1976》(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版)为人们研究毛泽东军事活动和毛泽东军事思想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从总体上看,国内所有关于毛泽东生平事迹的著作大致可以分为几个类别:毛泽东生平史实;毛泽东的读书、治学生涯;毛泽东的诗词创作和书法活动;毛泽东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毛泽东的思想及其影响;毛泽东与中外文化的关系;毛泽东的体育活动;毛泽东的军事、政治和经济活动;毛泽东的人际交往与情谊;毛泽东与他人的比较研究;毛泽东的生活纪录;毛泽东佚事的搜寻与回忆;毛泽东的家族与亲属关系以及毛泽东的婚恋等等。自1989年权延赤的《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中外文化出版公司)一书问世以来,有关毛泽东生平事迹的书籍蜂拥而出,迄今多达数百种。这些书籍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此外,还有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编辑的《毛泽东遗物事典》(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六册本《毛泽东与我》丛书(1993年版),李捷和于俊道主编的《东方巨人毛泽东》(四卷本)(解放军出版社1997年版)、蒋建农主编的《毛泽东全书》(三卷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等。这些著作的出版,不仅有利于研究毛泽东生平,亦有利于研究毛泽东的思想与学说。 对毛泽东生平研究状况的评析著作也出现了,如周一平的《毛泽东生平研究七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对自《毛泽东自传》问世至叶永烈的《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一书出版的文字传记研究的历史、毛泽东画传研究的历史作了总体回顾与述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此同时,把毛泽东研究与中国社会现实和中国文化研究结合起来的著作也不少,如张启华的《读懂毛泽东》(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该书获得2002年度“五个一工程”奖。其立意是力求读懂毛泽东的贡献,读懂毛泽东思想及毛泽东的精神,同时也要读懂毛泽东的失误,在写法上是把历史、理论、现实贯穿在一起,给人以启迪。又如李君如的《毛泽东与当代中国》、《毛泽东与近代中国》、《毛泽东与毛泽东后的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997年版),是结合近代、现代和当代社会来研究毛泽东;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艰辛开拓》(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许全兴的《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则是研究建国后的毛泽东或晚年的毛泽东。陈晋的《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再现了毛泽东的文人本色,王兴国的《毛泽东与佛教》(中国书籍出版社1996年版)探讨了毛泽东与佛教的关系,张树德的《毛泽东与中国古典军事典籍》(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则较全面地揭示了毛泽东与古代军事文化渊源的关系。此外,研究毛泽东人格魅力或谋略的书也不少,如戴木才的《毛泽东人格》(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萧诗美的《毛泽东谋略》(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等。另外,国外有关毛泽东的论文和著作也较系统地得以编译出版。继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译著之后,萧延中主编的《外国学者评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也在1997年同读者见面。 站在新的世纪来回顾国内过去十年毛泽东研究的总体状况,应该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至今尚未弄清楚。这些问题是一些基本问题,也是必须解决而不能回避的问题。例如,在毛泽东亲自主持召开的党的“七大”上,刘少奇在阐述毛泽东思想时把毛泽东思想定义为毛泽东个人的思想:“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同志关于中国历史、社会与中国革命的理论与政策。”刘少奇还指出,许多有关中国革命的理论,表现在毛泽东同志的各种著作以及党的许多文献上。而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怎样把这两个具有权威性的提法统一起来?这是不能回避的一个问题。并且,与“个人”智慧和“集体”智慧之争相关的问题是,毛泽东晚年错误是个人错误还是职位错误?这种错误的后果如“文化大革命”只应由毛泽东一人承担责任还是其他人也应同时承担责任?“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经济、政治体制有何关系?又如,近年来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新民主主义理论作比较研究的不少,但是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一个新民主主义社会尚值得大加讨论。再如,毛泽东诗词的研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且不说对不少诗词意境的理解上存在很大分歧,就连《贺新郎·别友》一词到底是写给谁的也疑问尚存。词的题目既然是“别友”就不应理解为别妻,我们没有理由去断定毛泽东结婚成家后与他人就不再保持友谊,更不应该对这种友谊加以责问。 除了研究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去努力解决外,业已出版的大量有关毛泽东及其思想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的。各类出版物中,既有一些涉奇探秘、格调低下的作品,也有一些品质欠佳的所谓“大辞典”之类,这类作品对人们正确理解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造成的负面影响比正面影响大。由此看来,对于真正的学者来说,毛泽东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作者简介]胡为雄,1953年生,哲学博士,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