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个什么概念?全面小康又是个什么概念?这是必须首先搞清楚的问题。小康是一个由收入水平决定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概念。一个家庭的生活消费达到衣食住充裕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就可视为小康之家。一个社会所有家庭都达到小康状态,这个社会就是全面小康社会。其主要标志是杜绝非小康人口。全面小康和基本小康的区别不在于收入消费量的差别,而在于小康人口覆盖面的差别。如果我们想清楚了这一点,考核全面小康建设进度就不用设计什么指标体系,只要一个能够准确反映低收入者达到小康水平的指标就足够了。社会保障覆盖率就是这个惟一的不可替代的考核指标。 为了贯彻十六大精神,许多人在忙于设计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最近我看到一个由26个指标组成的全面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均GDP3500美元、出口商品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比重占50%、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美元、财政供养比250:1以及社会保障覆盖率若干,等等。 其实前面25个指标都对可以不要,只要最后一个指标即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就足够了。 用政治经济学语言表达衣食住充裕,没有后顾之忧的小康状态,是指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可以满足劳动力正常的再生产费用之后还有一定的积蓄以防不时之需。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使低收入和无收入者的生活达到衣食住充裕,没有后顾之忧的状态,那么以防后顾之忧的家庭保障积蓄已经不是必要条件。社会保障制度就可以使人们没有后顾之忧。没有后顾之忧的人们可以放心消费,中低收入阶层的工资可以月月光,没有必要压缩当期消费向银行存款。最终消费品市场繁荣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充满活力,就业岗位就会增加,社会保障资金耗费反而会降低。可见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度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是何其重要。把社会保障覆盖率作为考核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度的指标是无可替代的。 不管平均收入水平翻几番,收入差距有多大,只要在全覆盖条件下社会保障度达到当时劳动力再生产费用水平,我国就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如果平均收入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人均收入达到3500美元以上,但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度达不到当时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水平,还有相当多的劳动者不能享受社会保障,这个小康还是不全面的。如果一个社会的社会保障度和覆盖率达到了目标水平,所谓指标体系中的其他相关指标一般不会达不到目标水平,即使有些指标达不到翻两番的水平这个社会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如果一个社会的其他所有相关指标都达到了指标体系的要求,而社会保障度和覆盖率达不到我们提出的标准,那么这个社会仍然不是全面小康社会。 目前人们设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和他们以前设计的现代化指标体系、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大同小异,没有特色,把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实现现代化、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混为一谈,不过是换一个说法而已。那么为什么十六大不直接以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为号召呢?那不更有科学性更具号召力吗﹖许多人都没有搞懂十六大的战略意图。十六大精神的灵魂就在“全面”两个字。它是针对20多年来严重失衡发展的收入分配态势而采取的纠偏措施。温家宝总理的施政纲领:“城乡协调、东西互动、内外交流、上下结合、远近兼顾、松紧适度”是对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意图的精辟概括。这是发展观念、战略思维、改革取向的重大转变。这26个字充分表达了他集系统论、控制论、全息论为一体,宏微观一体化的世界观。这26个字概括起来,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中为重的战略观、全方位的开放观。 现代化的本质是生产方式的变革,而我国目前两种生产方式的矛盾处于三七开阶段,要把目前还占七份的小农生产方式改造为现代企业化的生产方式是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的,现代化20年是不够的,至少要50年左右。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社会是一个平均小康的概念,而真正达到这个平均数消费水平的人口在全国也只有20%左右,还有80%的人口也就是说10亿多人口在实际消费水平上没有达到这个平均水平,尽管其中的中等偏低收入阶层在银行在有相当数量的存款,但他们的实际消费没有达到小康水平。在今后17年要使这些人口的消费水平达到小康水平是一件相当艰巨的历史任务。 在目前这种失衡发展的情况下,许多地方决策者都确定了率先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集中精力经营他们的城市,把发展是硬道理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他们只追求GDP的增长,只追求平均数,不重视GDP是如何分配的,对社会分化分裂的后果掉以轻心。 为了避免我国重蹈拉美国家的覆辙,党中央以高超的政治智慧不动声色地调整了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代了率先现代化为代表的新不平衡论。小康是个生活水平生活方式的概念,这个概念既符合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社会理念,又符合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它直指发展的本质、发展的目的、发展的标志,抓住了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这个核心问题;全面小康更把发展的本质提高到人际关系升华的更高境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素质的提高必须在人际关系升华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惟一正确的道路。