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大学生该不该和民工一起挤火车?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1月09日01:29 人民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新闻点击:
民工挤火车渴望“国民待遇” 近日,南京一著名高校BBS讨论版上出现了关于“大学生为何不与民工挤火车”的热烈讨论,发起该讨论的发言者认为大学生享受了半价优惠、学生候车室等特殊待遇,而民工却未享受到类似的待遇,他提倡大学生应跟民工一起挤火车。跟帖者态度纷呈,但有半数跟发言者与发起人持相同观念。
记者来到南京火车站,看到候车室里并未挤满人,由于军人、学生出行高峰尚未出现,军人、学生专座还有不少空位,而广场上等候的100多人中有4/5是民工。记者采访了几个民工,他们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身体不停地发抖。对大学生的优惠政策,他们也很羡慕,民工周先生苦笑着讲:“他们又可以半价,又可以到暖和的候车室等车,我们就不敢想了。”一名年轻人插话:“这个世界是不公平的。”
评说链接:
工人日报:为什么“人性化”的恩泽就不能撒一点给民工?(作者:奚旭初)
这几年来,民工到城市谋生,受到白眼、嘲弄、呵斥的情形屡见不鲜。倘若民工得罪了城里人,侵害了城里人的利益,那自然也算事出有因,然而,问题的关键恰恰是,似乎什么理由也没有,或者说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这才让人感到悲哀。触景生情,不禁让人想到了“人性化”这个眼下出现频率很高的词语。据报道,在有些地方,老师批改学生作业,碰到错题不能打叉了,因为它伤害孩子的自尊,是不人性的;对正在服刑的罪犯的性生活也要考虑周全,监狱里应该设置“鸳鸯房”,否则也是不人性的……我不想在此评论这些“人性化”的是是非非,只是想说,为什么“人性化”的恩泽就不能撒一点给民工?为什么对民工就这样吝啬?更何况这根本不是施舍,而是民工应该得到的。
去年发生在广州的“孙志刚事件”,表面上看是一个大学生的死于非命,但我个人认为,确切地说,有关人之所以要胡作非为,敢草菅人命,恰是因为他们并不相信孙志刚是一个大学生,而认定他是一个民工。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这种身份歧视,似乎并不触犯哪一条法律法规,所以很难寄希望于法律的介入。但是,这种歧视却又在许多地方、许多场合、许多时候,以面广量大的形式给民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精神伤害。缩小城乡差别这句话,人们已是耳熟能详,但当身份歧视成为民工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的时候,这个话就显得很无奈、很尴尬了。
南方都市报:“大学生不与民工挤火车”无关公平(作者:毛飞)
在我看来,“大学生不与民工挤火车”表明大学生的可行能力要强于民工群体。“可行能力”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发明的概念,乃是指人们在特定情境中的选择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可以通过在校订票享受半价优惠,可以在学生候车厅候车;可以自己到售票厅里排队买全票或是在公共候车室里等车。与大学生相比,民工却只有排队买全票与露天等车一种选择。相形之下,大学生与民工的可行能力高下立判。
然而问题是,大学生在可行能力上的优势并非缘于社会不公平。首先,大学生所享受的“半价优惠”是有法律依据的。其次,大学生享受如此优待乃是国家支持教育的政策体现,其具有明显的合理性。最为关键的是,国家在予以大学生如此优惠政策的同时并没有损害社会其他群体的权益。在不降低社会总福利的情况下适当提升某一群体的福利,并非意味着社会不公平。
民工可行能力的受限制并非缘于大学生的存在,真正的根源是某些铁路客运部门的歧视政策。简言之,我们不能因为“大学生与民工挤火车”就说实现了社会公平。另一方面,“民工不能与大学生挤火车”乃是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不正当侵犯的结果,这才真正关乎社会公平。严令铁路客运部门撤消限制民工的“歧视政策”才是真正实现“挤车公平”的解决之道。
编辑留言:
大学生该不该和民工一起挤火车?大学生享受的春运福利是否合理?民工遭遇的“特别待遇”与军人和大学生享受的“特殊待遇”相比,是否算是一种歧视现象?最近有人提出应该取消只有部分学校大学生享有的车票半价优惠,您对这个提议怎么看?欢迎广大网友各抒己见,进行探讨。请将感言写入留言板,或将评论稿件寄至观点频道信箱。来源:人民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