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资建校学生埋单为哪般?形卡教育新话题(组图)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10日14:34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特别声明:新华网“青春航线”栏目的文章均为独家专访,任何网站、报刊、电台、电视台未经新华网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
联系电话:5582130 传真:0371--5582129
集资建校 学生埋单
新华网河南频道 报道:孟飞舟 刘立明 制作:杨静 监制:穆晓莉 审发《青春航线》栏目组
近日,河南省扶沟县城关镇的部分家长打电话反映,在扶沟县城关镇一中初一、初二就读的学生新学期每人交500元学杂费,初三年级的学生每人交600元,其中包括每人308元和408元不等的建校费。这些家长向记者咨询这笔费用该不该交。针对家长们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了扶沟县城关镇一中。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位于县城中部,始建于1971年。40多年来,于教学成绩突出,在当地是一所声誉较好的公办初级中学。那么这样的一所学校,为什么要向学生收取高于教育部门规定一到两倍的学费呢。记者到达扶沟县城关镇一中。记者:你是几年级的学生? 学生1:(初)一年级。
记者:学费交了多少?
学生1:500(元)。
记者:你今年的学费交了多少?
学生2:500元。
记者:学校开的有收据没有?
学生2:没有。
记者:你是哪个年级的?
学生3:我是三年级的,学费交了600元,包括100元的补课费。
主持人:在采访中不仅学生提到了建校费,就连学校收费公示栏里也明确写着初一、初二每人交308元建校费,初三每人交408元建校费。学校收这笔建校费的原因?这还得从2000年说起。当时的城关镇一中由于校舍房屋超期服役、年久失修,主体教学楼出现裂缝,随时会有危及师生安全的事故发生。
扶沟县城关镇政府 袁建设:后来派人过去鉴定,当时是下午5点多,鉴定为危楼之后,就通知学生转移。
无奈之下,学校只好把全校学生迁出校外,临时租用其他单位的空房上课。三个年级的学生被安排在县城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课。县城里的居民曾经编了一个顺口溜来形容当时的情景。
一中学生上学真希奇,今天东来明天西。就是说学生上学没有固定场所,没有教室。政府压力很大,包括县政府、城关镇政府。
主持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家长纷纷要求有关部门解决这一教学困境。在2002年全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前,扶沟县一直沿用的是村管小学、乡管初中、县办高中的旧模式。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是乡办初中,教育经费的划拨、教师人事制度管理权归乡级政府所有。面对无法使用的教学楼、东奔西跑求学的孩子们以及苦苦相求的学生家长,城关镇政府开始寻求解决这个危机的方法。
扶沟县城关镇政府 袁建设:县、乡两级政府都想办法酬钱,建
这个教学楼,这中间酬了有一年多也没有酬来钱。
主持人:几百万元的危房改造和修缮费对于扶沟县城关镇政府来说是一大难题。在随后的日子里,城关镇政府虽然想尽一切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但和实际需要的金额还相差很远。最后城关镇政府借鉴其他县市的经验,决定吸引民间资金投资教育。
扶沟县城关镇政府袁建设:在县电视台打了广告,看谁愿意来镇一中投资,当时连着打了两次,没人应。为啥没人应呢?就是不信任政府。
主持人:2001年,城关镇政府找到城郊乡南关村村党支部书记马振亚,经过多次商谈,双方达成了协议。
扶沟县城关镇政府袁建设:当时几个领导私下里给他做了担保,就说你干吧,政府没钱还,俺几个给你弄钱,你盖起(楼)你不想干了你再不干。你要多少钱给你多少钱。
主持人:城郊乡南关村村党支部书记马振亚自己搞过几年企业,手上有施工队,还有几十万存款。在当地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在跟城关镇政府签定协议后,他通过银行贷款,并且利用自己的施工队伍在原校址的基础上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在城关镇一中的改建过程中,马振亚没有按先预算、再投资、然后决算的常规进行,而是建成后再进行评估。整个建设过程也全由自己一人操控。目前新校园的评估价为800万元。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校长 何东林:共投资据我所知道就是经过审计部门审计投资800万(元)左右。
记者:这个审计部门是哪一级审计部门?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校长 何东林:好象是审计事务所,县级(的)。
主持人:2002年学校建成后,除了五层高的新教学楼外,还修缮了老教学楼,增加了两个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室、两个多媒体教室,并且与北大附中签订协议,成为北大附中远程教学基地。2002年9月,全校2500多名师生高高兴兴搬进盼望已久的新教学楼中。在学生们高兴之余,家长却发现新学校每学期500至600元的学杂费似乎比往年高了许多。但是为了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长在并不十分情愿的情况下掏出了这几百元的建校费。
记者:省教委规定的初中阶段孩子应该交的学费(是多少)?
