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广州人是拯救小璇等5乞儿的幕后英雄,遵照他们的意见,我们的报道至今没将他们名字登出来 | 昨市民清早到医院探小璇 五乞儿在医院度过了快乐一天
策划 吴斌 撰文 本报记者 王丽凤 游曼妮 通讯员 杨贵轩 摄影 本报记者 朱元斌
核心提示
近几天,读者纷纷询问:拯救小璇而又一直不肯露面的刘先生等人到底是怎样的人?今天记者揭开其真实身份——他们讲着地地道道的广州话、年龄三四十岁、是纯纯正正的广州人。他们虽经商做生意但不缺人情味,广州人乐善好施、慈悲为怀的精神在他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昨天,小璇所住的广州市友好医院来客不断:大早就有老人从海珠区送来玩具,下午有张姨留下一煲鸡汤,广州寿星康乐城文娱部的姑娘们来到病房,为小孩们唱歌,一位民间慈善诗人把给小璇的爱心捐款送到了报社……孩子们在友好医院度过了快乐的一天
4天来,读者们的注意力一直追随着宫璇璇,一颗颗心经历了愤慨、痛心、焦急,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越来越多的读者的目光越过了宫璇璇,投射在一群背影身上,“我们想见见刘先生,要当面谢谢他们,谢谢他们为广州人争了光,告诉他好人有好报……”
住出租屋的普通人
其实这一段日子以来,只要有璇璇的地方,就一定有他们。从天桥上抱起璇璇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成了小璇最亲密的亲人。1月6日的下午,刘先生在灰尘滚滚的白云区嘉禾镇马路边,耐心地等待着记者,因为不认识路,我们让他们多等了一个多小时。一下车,刘先生一脸温和的笑容,忙不迭地先感谢起了记者。刘先生的样子很文雅,穿着呢子外套,架着眼镜,说话声音很斯文。但一说到小璇的事情,他就忍不住愤慨起来。
典型的广东靓仔
穿过窄小的城中村的土路,他领记者到了一栋普通出租屋的二楼,这里是朋友林先生的家。屋子不大,但很整洁,林先生是很典型的广东靓仔,个头不高但目光有神,他和妻子给小璇当全职保姆已经一个多星期了,他熟练地给小璇换尿布,穿衣服时候轻柔呵护,简直是个难得的“温柔爸爸”。在小璇周围,还围坐着好几个衣着普通甚至有些灰尘仆仆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刘先生的朋友,住在白云区,都是为了小璇的事情特意来帮忙的。
嫉恶如仇手段高强
当天晚上,我们坐上颠簸的汽车一同去找“三牙”,刘先生和朋友们几个大男人温柔地抱着小璇,用毛巾被把小璇包裹得严严实实,生怕她感冒。半路上小璇害怕了不愿意再走,还是林先生轻轻地刮了刮鼻子,柔声地说了一句:“小璇乖,姐姐这是帮你啊。”胜过记者火急火撩说的大篇道理。到了现场,他们兵分三路,两个人专职负责在车上照顾小璇,两个人在路口把守,刘先生陪记者上楼“摸底”,看他们这套有条不紊的安排,有点像有组织的“兄弟”。其实,他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这样豪爽地总结:“我们是好朋友,好兄弟,有什么事找我们帮忙绝对没问题!”
别看他们对小璇温柔有加,对待恶人的时候可是“硬碰硬”丝毫不露怯。当天晚上,林先生他们发现犯罪嫌疑人要溜,第一个冲上前一把截住了“王亚琳”的单车,反身又把想逃跑的中年男人堵在了屋里。
真实身份:普通生意人
刘先生他们到底是一群什么人?他们是干什么的?在记者第二次和他们见面时,略略知道了答案。1月8日下午,刘先生、林先生几人带着小璇到石井街派出所录口供。在派出所门口,记者看到了刘先生幸福的一家,他有个两岁大的女儿。刘先生和妻子都是地地道道的广州人,他大约30岁出头,做生意多年,属于很普通的小康人家。
林先生和妻子那天也来了,在派出所录完口供,陪着小璇来回颠簸了2个小时的车程赶去了医院。在车上拉开话匣子,林先生也是广东人,他们在新市附近开了间服装档口,生活比较宽裕,也有一个可爱的孩子。林先生和刘先生本来就是生意上的朋友,后来又常常一同参加公益活动,比如去老人院看望孤寡老人,而这些活动几乎次次是“夫唱妇随”。
想办家民间福利院
1月8日晚上,刘先生给记者发了一封邮件,深刻地阐述了他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却只字不提他们营救小璇的事迹。这几天,小璇要录口供,他们就陪在派出所,小璇一个人不肯在医院,他们就轮流值班。虽然小璇已经找到安顿之所了,刘先生他们表示一定会关注到底。
刘先生向记者透露他们的最新打算,通过救助小璇这件事,激发他们很多想法:被操控的流浪儿童往往不愿意说真话,最主要的原因是说出来也不一定能得到帮助。他们也许能得到短暂的温饱照顾,但时间一长又可能流向社会,送回老家躲了几天后被大人重新带出“江湖”,难有一套真正有效的机制能改变他们命运。
