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mages/c.gif) |
两会关注百姓一日三餐 |
![](/nimages/c.gif) |
![](/nimages/c.gif)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12日12:50 黑龙江日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nimages/c.gif) |
|
一日三餐,往往离不开酱油、醋两样东西。然而,近日中央电视台“中国质量报告”栏目相继播发了国内一些企业用人体毛发产品配制酱油、工业用醋酸配制山西老陈醋的报道。一个个意想不到的画面,让百姓震惊。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了百姓关注的热点,更成为代表们讨论的话题。
省人大代表、呼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传良认为,食品生产是一个过程,要保证我们每天吃的东西都是安全的,必须要保证其生产的全程安全,这就需要每个参与生产的公民都要有社会公德意识,自觉遵守、维护社会公德,不为个人利益所动,按照有关食品生产的标准,严格把关,为食品的安全共筑安全网。
对制假和售假的个人或企业,一经查实,要予以重罚,必要的还应追究其刑事责任,罚他个倾家荡产,不能只贴个封条,罚个千八百的就了事。各级政府绝不能因为眼前的经济利益袒护制假和售假的个人或企业。
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加入监督的行列。目前在我省乡镇,社会监督员制度还是一个空白,而这里恰恰又是人口众多的地方,加之交通便利,进货渠道的繁多,为一些伪、劣食品流入乡村市场开了方便之门。因此,建议在乡村尽快建立起社会监督员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社会监督员的作用。
近年来,我省大米已在国内市场有相当的影响,目前大豆也成了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据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负责同志介绍,我省一些大企业生产的酱油和醋的质量都不错,为此,周传良代表言辞恳切地建议,我省在实施食品安全工程中,要充分利用我省食品生产环境优良、地理环境好、绿色产品多等优势,把握时机,把黑龙江的优质食品宣传出去,推向国内市场。(黑龙江日报)
|
|
![](/print/c.gif)
|
![](/print/c.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