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小光接受《新闻夜话专访》 |
主持人陈大会 |
编导:刘昊天 主持人:陈大会
播出时间:2003年12月25日23:30 CCTV-12首播
嘉宾: 葛小光 画家
导语:
欢迎收看我们的节目,这里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世界上最大的广场,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参观游览,在天安门金水桥这个地方大家会驻足停留,仔细地来看这幅画像,这是一幅闻名世界的画像,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缔造者,在这幅画像上可以说凝聚了无数人深厚的感情,一直到今天很多人还称呼他为毛主席。在今年的12月26号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的纪念日,今天我们特意采访了绘制这幅巨幅画像的画家葛小光,这是多年来他第一次接受电视专访。
访谈:
主持人:什么样的画家才能画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像?
葛:这个我从来没想过,这个工作交给我感到挺荣幸,画肖像的人很多,很多肖像画家都画得非常不错,具体这个工作交给我,我就认真完成。
主持人:这样的一幅画要画多久呢?
葛:一般半个月左右。
主持人:半个月左右,一个人画?
葛:对。
主持人:听说要画很多遍才能完成一幅画?
葛:绘画是用油画来表现的,油画有它一定的规律性,一般都是多层画法的表现方法,
主持人:多层画法就是要画几遍。
葛:对,对,它先起个轮廓,然后喷颜色,喷完颜色后,再逐步地深入,这样颜色比较厚重,看起来。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的主席像上是画了几层几遍呢?
葛:如果一块新画布,一般画个3遍到4遍。
主持人:等于是4张画?
葛:你看起一遍轮廓,是一遍,再铺一遍颜色,再调上一遍,再最后完成一遍。
主持人:作为一个油画家您最希望大家在主席像上看到什么呢?
葛:主席他是一个世界的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现在是一种怀念了,让人们自己去感受,每个人感觉不一样,通过这张画让他自己去感受主席这个人物。
主持人:你希望大家能看到一种精神?
葛:对,对,实际上他也是一种精神,虽然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但是他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
主持人:上级主管部门有没有特别的规定,要求你把毛主席画像画成什么样?
葛:那倒没有,很尊重艺术家的创作。
主持人: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像栩栩如生,这么大的一幅画,6米高,5米宽,把一个人画的跟真人一样传神,你怎么能做到呢?
葛:一个是通过绘画的技巧技法,按艺术规律来表现,再一个还有就是融入一些对他的理解,虽然是一幅肖像,尽量能够把他一世的风采,都能够通过画面来表现出来。
主持人:站在毛主席画像前面,你会感觉他非常有神气,这种神气是从哪儿来的?
葛:难以言传的。完全是绘画,艺术本身是一种感觉,视觉艺术。
主持人:就是说你可以把他画出来,但是不可以告诉我们,或者没法言传?
葛:不,这个艺术它难以言传的,只能意会,你自己去读,它像一篇文章似的,你读完每个人理解程度,深浅都不一样。
主持人:你能给我们描述一下那种神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神气?
葛:毛主席这个人他确实是一个伟人,我从一些资料里头,不管是照片,还是纪录片中看到,确实很伟大,他的举止很端庄,有意的去多寻找这方面的资料来看一看。
葛:看完了他这个一生,从韶山到(中南海),一生的照片,他有很多资料,你可以去感觉他,你的感觉不会像摄影师那种感觉,就是我根据我自己专业创作的需要,去感觉他,去感悟他。
主持人:有几个技术方面的问题,首先你画主席像,临摹的是一张非常小的照片,这么大的,而且是黑白的,但是画出来的是彩色的,画上这个毛主席脸上的色彩是怎么来的呢?
葛:那是二次创作,在创作中照片只是一个资料,你是通过很多照片,很多资料,主席这个形象已经在脑海已经变成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这个照片用起来,只不过是一个参考。
主持人:是一个外形的参考?
葛:对,外部轮廓,形象的参考。
主持人:但是你参考的是黑白照片,脸上的色彩怎么来的?
葛:他那个色彩是根据……
主持人:是你想像上去的?
葛:也不是想像上去,是根据它特定环境下,天安门广场,它是一个特定的环境,天安门它是红墙黄瓦,后面是蓝天,颜色都非常强烈,装饰性的色彩,金字型的构图,这张像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下,用什么样的颜色表现,能够更融为一体,再一个就是说,每天的24小时的光线变化不一样,你要把它考虑进去,一年四季的变化你也要把它考虑进去。
主持人:这是必须的。
葛:这是教科书里面没有的。
主持人:听上去挺神奇的,早上起来的光线,下午的光线和中午的光线都不一样。
葛:都不一样。
主持人:都不一样,都要求看上去怎么样呢?
葛:又让它能够适应外界的这种光线的变化,还要让它显得非常自然,不是那么特别失真,让人还有一种真实的感觉。
主持人:但是这些色彩是装饰性的色彩?
葛:倾向于装饰性的颜色,不能画的像真人的那种肤色。
主持人:又不能让人看上去失真?
葛:对。
主持人:你有没有听说过毛主席生前对自己的画像,有过什么样的意见、感受?
葛:这个没听说过。
主持人:毛主席生前他的感受、意见不知道,没有听到过,然后上级主管部门也没有什么特殊规定,也就是说这幅画像完全靠你的主观的判断和感受来创作的?