刘先生告诉记者,包括他在内的一些热心人士有意筹备民间孤儿院性质的福利机构,以社区福利院的形式分担政府压力,真正能够解决街头流浪儿童、乞讨儿童生活教育问题,以及照顾一些儿女不尽赡养义务的老人。他们预备春节之后就向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刘先生说:“珠江三角洲的经济条件好,很多市民愿意帮助别人,问题是光把钱给乞丐儿童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尝试把民间的力量集合起来,帮助更多的小璇。”
进展
市民煲鸡汤送到病房里
昨天市民探望络绎不绝,璇璇治疗方案初定
前晚,广州友好医院的救护车到石井街派出所接回五个小孩,医院考虑到小孩的具体情况,特意安排了五张床的宽敞病房,护士连夜为小孩住的病房重新进行了布置,病房显得十分温馨。
孩子全部进行体检
五个小孩除璇璇外的四个小孩璇璇前几天在刘先生家已洗澡身上又脏又臭,屎尿和什么难闻的气味都有,头上长满了虱子。护士姑娘们为他们一个个洗干净,并换上干净的新衣服。昨日上午各科室的专家们为五个小孩做了全面的身体检查。其他四位小朋友暂未发现皮外新伤口,要等各种检查结果出来才能确诊其余小朋友的病情。广州寿星康乐城文娱部的姑娘们来到病房,为小孩们唱歌,小孩们在病房里玩得十分开心。
市民送鸡汤送温暖
昨天有许多市民看本报报道,得知小璇等孩子在友好医院接受治疗,便不顾路途遥远转车数趟来看望这些小朋友。在广州白云区棠下做装修业务的黄先生夫妇带着12岁的儿子,早上9时就来到友好医院看望小朋友,并为小朋友送上了水果和巧克力;上午10时住在海珠区的李女士和75岁的母亲转了几次车来到广州友好医院,为小朋友带来了她儿子小时候玩的玩具。下午3时,家住沙太路大源村的张姨特意煲了鸡汤送到病房给小朋友喝。广州最早开办的民营养老院——广州金盘护老中心的20位护理员为小朋友捐款500元。
早上10点多,一个全身印着“走遍中国”字样的中年人白杨先生来到报社,他是一位民间诗人、慈善志愿者,从1983年春天开始孤身自费在全国公益旅游。小璇是他资助的第103名孩子,“我钱不多,只有66块钱送给小璇,是作诗的稿费。”
孩子重现活泼天性
小璇简直成了大忙人,不知道该和谁先说话好,下午快5点的时候,盼来了最亲的刘叔叔、林叔叔,搂住他们不肯放手。逃脱了暗无天日的乞讨生活,一下子得到那么多好心人的爱护,孩子们活泼可爱的天性迸发出来,穿着新衣服左瞅瞅右拉拉,好像还有点不太自在。生性调皮的小龙龙在病房里跑来跑去,热闹得不得了。
璇璇治疗方案初定
昨日广州友好医院徐满祥院长主持专家会诊会议,确定璇璇的治疗方案,初步结论为璇璇的主要疾病是脊髓脊膜膨出,脊髓栓系综合症。其双下肢瘫痪,膀胱、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都是由此引起。该病治疗施行手术的最佳时间是出生后1~3个月。但现在璇璇已有12岁,施行手术后下肢瘫痪及大小便失禁情况能否改善尚难以确定。现在治疗的重点是加强营养支持,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创面换药,促进愈合,必要时进行植皮手术。待一般情况改善、溃烂面愈合后,再根据检查结果研究是否进行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
他们是纯正的广州人
本报评论员 李月婷
广州人冷漠排外?缺乏爱心?为富不仁?很多外地的电影电视剧都把广州人的形象加以丑化。但是,在解救被丐头操纵行乞的女童小璇中起关键作用的刘先生、林先生等人,恰恰就是一群地地道道的广州人。他们身上没有任何头衔和光环,他们只是做着自认为做人应做的本分事,但从中我们看到了广州人慈悲为怀的本性。
连日来,《信息时报》对小璇和其他被操纵乞讨的小孩子的遭遇进行了追踪报道。在这些孩子得到妥善安置之后,读者们将目光放在此事的幕后功臣刘先生、林先生等人的身上,他们用敬佩的心情急切向记者打听这些热心人的详细情况。但是,很多读者都失望了,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宣扬自己,不想在传媒面前曝光。他们认为自己并不重要,救人才是关键。但是,记者事后了解到,能够在同情小女丐之余作出实际拯救行动的刘先生、林先生,是一群在商场中打滚多年的年轻人,一群纯正的广州人。他们不冷漠——在知道小璇的悲惨遭遇后,就把孩子抱回家,带着孩子到医院求医;他们充满正义感——在向报社求助后就还挺身而出围堵幕后操纵者。谁说广州人眼里看到的只是钱?看看刘先生、林先生吧,他们不求回报不问得失,就这样默不作声地将一群悲惨的孩子从苦海中救了出来。
刘先生、林先生,好人好心有好报,许多广州人都为你们感到自豪!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