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大代表: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11日17:52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2月10日下午,平顶山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
王全书代表说,李成玉省长的报告实事求是,客观全面,对2004年工作的安排。总体目标明确,工作重点突出,政策措施具体,体现了“五个统筹”的要求;准确鲜明,文风刮\实。我坚信,只要我们按照李省长的报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开创全省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在谈到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时,他说,李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关键在县域经济,重点在县域经济,难点也在县域经济,必须把发展县域经济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我省为尽快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所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必将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他说,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我省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_抓住了工业化,就抓住了县域经济的“牛鼻子”。因此,发展县域经济要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的要求,坚持以工业化为主导,以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着力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一要主攻民营经济。县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没有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提高,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大突破。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实行民营主导战略。要按照思想上再放胆、准入上再放开、融资上再放活、政策上再放宽的要求,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加快发展。一抓解放思想;二抓招商引资;三抓能人效应;四抓政策扶持。通过多方努力,在全省形成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型企业“顶天立地”的发展局面。二要培育特色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县的一条有效途径。培育特色经济,要注重发挥资源、区位、技术、人才、观念等方面的优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旅游则旅游、宜商贸则商贸;要注重利用市场机制创造优势,善于把握趋势,发展和放大优势。按照这一思路,培育特色经济要重点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发展资源主导型特色经济。资源是一个地方发展经济的潜在财富,要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二是发挥技术优势,发展加工主导型特色经济。技术优势既包括传统工艺,又包括现代技术。三是发挥市场作用,发展市场主导型特色经济。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或靠专业市场的带动,或靠销售大军的拉动,走“专业市场十企业群”或“销售大军十企业群”的路子。三要壮大集群经济。集群经济是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结合点,能够有效地提高县域工业水平,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据测算,企业相对集机连片开发规模在5平方公里以上,用地可减少30%,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可减少20~30%,能源消耗可节省40%,行政管理费用可减少40%,资金利润率可提高20%。发展集群经济的关键,一是要与培育主导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加工业;二是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加快产业聚集;三是制定鼓励发展集群经济的配套政策,解决好企业敢于进、愿意进、留得住、收益高的问题,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增强集群经济、块状经济的吸引力。四要发展配套经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以城市经济为主导的新时期。适应这一趋势,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主动服务城市,大力发展城市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绿色食品、工业原料和各种服务。这方面,机会很多,市场很大,要通过研究城市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全球和我国生产社会化、专业化的发展,优势大企业纷纷将非核心生产向外扩散,给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发展带来很大的配套空间。县域经济要密切关注这一发展变化,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集团、优势企业的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围绕其主导产品生产配套零部件,加工品牌产品,甘当配角,当好配角。五要提升劳务经济。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省的最基本省情。发展劳务经济,就是要变劳动力资源为劳动力资本,不仅可以挣票子,而且可以换脑子、’学点子。办厂子。发展劳务经济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多层次、多渠道输出,既输出普通劳动力,也要有组织地输出具有较高技能、掌握较多专业知识的劳动力;既注重向省外输出劳务,也应注重向有市场的省内大中城市输出劳务;既注重向国内输出,也要注重向国外输出劳务。二是加强培训,建立长年培训基地,进行有目的地培训,有针对性地输出,满足市场对较高层次劳务输出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劳务经济的组织化程度。三是创立品牌,提高劳务输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要学习借鉴国内外、省内外的先进经验,通过长期努力,培育和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要通过全体外出务工人员的艰苦努力,树立“河南民工”的良好形象。四是搞好跟踪服务,维护合法权益。要建立包括就业咨询、职业介绍、权益维护在内的社会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外出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成立必要的机构,加强与用工方的合作,派驻专门人员协助用工方加强对输出劳务的管理,积极为务工人员搞好各种服务,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五是积极实施“回归工程”。要创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机制,把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纳入招商引资范畴,积极为返乡人员提供创业平台,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