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11日18:18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新华网吉林频道2月10日电 加快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和振兴,是决定吉林前途和吉林2700万人民福祉的重大历史机遇,是全省上下的中心任务。为此,省委决定今年要在全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解放思想、二次创业”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全力推动我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发展之所以落后于沿海发达省份,除地理条件、体制机制等因素外,还有深层次的思想、文化方面的原因。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首先要解决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发展氛围等方面的问题。这些深层次的问题不解决,很可能重蹈覆辙走老路,也难以走出困扰我们多年的“东北现象”。开展“解放思想、二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大战略决策,以及省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重大部署,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推动实践为目的,着力解决制约老工业基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问题,形成抓住新机遇、树立新观念、谋求新突破、创造新业绩的社会氛围,动员全省人民投身二次创业、振兴吉林的伟大实践。开展“解放思想、二次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全省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理清思路,真抓实干,推进吉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振兴老工业基地,标志着我省进入了新的创业期。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和努力,我省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有了一个较好的工作基础,同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我省一些干部群众存在着信心不足、观念滞后、创业意识淡薄等问题。这种状况,与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要求很不相称。针对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以“解放思想、二次创业”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包括:
———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认清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意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基本省情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认清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的基本省情,既要看到计划经济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等问题,也要看到我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具备的良好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坚定信心。
———发展思路教育。引导干部群众认清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管理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最大障碍,必须坚持以改革开放促调整改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坚持自力更生、推进全民创业,坚持积极、科学、理智的态度,用新思想、新体制、新机制、新方式,走出一条具有吉林特色的振兴之路。
———市场观念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培养和树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争、效率、开放、诚信等观念群;破除单纯依靠政府,忽视体制、机制转变,片面追求速度、规模的思维定势,树立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实现振兴的思想,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化解矛盾、推进工作,提高投身、适应和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大力宣传解放思想、锐意改革、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促进全民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进一步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广泛开展创业促进活动,在全省形成鼓励创业、追求创业、支持创业的良好社会风尚。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要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举措列入重要日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周密安排。各地、各部门要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坚持把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用理论学习和思想解放的新成果,推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实践,用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的成果检验教育实践活动,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来源:吉林日报)新华网吉林频道责编 齐海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