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土地为啥鲜见民企巨人?政协委员关注民营经济发展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13日08:49 黑龙江日报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民营经济的比重较小,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不强”,“发展环境还不尽如意”,《政府工作报告》直陈我省存在的问题。“民企为何规模小,黑土地为啥难长出民企巨人”,成了这几日委员们点评率最高的话题。民企遭遇“成长烦恼”
“企业发展太慢了,我们做企业的也太累了,发展越大难题越多……”8日下午,政协会第一次分组讨论,牡丹江丹峰模料模具集团董事长王宝山的成长烦恼,引起本组诸多民营企业家的呼应。
王宝山感慨,企业规模小,我们就盼着做大,以为规模经营就好了。可一旦有了点规模,我既要忙于企业运转,又要付出精力协调、疏通方方面面的关系,再加上市场竞争加剧,做大做强真是不容易。
天利和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丛林章说:“市场交易费用大小是衡量一个地方经济环境好坏的标准。交易费用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按理说,企业越大,成本会越低。但我省的情况是,企业越大成本越高,高就高在间接成本上,比如企业小时,办事可能就通过一两个部门,大了就要跑多个部门,盖一个章几天,一个项目下来就要几个月。”政府应做优化环境的主体
“民营经济从未像现在这样得到重视”,这是许多委员的共识,但大家认为,要想改变“小打小闹”局面,还需用“猛药”。
葵花药业副总经理袁乐平委员认为,企业对环境非常敏感,企业要赢利,就要寻找有利于赢利的环境,而为企业提供这种环境的,应该是政府。
袁乐平根据自己多年管理企业的体会说,有些政府部门有个认识误区,以为企业需要的是放宽政策。实际上对正在壮大的企业来说,更需要的是优化规范环境,让法制环境健全,企业有法可依,减少诉讼成本;让行政环境高效,减少企业办事成本;让政策环境规范,企业免受乱罚款、走人情之苦;让人文环境健康,让企业能扫除干扰,一心一愿考虑自身发展问题。
说到公平待遇,“招来姑爷气走儿子”的现象依然存在。肖明渊委员说,目前各地招商引资,普遍存在重视“姑爷”轻视“儿子”的问题,最直接的体现是所享受政策的不平等。这造成的恶果不单是走了一个企业,给外来企业也带来不好的印象:当地的都留不住,环境可想而知。
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钱茂忠委员认为,为民营企业壮大优化环境,必须出重锤,抓一阵子不行,要有震撼力。要像保护生态环境一样保护我们的投资环境。汲取养分,强壮自身“软肋”
来自企业界的委员们也认识到,我省民企弱小,除了外部环境外,自身也存在软肋。其中当务之急是提高管理者自身素养。
省工商联组基本上都是来自民企的代表,他们在讨论中达成共识:总的说来,我省民营企业创办时间还很短,企业老总大多是创业型,而不是管理型。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企业非常稀少。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他们就会觉得力不从心。
黑龙江大学教授朱荣科出招,民营企业经营者要摒弃“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学习经济理论和现代管理方法,将对企业的经营由“致富动机”提高为“创业动机”。在管理上可以引进外来管理者,改变家族化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健康成长。(黑龙江日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