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沪京港等地科学家成功破解SARS病毒演化规律(图)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1月31日07:27 南方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1月30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进行SARS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进入:
南方网讯昨日(1月30日),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在广州联合召开的“SARS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新闻发布会透露:来自广东、上海、北京、香港和美国等地的60多位科学家经过8个月的协作攻关,揭开SARS分子流行病学之谜,破解了SARS冠状病毒变异和进化的规律。前日,国际权威科技杂志《科学》全文发表了这一中国科学家的最新成果,这表明该研究成果获得国际科技界的认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省长黄华华,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省长钟阳胜分别作出批示,对这一重大研究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并鼓励科学家们继续协作,再接再厉。 1月30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观察细胞的培育情况。
SARS病毒变异比艾滋病慢
这项有关SARS的基础理论研究庞大而艰深,由全国防治非典科技攻关组和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领导小组立项支持和组织,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共同主持完成。全国及美国共15个研究机构的60多位专家参加了协作攻关,其中包括广东省的21位专家。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国家南方基因组赵国屏教授等专家介绍说,研究SARS冠状病毒变异和进化规律,有助于认识非典起源和传播规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研究成果印证了动物是SARS病毒源头之说,揭示了病毒先由动物传人,经过在人体身上发生变异,进而发展到人传人的过程。研究还发现,SARS病毒基因组的中性突变速度仅为艾滋病病毒基因组突变速度的1/3.SAR病毒的基因组变异量相对较少、变异速度相对较慢的特点,将有利于其疫苗的研究。 1月30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人员在整理SARS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技术资料。(新华社记者 陈学思 摄)
SARS从中期起传染性增强
协作课题组通过广东和香港非典病人及果子狸的冠状病毒进行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对SARS流行病学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认识到SARS流行早期(2002年底—2003年1月底)具有独立发生、有限地域、有限传播的特征。这一特征提示该阶段冠状病毒的自然来源,其传染性与后来发生的超级传播事件时的病毒有很大的不同。
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将2002—2003年期间的SARS流行划分为早、中、晚三期,发现来自环境的SARS冠状病毒感染人类初期,致病能力和传播力似乎较弱,疾病相对易于控制和治疗;但由于受到强大的选择压力(如各种不同的治疗手段),病毒变异快,并经过一段时间在人体上的适应,流行病进入中期,从2003年2月起传播能力增强,出现了超级传播者的现象。进入流行晚期,病毒基因组则十分稳定。
专家认为,今年报告的三例SARS病例也是传染性和致病性不强,重现了2002年底、2003年初的流行早期现象。早期病例传染性不强,并不意味着今后出现的病例都是如此,我们不能放松警惕。但如果注意对可能来自动物的新发SARS病毒感染的监测,在病毒从动物传人的早期就进行有效的隔离,包括杀灭疫源动物,使之不在人传人的过程中进一步变异为传染性强的病毒,就可以避免再出现疫情在人群中的爆发流行。
广东省防治非典科技攻关小组总顾问钟南山院士说,这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说明大协作出大成果,它对目前禽流感防治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前,虽然禽流感人传人的现象不明显,但不排除将来会像SARS一样从动物到人,在人身上发生变异,进而人传人的可能,因此在疫情出现早期就应及时采取杀灭疫禽的措施。(编辑:李美仪)
进入:广东新闻 作者:记者林亚茗 通讯员沈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