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土之恋--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刘东生 |
|
|
|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20日10:21 新华网 |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大 中 小】【打印】 【关闭】 |
|
|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记者张景勇)80岁上下,探索的足迹仍遍布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球三极”;60年潜心研究,被誉为“黄土之父”;平息170多年来的黄土成因之争,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直至今天,87岁仍然活跃在国际地球环境科学舞台,引领世界黄土研究潮流,走在全球变化研究前列……
他就是被称为“超级老头”的刘东生院士,这位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刚刚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枯燥?不!因为经常有新发现,其中的乐趣难以形容”
曾经有人形容说,人类要了解地球数百万年的变化历史,必须读三本“书”:一本是深海沉积的历史,一本是极地冰芯的历史,第三本便是黄土的历史。刘东生就是在黄土形成和演变历史研究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人。
“黄土地是我们世世代代休养生息的地方,它是一个巨大的地质文献库,隐含着地球环境变化的各种信息,它像一把钥匙,能够解开无数的谜。”黄土,在普通人眼中或许只能看到沙尘暴或贫困,但经过近60年的“亲密接触”,刘东生已将其视作生命一样的宝物。
“但近60年扎根黄土研究不枯燥吗?”
“对于科学工作者来说,每次新发现都是非常有意思的事,其中的乐趣难以形容。如果没有兴趣就不做了。”今年已是87岁高龄的刘东生,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面对记者的提问,他的回答非常坦率。
话虽这么说,其实与刘东生相处已久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同事们都明白,除了兴趣之外,那份责任、那份执着,在他近60年的黄土研究中更是不可或缺。
这从刘东生为何选择黄土研究的讲述中可见一斑:“我工作后主要从事古脊椎动物研究,尤其是鱼化石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关注。到上世纪50年代初时,周恩来总理请一位日本记者讲环境问题,我印象非常深,后来总理提出要重视环境问题,我就从单纯的地质研究转向地球环境研究,开始了与黄土的不解之缘。”
与刘东生一起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老伴胡长康的评价可能更“权威”:“他为人老实,就是想着干活,多做些工作。我们曾经在南京住了七八年,可周围的景点从来没去过。”
“他把黄土看成自己的生命。”与刘东生接触过的人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他的同事们不会忘记: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刘东生等人穿越黄土高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完成10条大的1000多公里的剖面,吃住都在野外,且全是步行;刘东生带队从北京开车去西部进行野外考察,每天早上6点起床,夜里还要召集开会,研究问题;在长白山考察,天气恶劣,学生们草草画完图就跑到车里,可等了半天也不见老师回来,原来他仍在仔细画图、记录……
“他是一个超级老头。”同事们这样评价刘东生。
这个“超级”自然包括笼罩在刘东生身上的“耀眼光环”: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四纪(地质学上的一个时期)研究委员会主任,国际第四纪联合会主席……
当然“超级”还远不仅是以上这些,他60年如一日,潜心于黄土研究,至今没有停止野外考察,在七八十岁时仍然亲临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任何科研都会有挫折,黄土研究不会例外,但刘先生执着的科学追求、扎实的学风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成就与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密不可分。”刘东生的学生、也是他的同行郭正堂研究员说。
正是这份执着,刘东生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成就,打开了地球气候的天书——黄土。
“他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所受到的尊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
“国际著名、深受尊重”,“他的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所受到的尊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为过”,国际同行对刘东生这样的评价是否恰当?当人们了解他的成就之后,心中自有定论。
从1804年以来,国际上对于黄土的成因存在两种学说——“风成说”和“水成说”。从20世纪50年代起,刘东生对黄土高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分析,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中国的黄土堆积》等多部专著,提出了有重要突破的“新风成说”,把风成沉积作用从黄土高原顶部黄土层拓展到整个黄土序列,并把过去只强调搬运过程的风成作用扩展到物源-搬运-沉积-沉积后变化这一完整过程。这平息了“风成”、“水成”之说,为全球变化研究奠定基础。
1909年国外学者提出的四次冰期理论,主导了20世纪前半叶的古气候学研究。1958年,刘东生根据黄土与古土壤的多旋回特点,发现第四纪气候冷暖交替远不止四次,对经典的四次冰期理论提出挑战,最终建立了环境变化的多旋回理论,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
上世纪80年代,刘东生基于中国黄土重建了250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使中国黄土成为古气候变化记录的最重要档案库,与深海沉积、极地冰芯并列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三大支柱,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为国际科学界所信服。
1964年至今,刘东生还致力于青藏高原隆起与东亚环境演化研究,把青藏高原研究同黄土高原研究结合起来,把固体岩石圈的演化同地球表层圈的演化结合起来,开辟了地球科学一个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这些成就的列举或许有些单调,但足以让人们肃然起敬。”刘东生的同行们说。刘东生在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理论贡献,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他发表的文章被国际著名检索系统SCI(科学引文索引)引用3000多次。2002年获国际最高环境科学成就奖——泰勒奖,这个奖授予对发现和解决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黄土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再有几代人也不能完全搞清楚”
一辈子与黄土打交道,研究数百万年前的古环境,是不是离今天太过遥远?
“其实,刘东生的研究成果一直同自然环境、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古环境的温度、湿度、水文、植被等演变过程和周期规律,对认识今天以及未来环境和气候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丁仲礼研究员说,“比如,近年来我国沙尘暴频繁发生,除了人为破坏地面植被等原因,是否与自然界周期性干旱气候演变有关?这需要大跨度的自然历史演变及其规律作为研究背景。”
“研究过去只是为了将来,否则研究就失去了方向。”刘东生认为,阅读中国黄土这本书,越往过去追溯就越困难,黄土再有几代人也不能完全搞清楚。
正是为了把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黄土研究清楚,刘东生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发挥团队精神,正如他在获得泰勒奖时受到的评价:“刘东生博士不仅在诸多基础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著贡献,也在激励和培养中国年轻一代科学家方面做出了具有重大影响的贡献。”
50多年来,刘东生言传身教,培养了大批研究人才,现已成为科研战线的中坚。自1982年至今,他一直坚持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授课,目前仍在指导研究生的野外考察和室内研究。
中国黄土的几代研究者与他们所研究的黄土年代,呈现一个有趣的序列:刘东生基于黄土建立了250万年来最完整的陆相古气候记录;此后,刘东生的学生丁仲礼等人把它推到600万年至800万年前;再年轻一辈的郭正堂等人更是追溯到2200万年前。
“对于地质学科,新人才的补充非常重要。探索地球的未知奥秘富有吸引力,需要有更多年轻人参与研究。”刘东生向青年人发出召唤。(完)(来源:新华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