如果搞出来一个庞大的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目前许多地方干了多年的现代化达标运动相同或内容大同小异,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十六大的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不是力图消除收入分配的差异,不是不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是改变人为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错误方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是不矛盾的,全面小康的宗旨是让收入水平最低的人也能过上小康生活。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20年后人们的平均收入翻了两番,相对贫困人口还是会存在的。不过那时候的所谓贫困已经不是今天的贫困概念,人们生理性消费需求已经不成问题,再穷的人也不会为吃穿发愁。所谓贫困人口是指劳动力扩大再生产能力比较弱的人口。政府只要能及时提供社会保障资金,满足失业者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进行,我国的国家就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而言,在城市建立全覆盖高保障度的社会保障体制,只要认识问题解决了,也就是几年的事,根本用不了20年。之所以需要很长时间,是因为我国的农民目前还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保障的对象,他们必须在分化之后进入劳动力市场,才能成为社会保障的对象。而这个分化的过程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目前政府的任务是把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留下来,一步到位使他们享受城市人的国民待遇,落实他们应该享受的社会保障的各项内容。第一步用五到十年左右时间把目前的近1亿流动人口的问题解决,然后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的覆盖率。当农产的耕地面积实现了翻两番,达到户均30亩的时候,也就是农村人口减少3/4的时候,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就可以达到城市的平均水平。这时候如果农产破产,无论农民到了城市还是留在农村,政府都应该负责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目前农民收入水平再低也不应该给社会保障,土地就是他们的社会保障,他们不放弃土地就不要想社会保障的事。我们明确了社会保障度的标准,就可以用社会保障覆盖率这个指标作为衡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度。比如,目前有8亿劳动者,已经有2亿劳动者享受到达到社会保障度的社会保障水平,那么全国的全面小康建设就实现了25%,今后20年翻两番就是100%的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 按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就业是人发展的第一需要,我们为什么不选择全面或充分就业率作为考核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度的指标,而选择社会保障覆盖率指标?充分就业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前提,但它不是充分必要条件。充分就业可以是低工资多就业大锅饭式的就业模式,这已经被实践证明,没有效率。只有劳动者参与劳动力市场生存和发展的竞争,只有按要素分配才有效率,所以我们才搞市场经济。而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必然要有一部分人失业。一个市场机制配置生产要素的社会有人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也是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所需要的。科学的充分就业率不是100%的就业率,而是95%的就业率。那么一个社会达到了充分就业率,被视为充分就业了,既不能保证就业者达到小康生活水平,也不能保证失业者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而一个社会如果实现了高保障度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必然是以充分就业为支撑的,以社会生产能力和生产社会化高度发达为条件的。所以,只有社会保障覆盖率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制度发展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集中反映。 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状态下,社会保障一抓就灵。全部社会问题的根源,失业增加、内需不足、依赖外需的根源,都是由于社会保障不到位,政府缺位造成的。政府不断努力提高社会保障度,不断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覆盖率,就是不断提高就业率,不断扩大内需,就是不断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而奋斗。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是人人顾自己,只有靠政府来顾大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为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为家庭的小康富裕而奋斗,而“全面”只有靠党和政府来把握,按温家宝总理的26字施政纲领来协调。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在我们这个一大二穷的国家搞社会保障是太奢侈了,社会保障度不能太高,覆盖面也不应该太宽,不要许愿,不要把胃口掉得太高。我认为,他们无视我国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已经达到的实际水平,更无视计划经济积累的数十万亿全民资产,企图让我们重走自由资本主义的老路,而不是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以社会保障为前提的市场经济。 (作者 刘福垣)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