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表建议件件关乎民生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16日16:03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新华网吉林频道2月16日电 记者从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了解到,截至14日18时,大会共收到代表建议和意见186条,主要涉及整顿医疗卫生秩序、加快城市建设、规范行政执法等内容,件件关乎民生。
建议一:打击“医托”
毕黎琦等14名代表在《关于打击、根治“医托”的建议》中提出,在大医院或火车站、汽车站等地有一些受人雇佣、指使,专门蒙骗就医者的“医托”。他们用各种手段将患者骗至给他们付“酬金”的诊所或医院,使患者遭受人财两空的厄运,不仅钱被骗光,甚至病情加重,这种现象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医托”的行为不亚于“谋财害命”。“医托”的出现扰乱了医疗秩序和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稳定。
毕黎琦建议,应严厉打击、根治“医托”。对抓到的“医托”要追查其背后的指使人(即指使其行骗的诊所或医院),对这些雇佣骗子的幕后指使人给予严厉处罚,对屡教不改的骗子应给予劳动教养;对雇佣“医托”的诊所或医院给予吊销执照等重罚,并在新闻媒体上曝光,提醒市民不要上当;应让公安部门(负责与医院联系、调查、取证等)、医疗卫生管理部门和新闻媒体联手,进行综合治理,彻底根治“医托”现象。
建议二:整顿病房“外包”
毕黎琦等12名代表提出了《关于整顿、规范某些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建议》。建议中提到,省内有的医疗机构出于商业目的,把自己的门诊或病房租赁给个体承包人。一些承包人的医疗行为无人监管,还有的个体诊所、美容机构存在严重的违规经营行为,给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扰乱了医疗卫生行业的正常秩序,人民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证。因此,对病房“外包”现象亟须加强监管。
毕黎琦建议,应严禁医疗机构将门诊或病房租赁他人用于行医活动;对不具备条件的诊所、美容院或其他医疗机构,要坚决取缔;对目前已出租的门诊或病房,严格审查承包人及其雇佣的医护人员是否具有“执业证书”,是否有行医资格;行医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给患者施行的治疗项目是否有效,是否安全,是否经过卫生主管部门审批或专家鉴定;使用的药品、一次性卫生材料及医疗仪器是否为合格产品,使用药品是否过期等。
建议三:全天开放地下行人过街通道
代表王卫东在《关于全天开放地下行人过街通道的建议》中说,长春市现有红旗街、重庆路、站前广场三处地下行人过街通道(以下简称地下通道),均位于市内商业区,车辆、行人流量大。在这种情况下,地下通道就是供行人安全过街的通行空间,可以避免行人对机动车的干扰,确保交通安全畅通。
王卫东在《建议》中提出:如北京等城市一样,全天24小时开放地下通道,保护行人安全通行;取缔地下通道内的摊床商贩等非交通占道,保证行人通行空间不被侵占;增设地下通道入口及通道内的指示标志,对影响指示标志的广告招牌予以取缔,给行人提供方便,提高地下通道利用率,减轻路面交通压力。(来源:新文化报)新华网吉林频道责编 齐海山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