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社会 > 社会要闻 > 法制纵横
哈尔滨市“吸毒女”已达4000人 渴望善待与沟通

NEWS.SOHU.COM  2003年12月12日08:25  东北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东北网12月12日电 女人与毒品相“纠缠”,注定会有一段震颤人心的不寻常故事,也难免牵扯着道德滑落、家庭破败以及生命殒灭这样的灰暗话题。近日,记者走进省戒毒中心和省公安厅戒毒所,走近正在戒毒、在复吸中挣扎以及重获新生的几位“吸毒女”,了解她们在吸毒中沉沦、失去尊严与自我的凄楚经历,也倾听她们心底深处渴望沟通、善待与关怀的心声……

  第一次,我走入“水世界”

  月月是半个月前,在吸食摇头丸的酒店现场被警察带到省戒毒中心的,当时,正在亢奋颠峰沉醉的她,迷迷糊糊、不醒人事。12月8日,在中心医生的陪护下,她坐在记者对面。

  月月今年20岁。一件黑绒线衣包裹下的身体显得弱不禁风。“你一直这么瘦吗?”“胖了。”月月说,“来时胖了五六斤呢!这里比较静,吃饭也按顿……”

  出事儿时,月月是在南岗区一酒店的综艺广场做“K服”。“圈里人管这儿包房都叫‘咳房’。”“坐台”每间房200元,“陪咳”另加小费。第一次咳药。是在今年初…

  “当时来了十几位客人,有男有女,都是老板的朋友。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哥给了我半片绿色药片,见我犹豫,他劝我:大家一起玩儿,好开心的!在紧张、害怕中,药片进嘴了,我怎么也站不起来了。腿软绵绵的,屁股底下的沙发也没了,我好像从包房里走入水的世界。大约30分钟后,我挣扎着起来,包房门明明是向外推的,可我偏偏往里拉,好不容易到了洗手间,我哇地吐了。不知过了多久,我被客人拽进包房的大镜子前跳舞。”

  口干舌燥、咬牙厌食、眼花缭乱……初次咳药的后遗症持续了一周多时间。到了晚上,客人们哄她说,吃了药片就可以不怀孕,不得性病,还能健胸。于是,陪客人吸、用陪客的钱买药吸……短暂的快感,让她忘却了在孤儿院长大的凄凉、独自打工的艰辛和生活中所有的无助……只是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内分泌失调、不来月经、胸腔剧痛…直到11月下旬被警方带到戒毒所强制,她才从噩梦中醒来。

  “吸毒带来的那种‘美’是会随时幻灭的,而对身体和前途的伤害却是一生一世的。”谈及未来,月月一脸茫然……

  据有关部门介绍,吸食摇头丸的女性在我市逐渐增多,原因是许多人认为它没有依赖性。“这是个可怕的误区”,来自医疗部门的解释是:摇头丸对人和社会的危害性绝不决于海洛因。它是“冰毒”的一种衍生物。俗称蓝精灵,其化学名称为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滥用这种毒品能麻痹和破坏人体神经系统,并极易产生成瘾性,使人的行为失控,服用过量可致人死亡。

  “复吸”酿成的惨剧

  “吸毒——复吸——家破人亡,是吸毒者普遍的生命轨迹。”省公安厅安康医院戒毒所政治处潘主任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痛心病例”。这个吸毒女的身份比较特殊:32岁。是我市从事财务工作的职业女性。

  军人丈夫、聪明女儿与事业有成的张女士组成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因工作关系,张的应酬日渐频繁,社交圈子也繁杂起来。“吸一次吧,解解乏。”人到中年莫名的心理空虚,令她鬼使神差地踏入“陷阱”。第一次吸食海洛因,除了快感,没有任何伤害。因此,丧失自控力的她在这个“魔窟”中越陷越深。工作丢了、家庭散了,身体也越来越糟。

  年迈的父亲含泪把女儿送进戒毒所。强制戒毒的半年后.张再度吸毒。被“毒魔”搅乱的神经和扭曲的心灵,让张毫无羞耻惑地“滥交”,并可怕地将性病传染给丈夫。失去母爱、长期压抑的7岁女儿患上自闭症,见到陌生人就哭闹。

  极度绝望中,丈夫带着女儿离开了她。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毒瘾发作的张从7楼房顶纵身跳下......

  与男性相比,女性吸毒更具有隐蔽性、上瘾快、依赖性强和戒断难等特点,而因女性心理脆弱,承受力差,更容易陷入复吸,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哈尔滨市,娱乐场所吸毒女性在增多,毒品注射比例也上升。在毒品的驱使下,引发性乱行为,则加剧着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此外,吸毒女对家庭和后代的危害更大。国内已有母亲将毒瘾传给刚出生的婴儿的案例。

  有爱才有希望

  血淋淋的事例,令记者为这一城市边缘群体感到揪心。但省戒毒中心的陈护士长讲述的一个病例,让记者在黑暗中看到一丝“光亮”。

  去年10月,22岁的小梅被家人送进戒毒中心。老实巴交的工人父母说,小梅从小就很自立。高中毕业,跟着亲戚做服装生意,能吃苦,也动脑筋,生意越做越大,几年下来攒了几十万元钱。身价的提升,使她经常混迹于大款朋友圈儿中,一次生日聚会上她吸食了海洛因,从此上了瘾。半年后,已经察觉的家人把她送进省戒毒中心。

  仿佛一夜间,父亲的头发白了一片,母亲则不停地哭着求医生救女儿。除了药物治疗,医生更多地采用心理疗法。聊天中,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一幕幕敲打着小梅尚未完全麻痹的神经,她痛恨自己,并愧疚于父母,决心配合医生戒断毒瘾。

  在病床上,毒瘾发作的小梅大汗淋漓、似睡非睡,甚至产生幻觉,拼命地抠墙上的白灰往鼻子里吸,手指抠出了血。父母躲在病房外抱头痛哭。清醒过来的小梅嘱咐医生,不管多难受也尽量不给她用替代药品,只要心脏不停止跳动,她都能挺住。陈护士长说,有几次被毒瘾折磨的小梅出现心律衰竭,医生紧急抢救后才脱险。主观配合、家人温暖和医生的对症救冶,使她的身体一天天恢复,两个月后康复回家。据医院追访,截至目前她仍没有复吸经历,已开始新的生活。

  无数事例表明,那些被家人抛弃的“吸毒女”往往自暴自弃,滑向罪恶深渊。

  专家说,躯体对毒品的依赖,可以通过药物戒掉.但“心瘾”除了切断毒源、主观毅力外,还需要人性化的医疗关怀、心理救援、法律、就业等社会系统的主持,帮助她们获得新生、重返社会。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2个] (半角逗号分隔;0.2元/条)
短信内容:
署    名  
手    机  
密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