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错综复杂的地道和防空洞 走近上海的地下生活

NEWS.SOHU.COM  2003年12月10日06:09  人民网-华东新闻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从地铁到书店仅一步之遥 记者 周寅杰摄
  “有两个上海,一个是地上的,一个是地下的。”走在上海人民广场下的香港名店街,耳边传来这句评论,回头一看,是两个外地青年,不禁宛尔。曾有媒体调查“100条热爱上海的理由”,其中一条为“上海地下有错综复杂的地道和防空洞”。这几日,记者穿梭于地面之下的申城,感受着本为人防工程的香港名店街的时尚韵律、上海“1930风情街”的古典情怀、地下酒吧的另类风情,感受到“另一个上海”的无穷魅力。

  与地上相比,地下空间具有恒温、恒湿、隔热、遮光、气密、隐蔽、安全等诸多优势,因此,现代化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之一就是向地下延伸。目前,上海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还不完善,有专家表示,开发深度仅为3—10米,城市地下平均建筑面积比例较低,且缺乏规划,没有完备的法律保障,也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资源浪费严重。上海最近召开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提出,在城市限高的同时,将有步骤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据了解,至2005年,上海的人防工程将达人均0.4平方米;与此同时,上海的轨道交通里程将达200公里左右,平均每600米就有一个地铁车站。而地下人行道、公路隧道、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更是不断扩张,地下图书馆、地下体育场在未来也完全可能出现。上海的地下空间,正在“长大”。

  据说,每天在地铁呆一小时以上的人被称为“地铁人”。在上海,这类人已经超过100万

  离不开地铁轰鸣声

  早上7点20分,叶晓晶准时起床,洗漱、吃早点。围好围巾,戴上手套———12月上海的早晨已经寒风凛冽———她要骑40分钟的自行车,赶去地铁站上班。

  早上8点,张俊峰准备出发。他在人民广场附近上班,房子租在上海南站附近,地铁成为他最好的交通选择。

  叶晓晶今年23岁,已在季风书园陕西南路店工作两年;张俊峰27岁,湖南人,去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自控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来到上海一著名外企工作。他们的生活,都离不开地铁。

  当上海地铁1995年出现在市民面前时,人们还不知道,有一天他们的生活,会随地铁延伸到地下。

  季风书园是上海最早的地铁书店之一。1997年开店,从书刊报亭的规模做起,发展到现在的8家连锁,店面大部分都在地铁站里。开始仅是考虑到地铁站厅的租金比淮海路地上街面便宜,现在却因此而生意兴隆,成为了上海读书人经常的去处。有人称,“季风”已成为上海文化的新地标,它增添了上海地下的书香气。

  “我们是地铁边缘人,”叶晓晶微笑着说话时,耳边隐约有地铁通过的轰鸣。事实上,置身于此,很容易让人忘记这里是地下。书店通风很好,还有优雅的小咖啡座供顾客休息、读书。

  隋亚慧就坐在这个小咖啡座里看书,音乐如流水般环绕周围,古典台灯投下一圈温暖的灯光,她要了壶菊花茶慢慢饮着。

  “到这里看书是我目前惟一的娱乐方式,每个星期至少来两三次,有时几乎每晚都来,到打烊再回去。”隋亚慧说:“这里比地上安静。为了能常来这里,我把房子租在附近。”

  张俊峰的地铁生活是动感的:乘地铁上下班。有时为了避开高峰,他会提早半小时出门,行色匆匆。

  地铁站里,商铺林立,小餐馆、熟食店、零食点,而各种电话卡、旅游纪念品、家居用品,在这儿都能找到踪影。“我的女朋友就常会在一号线与二号线换乘的长通道里逛逛,那里小商铺挺多,都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张俊峰有些腼腆地说,“周末我有空了,也会陪她逛,一般总在个把小时左右。”据说,每天在地铁呆一小时以上的人被称为“地铁人”,而上海“地铁人”已经超过100万。

  (来源:人民网-华东新闻)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