葛:这实际上是一种认可。
葛:一种认可。
主持人:一种认可,一进入到你画室里面,就剩你一个人,然后一个巨大的画布,完全进入你自己的世界?
葛:对。
主持人: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葛:就是你进入创作,入了这个境以后,那是一种很自然的,很享受的一种(感受),你去想像,你去发挥,你去创作。是一个很大的空间,实际上能融入一个,比如说中国的历史阶段,能跟毛泽东这个人物更能够集中精力的那么一个交流。
主持人:真的能感觉到自己和主席之间是一种交流?
葛:是一种交流,应该做到。它是一种交流,面对面的交流。
主持人:而且这种对话是没办法用语言告诉给我们观众?
葛:对,它难以言传,它很微妙。
主持人:古今中外历朝历代,能为伟人画像的画家总不敢把这个缺点画出来。一个是不允许,第二可能自己感情接受不了,在为毛主席画像的时候,有没有下意识地美化主席像?
葛:不,这个应该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肖像画是要给人真实的感觉,表现人的真实的精神面貌。就是说调整,要给它改变的地方,可能是因为当时摄影的环境,或者光线,或者比如有时候,这个人给他照相的时候,他处在病态,他的面容比较憔悴,精神不是特别精神,这些东西要通过绘画来把它矫正过来。
主持人:矫正过来。
葛:给调整过来,因为你画的是常态,这个肖像画我认为它虽然是表现一个人瞬间的这种神态,但是应该能够表现出他更深层的东西,一世的这种风采。
主持人:倒没有这种下意识的东西。
葛:不能,你就是要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客观现实,尊重历史,这样给人的作品才能更感觉到真实。
主持人:不可以修饰?
葛:如果要是太美化了。
主持人:太修饰了。
葛:不应该作为艺术的创作里头,你怎么样把握它。
主持人:你画的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像,关于这幅画像有很多传说,有几个跟你验证一下,一是这幅巨大的主席像,不管在天安门广场任何角度,尤其是在它的东面或者西面,你去看他的时候,有人说,不管在哪个角度,仿佛毛主席都在看着你,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葛:实际上他这张像,这个资料。
主持人:你是说他那张黑白的小照片?
葛:不是那么明显。
主持人:你把它给强调了一下?
葛:强调了一下领袖与人民的交流。
主持人:高6米,宽5米,这么大的巨幅画像,在中国可能是,或者在全世界可能是最大的人物画像,难在哪儿呢,画起来的时候?
葛:它的表现方法和一般的肖像画表现方法不太一样,因为它的画幅大,很多技术处理方面,都要根据巨幅画像的这种方法来表现。
主持人:比如说?
葛:比如说有些过渡要大。
主持人:比如说一幅小的肖像画过渡线就这么宽,但是在那个上面就这么宽?
葛:对,它就要虚了,如果你有些地方太实了,或者太外露了,看起来他的脸是花的,很死板。
主持人:我没记错的话你那个画室并不大,那里面放那么一幅大画比较窄小?
葛:对,比较艰苦,在视觉上看,空间上。
主持人:就离得那么近,画那么大的一幅画,怎么能出来,就是在很远很远,看上去都很栩栩如生,都很像的这么一个效果,都很贴切的这么一个效果?
葛:你要考虑到这张主席像的空间效果,画的时候要表现出来,(距离)最近你走到天安门的门洞底下,你也可以看出这幅作品(的效果)也可以看出来,然后呢,它的距离再不断远一直到纪念堂,这么大空间,它有近距离的效果,中距离的效果,有远距离的效果,你都要把它给把握好。
主持人:但是你在画的时候,这个画主席像离你,就是我们俩之间这个距离,这个距离来控制这么大的空间,这么多的收视点?
葛:还得近,就是一个胳膊的距离,就是一个画面了,就是这么近。
主持人:但是你要控制整个广场的效果。
葛:对,形啊,色啊,神态,大型,整个空间的效果,都要考虑。
主持人:一直到今天很多很多人,对毛主席还有非常深厚的感情,比如说天安门附近的警察,就有这么一个说法,因为他们天天看着这幅画,有的人说今天主席高兴了,明天又说了今天比较严肃了,听说过这样的话吗?
葛:每个人这种感觉不一样,
主持人:大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感觉?就是这么一幅人物画?
葛:这个挺微妙的,因为每个人读这幅作品的时候都带着思想感情,去审视,在那里找出自己的感觉。
主持人:我有一个比较细微的感受,就是现在正在挂的这幅画像,比一年前上一幅的画像要严肃一些,这是我的感受,这种细微的表情的变化,是您这个创作者在控制吗?
葛:可能是有些在创作过程中自然的流露。
主持人:创作思想会有变化?
葛:对,自然流露出来的这种东西。
主持人:你画了将近30幅主席像了,这些像完全都一样吗?
葛:那不可能。每幅作品它都不会完全一样。
主持人:天安门城楼上的主席像你画了26年,从1977年开始,一个画家或者一个人的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20多年,您这位油画家,应该怎么评价自己的职业生涯?
葛:就是我从事这一项工作感觉很荣幸,毛主席也是我很敬佩的一代伟人。再从艺术角度说,艺无止尽,有很多东西现在我还在不断地探讨,这个创作过程中,确实自己在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深化。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