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马其诺防线”土崩瓦解的背后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17日14:13 人民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1945年4月,德国宣布投降后不久,苏联开始着手对日作战的准备。为了保证战役实施的突然性,苏联煞费了一番苦心。苏联在远东的铁路线离边境非常近,只有2~4公里。为了不让日军发现战略意图,苏军在运输过程中实施了周密的伪装,在靠近边境地区的运输,白天只少量增加运输车次,夜晚进行“饱和”运输;苏军部队到达集结地域后,严格保持无线电静默,并控制人员的户外活动。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后,1945年8月8日22时50分,苏联向日本宣战。8月9日0时,在对日作战最高司令官华西列夫斯基的指挥下,苏空军对中国东北的主要城市和日军的主要防御设施实施了大规模的空袭,同时地面部队从3个方向向关东军展开了猛烈进攻,苏军空降部队则在长春、沈阳等城市实施机降,像一把尖刀插向了日军的腹部。日本关东军被分割成数块,南北不能相顾。
就总体而言,日本关东军大多一战即溃,但在一些局部战斗中,日军仍负隅顽抗,其中尤以虎头要塞之战最为激烈。乌苏里江边的虎头枢纽据点是关东军精心设计并驱使一万多名中国劳工耗时6年修筑的坚固要塞,号称“东方马其诺防线”。当时有1900余名日军在此坚守。苏军久攻不下,便改换战术,先用训练有素的哥萨克狙击手封锁日军的火力点,在控制了要塞的洞口和通气孔后,将汽油灌入地下工事,用燃烧弹点着,使不少日军被烧死或窒息而死。苏军还将自行火炮开到要塞的坑道口边,在近距离用火炮直接对洞口内连续轰击。最后,虎头日本守军除约70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击毙。1945年8月22日,在长春关东军演习场,关东军山田乙三司令官率97名将领向苏军投降。日本关东军虽然在兵力和武器装备上较之苏军处于下风,但他们毕竟有近百万之众,在中国东北已经营14年,熟悉当地的地形、民情,还建造了大量坚固防御工事。战前苏军统帅部估计,结束对日作战短则两三个月,长则需要半年以上。可事实上交战仅13天关东军就土崩瓦解。个中缘由发人深思。
尽管战前苏军采取了很多保密措施,隐蔽作战企图,但关东军如果提高警惕,加强侦察,就不可能对其3个多月的大规模兵力调动毫无察觉。究其原因,主要是日军在战略判断上出现失误。日军一直将美军视为盟军对日作战的主力,特别是美国投下原子弹后,日军将美军可能对日本本土的登陆行动作为防御的重点。对于苏军的重拳出击,日军虽然也考虑过,但他们认为中国东北10月份以后就要进入冬季,苏联没有把握在两个月(8~10月)之内击败关东军,也不会在天寒地冻的环境下对日作战,所以苏联红军即使发动全面进攻也要等到来年春季以后。正因有以上的判断,当苏军利用雨夜发动全面进攻的时候,日军没有任何准备,关东军司令官山田乙三甚至还在丹东找歌舞伎寻欢作乐。假如日军能够对苏军行动提前有所判断的话,恐怕苏军很难在半个月之内就击溃关东军。未来高技术战争具有突发性、节奏快、初战就是决战的特点,这对战略判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指挥员在作出判断时,应将科学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战略形势、敌我力量对比、敌军可能的行动等诸多因素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动态分析,从而为正确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日本关东军在东北全境层层布防,并在一些险要地段精心构筑坚固防御堡垒,形成数道防线,企图以分兵把口、分层狙击的战术手段抵抗苏军的进攻。然而,当时苏军的作战理论已飞速发展,在进攻上强调以机械化部队进行快速的大纵深作战———在日本关东军的薄弱防御地段打开缺口后,立即扩大突破口,高速向纵深推进,再以空降部队的纵深机降,使日军的防御体系彻底瓦解。虽然日军在个别防御地段也作一些顽抗,但那只是被动挨打的消极防御,没有主动的反击,因此失败是必然的。克劳塞维茨曾指出:“纯粹的防守同战争的概念是完全矛盾的,在战争中防守只能是相对的。”恩格斯也曾指出:“消极防御,即使有良好的武器,也必败无疑。”因而,在防御作战中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要辩证看待防御和进攻的关系,不能将进攻和防御两种作战样式割裂开来,而应在防御过程中,适时进行反击,改善防御结构,使防御保持弹性。二要处理好防御前沿和纵深的关系,现代进攻作战是在全纵深范围内进行的立体进攻作战,防御一方不应固守过去层层设防的线式防御模式,而应实施动态、非线式的全纵深防御,将反击与防御、正规战与游击战有机地结合起来。来源: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