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说,在这样大的历史格局下,既要保持北京的文化传统,又要建设现代化、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北京,“就我对他的了解,王岐山在这些方面会有大思路。” 2月21日,王岐山当选北京市长的消息被媒体公布。细心的市民发现,新市长的简历特别长,足足有700多字。 这位西北大学历史系的76届毕业生,在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搞过理论,在建设银行当过副行长,还在广东、海南做过地方首长。 “这种多面手正是培养高级领导干部的方向。”中央党校党建部王长江教授说,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驾驭全局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从政经历丰富,是高级领导干部必备的一个条件。 记者在采访中则发现,王岐山当年所在的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至今已俨然成为中国宏观经济学家的摇篮,他当年的团队里,陈锡文、林毅夫、温铁军、周其仁等老同事目前均已成各自领域的权威。 2月21日,农研室的老领导,90多岁的杜润生老人介绍说,当时农研所是一个很优秀的团队,王岐山在这个团队中是比较有领导才能的。 “这个年轻人很开朗,也很讲民主。”杜润生回忆,在工作中,王岐山谦虚、好学,能倾听不同的意见和主张的优点非常突出,这使得王岐山很快成为农研室联络室负责人,负责召集农村问题专家和各省农工部负责人,并开展课题研究,也正好发挥了他组织能力突出的特长。 “当时大家都比较服他,因为王岐山比较有历史感,考虑问题很周到,很仔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社长,知名农村问题专家温铁军回忆说,“在王岐山的手下干活,什么也别想,干活就行了。” 谈起去年来北京之后的王岐山,温铁军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他瘦了,“腮帮子都缩进去了。”温铁军说,搞好北京的工作不容易,希望王岐山能干好,也相信他能干好。 另一位老同事,农业部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姚监复把王岐山在农研室的作用比喻成是一块吸铁石。 他回忆说,王岐山的作用就是参谋部和执行者,他提倡百家争鸣、集思广益的工作作风,善于吸收各种意见。“如果让我投票选市长,我想我会投他一票。”姚监复说。 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目前也是北京市政府顾问团的成员,他认为,在未来的20年或者30年,中国将经历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阶段,到2030年,人均国民收入将达到美国的50%,北京将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并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国际上,北京市的地位很可能达到我国唐朝时的长安以及18、19世纪时的巴黎,以及20世纪的纽约和华盛顿。 林毅夫说,在这样大的历史格局下,既要保持北京的文化传统,又要建设现代化、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北京,“就我对他的了解,王岐山在这些方面会有大思路。” 转自搜狐
|