家长1:不知道。
记者:你觉得这600块钱交的多不多?
家长1:交的有点多,学校里有规定的,那也不知道要交多少钱,咱也不知道。
记者:开的有发票吗?
家长1:开的有发票,交给学校了。
记者:为什么交给学校了?
家长1:不知道。
记者:你现在手里有收费的收据没?
家长1:没有,啥都没有。
家长2:那反正是不低,一般在农村乡政府才200多块钱。200多块钱、500多块钱比那多一半多,一年下来一千多块钱。你一说建校费谁都不想交,你不交没办法对不对?不交学生上不了学,你再去底下(农村)上?
主持人:据城关镇一中的李校长介绍,学校收取的学费将和投资人采取分成的方式,校方只拿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学杂费,其他归投资人所有。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校长何东林:初一、初二是收192(元),这里边包括电教费12(元),包括杂费50(元),包括代收费130(元),这是192(元),(初)一、二、三年级收的费用相同,但是这里边投资方收走的钱(初)一、二年级收走308(元),三年级是408(元)。
主持人:据了解,这种分成方式是扶沟城关镇政府和马振亚双方早就协商好的。
扶沟县城关镇政府袁建设:大致协议就是这样,每(学)生每年总收600块钱,收20年,连本带息。收了20年之后,他所投资的一切归国家所有。
主持人:据马振亚介绍:双方的合作时间是25年,也就是说这笔每学期308元的建校费总共要收25年。25年之后教学楼及各种教学设施才归城关镇一中所有。在采访中记者粗略的算了一笔帐,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按2500名学生来算,每人每学期308元。那么马振亚每学期就可以收到77万元的回款。每年将高达154万元。
主持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义务教育学校应加强对收费工作的管理,对政府批准的收费,要公开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教育收费管理由各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共同负责。那么扶沟县城关镇一中的收费情况是经过哪一级政府批准的呢?
扶沟县教育体育局王建业:在合同签定之前,城关镇政府没有向教育行政部门来反映,也没有说这个问题,甚至这个受益者的主体城关镇一中的校长也不清楚,只是乡里一个原来分管教育的领导说,你叫教室腾了,给你盖房子,校长就知道这些。
主持人:看来这个建校费标准仅仅是城关镇政府和马振亚单独约定的。就连扶沟县物价局也不知道学校收的这笔建校费。 扶沟县物价局收费股刘慧丽:他也打过报告,俺没有给他批,上面没有政策,咱只能核发收费许可证,只能按上边省、地的文件。没有文件一点也不管让步,不管往下批。
记者:没有经过物价部门批准的话,他能收这个集资建校费吗?
扶沟县物价局收费股刘慧丽:按说是没有经过批准的不能收,按规定必须得所有的收费都得按收费许可证上核发的项目收,这是国家的规定。
主持人: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在整个收费过程中,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成为了一个单纯的收费机器,因为学校的改建以及收费协议双方是扶沟县城关镇政府和马振亚本人。城关镇一中仅仅是一个执行者而已。
记者:回报是怎么样的一种方式?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校长 何东林:回报问题由政府和投资者协商,学校这个事好象不该管。
记者:你们替马振亚来收的建校费,你们在这里不是有作用吗?
扶沟县城关镇一中校长何东林:这是依据政府和投资者签的联合协议去办事的,作为学校来讲,作为我来讲,还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听党的领导,听从党的召唤。
主持人:记者曾多次向城关镇政府和马振亚索要当时投资办学的协议,但双方都以找不到为由拒绝提供。在马振亚投资建校的过程中是否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审批程序和评估机制,这些我们无从知晓。目前,城关镇一中已归口到扶沟县教育体育局管理,但由于事情发生在归口管理之前,所以,对于镇一中目前的性质、收费标准及是否应该有上一级教育部门的招生许可,县教体局也表示无可奈何。 扶沟县教育体育局王建业:这个学校是2002年以前建的,2002年它的管理权还在乡政府,2002年8月以后,收归到(县)教育局来。在2002年以前,合同如何签定的,咋进行建校的,投入多少,回报的比例都在城关镇政府。
主持人:一学期五、六百元的学杂费对于扶沟县这个并不富裕县城里的学生家长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负担不起这沉重的学费,只得把孩子转到收费正常的农村学校读书。
学生:好多学生因为学费都转到乡下去了。
主持人:学校房舍老化危及师生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寻求社会力量支持,使一所好的学校能够健康发展下去,这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我们国家实行9年义务教育制度,就是要为所有孩子创造接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如果好的学校建成了,孩子们却上不起学了,那么,再好的学校又有什么用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