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商城 - BBS - 搜狗 
Sohu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
评论:应废除“民工”这个歧视性称谓

NEWS.SOHU.COM  2003年12月19日01:05  人民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自从温总理“为民工追讨工资”成为新闻之后,“民工”二字如同钱江潮在各类媒体涌现。12月16晚凌晨6点我以“民工”搜索新华网跳出4852条新闻,搜索人民网跳出10761条新闻,搜索劳动社会保障部网站跳出289条新闻。可见,“民工”已成为一个确定性称谓。

  12月15日,我在广州大洋网上看到网友“却尘”一篇名为《尊重“民工”首先要从称谓开始》的精彩网文,总觉得对人们司空见惯的“民工”二字有话要说,且不吐不快。

  “民工”二[字是没有法律依据、早已过时的歧视性称谓。我以“民工”二字搜索劳动社会保障部“法律法规”文库,只见三份文件,离得最近的一份是2000年2月13日下发,多为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意见和通知,而且都是针对所谓农村“盲流”的文件,显然属于清理之列的“失效文件”。我不知道部领导为什么不去浏览一下自家的网站,至今还把这种过时文件收录网站之中。我找遍了1994年颁布的国家《劳动法》,从头至尾找不到“民工”的字眼,只有相对于用人单位的“劳动者”这个概念。我认为,这个“劳动者”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城乡的不带歧视性的中性概念。

  多少年来,留在人们记忆里的民工是衣冠不整、文化不高、素质低下、偷鸡摸狗而且只配在小品中出现,逗人一笑的被大都市的人贬为“江北佬”、“山东老乡”之流。那怕进了城也得有一张打入另册的“暂住证”,有的甚至实行限制性工种歧视。这是人为制造的不公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人员频繁流动,原本是“泥腿子”的农民离土离乡开创了城镇创业,凡是在城镇有固定住所、经营项目的人员,已大融入城市居民之中,成为新型一代的城市居民。原来城镇的下待岗职工和退休职工返乡创业也不在少数,正在为建设“农村的都市”添砖加瓦。有些地区的公安部门也在打破现行的城乡户口的老概念,赋予“居民户口”这个外延更大的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概念。就是说最近集中清理建筑单位员工欠薪的对象,也不全是来自农村,其中不乏下待岗的原城镇企业职工。我们为什么要一概用“民工”这个过时的歧视性称谓往他们头上套呢?

  自从劳动用工制度改革之后,无论企业性质如何一律称“合同工”,只不过有合同期长短的区别而已。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有大约1·2亿离土离乡的“合同工”,他们为城市建设创下不可磨灭的功绩,有一篇网文是这样描述的:“当人们在建造好的宽敞明亮的住宅中享受生活时,他们却在炎热寒冷以及风雨中劳作,黝黑的脸上充满了希望的微笑。他们邮寄回家的钱养活了父母妻儿,他们(父母妻儿)再种地养活城里人,再用手中微薄的钱购买城里人生产的产品,拉动内需。善良的城里人,你们应该铭记他们的辛劳,不是怜悯,而是感恩。”(见大洋网“大洋观点”)

  翻开词典解释的“民工”,是指在政府动员和号召下参加修筑公路、堤坝或帮助军队运输等工作的人。看到这个解释,在人们面前浮现的是电影《车轮滚滚》民工支前的壮观。现在意义上的“民工”这两个沉甸甸的称谓,是否真该到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中国艾滋病二十年
·北京的哥 不再侃政治
·房产暴利 有道理?
·白衣天使为何与狼共舞?



-- 给编辑写信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帮助中心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 相关连接


 ■ 我来说两句
用  户:        匿名发出: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手机
包月自写5分钱/条

最新制作 想唱就唱
夏天的味道 哪一站



精品专题推荐:
谁说赚钱难告诉你秘诀
测IQ交朋友,非常速配
就让你笑火暴搞笑到底

短信订阅
焦点新闻魅力贴士伊甸指南魔鬼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