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ages/c.gif) |
13吨洋“黑心棉”德州露馅 企业缺乏保护意识 |
![](/nimages/c.gif) |
![](/nimages/c.gif) |
| NEWS.SOHU.COM 2004年01月12日08:46 大众网-齐鲁晚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nimages/c.gif) |
|
本报德州1月11日讯 (通讯员 祖莹 徐宝峰 记者 信明栋) 1月6日,德州市的德棉集团从布基纳法索进口了一批非洲棉花,在检验时,却发现其中夹带大量发霉变黑的棉花,重约13吨。1月9日,德州检验检疫局对该批“黑心棉”进行了封存处理。
据了解,这批“黑心棉”共有56包,约13吨,价值人民币25万多元。检疫人员在检查中发现,这批进口棉花中,掺有大量发霉变质的腐烂棉花,不仅颜色、手感极差,还有一股呛人的油污味。
德州检验检疫局的有关人士说,自去年10月份开始,由于进口棉花价格大幅度上涨,进口棉花中重量短少和品级降低现象越来越严重,成为困扰进口企业的大问题。从近两个月来对进口棉花检验的情况看,不仅批批重量短少,而且品级不符率明显增多,有的批次品质降级4级左右,但出现这种“黑心棉”事件,在德州尚属首例。
为此,检验检疫部门提醒用棉企业,要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签订进口棉花贸易合同之前,应对客户信誉和市场情况进行认真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予以防范,保证合同的严密性和科学性。
|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